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我們的黨風社會風氣更好了,領導干部作風更扎實了、新聞電視上見得少了、田間地頭見得多了、與群眾聯系更加緊密了。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即將啟動,作為一名來自最基層的代表,我有幾點希望和建議。
把領導干部真轉作風作為重點
領導干部轉變作風必須是教育實踐活動應該牢牢把握的重點,并且要真轉真變,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停留在表面方式上。要求領導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是對的,但僅有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片面強調這一點,干部群眾都不會滿意。
領導干部走群眾路線,還是要落實到實踐中,落實到行動中。關鍵要看領導干部是不是真正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切實可行做出決策、依法行政規范行為、以身作則帶頭示范、言行一致要求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群眾在想什么、做什么、盼什么,對人民群眾有沒有真感情,為群眾解決了多少難題、興辦了多少實事。
在推進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求基層領導干部認真剖析自己、自查整改是對的,是必須的,但光靠寫了多少材料、字數篇幅有多長、講得精不精彩,這樣既不現實也沒必要,更沒有達到目的。關鍵是要從靈魂深處剖析深刻,從實際行動整改到位。所以說,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還要科學設計方式方法,真正符合教育對象特點。
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關鍵
當前在農村,存在的問題較多,突出表現在:農民收入來源不多、基礎設施老化、農業發展后勁不足、土地撂荒現象嚴重、大病醫療保障不夠、留守家庭增多、陳規陋習抬頭、農民精神文化缺失、農村環境惡化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不同的地方表現的程度不同,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因地制宜加以解決,讓群眾切身感受到身邊的變化和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這樣群眾才會擁護。
我所在的村,由于曾經的粗放型發展,泉水回落、山體塌陷、房屋裂縫等地質災害,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我和村黨支部一班人一道,帶領群眾重建家園,把管好山林、維護生態作為突破口,全村群眾把山當田種、把樹當糧管,對現有的耕地進行整理,對遭遇地質災害威脅的農戶進行搬遷。如今,我村田成方、樹成片、路相通,山更青了、水更綠了、天更藍了,群眾的幸福感明顯提升了,對村里的各項工作也更加支持了,對我們黨更加擁護了。
因此,要把教育實踐活動作為解決農村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難得契機,把轉變干部作風與解決突出問題結合起來,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工作目標
做群眾工作,最終還是要依靠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些年來,省委和各級組織也想了很辦法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但是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村干部隊伍的建設仍然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必須解決好三個問題。第一,用什么樣的標準選拔人。我覺得標準就是自己能致富且能帶領群眾致富、能夠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的農村經濟能人,既要有思想境界又要有工作能力。第二,用什么樣的待遇留住人。基層干部特別是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村干部一年基本工資只有七八千元,嚴重影響了農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和穩定性,工作勞動沒有體現尊嚴感。要做到用適當待遇留住人、用考核考評激勵人、用監督制度約束人。第三,用什么樣的方法培養提高人。必須加大對村干部的培訓力度,真正用思想武裝人、用典型激勵人、用知識豐富人、用能力提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