前段時間,一位來自荊州市江陵縣普濟鎮的女士打來電話,反映受到隔壁一間違規米廠的噪音和粉塵影響,有幾位鄰居甚至患上塵肺病。
接到電話后,辦事員一行前往江陵,并找到了這位女士。在她和幾位鄰居的家中,積滿了厚厚的粉塵,米廠就坐落在離居民樓不足30米的地方。這位女士透露,這家米廠違反和糧食局簽訂的糧食儲藏合約,擅自進行糧食加工生產。
為了弄清原委,辦事員趕到江陵縣糧食局,查閱米廠和糧食局簽訂的租賃合同,發現該米廠具備大米加工資質和條件。辦事員又來到江陵縣環保局,經過仔細調查,發現環保局對米廠做出停業整頓的處理方式也是完全符合程序,后續的處理預案也合理合法。
這件事會不會另有隱情?隨著調查深入,事情原委逐漸浮出水面。原來,米廠投產之后,爆料人數次向米廠表示,想把自有房子賣給廠里,但米廠一直沒有接受。爆料人屢次投訴米廠,甚至編造謊言,只是希望把手中的這套房子變現,而米廠不符合環評要求開工生產,造成擾民也是事實。米廠表示接受環保部門的整改意見,正在停工整改。
這件事給我很大啟發。作為《村委會值班室》的辦事員,應當保持客觀,盡可能還原事實真相,讓鄉親們的呼聲得到反饋的同時,避免因先入為主而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辦事員:大 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