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安泰(管理學院2008級本科生、2013級碩士研究生)
時間: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
足跡:貴州省長順縣
崎嶇的山路坑坑洼洼,離車輪半米不到的地方就是懸崖,驚心動魄。每次下基層調研,李安泰的心總是懸著。2012年7月,他來到貴州省長順縣,在當地17個鄉鎮中的絕大多數地方留下了足跡。
李安泰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下鄉時的情景和那所大山中的學校——代化鎮打細小學。學校只有一棟兩層高的水泥房,站在坪里的孩子大多臟兮兮的,沒人穿襪子,腳上的鞋據說也是幾年前慈善機構捐贈的。學校沒有食堂,全校124名學生只能站著或蹲著,在冷風中打著哆嗦吃冷飯。李安泰決心為他們做點事。
說干就干,李安泰開始給一些企業發電子郵件,希望他們能夠愛心捐助,在當地開展慈善項目。為了獲得這些企業的信任,他還專程趕到學校拍照、攝像,讓企業可以通過影像資料了解真實情況。李安泰的努力沒有白費,采埃孚機械有限公司最終捐款為孩子們修建了一所食堂。
由于自然條件限制,當地很多村子都缺水,村民們不得不接雨水作為日常生活用水。沒有經過凈化的雨水很臟,李安泰甚至可以在水里看到明顯的黑色雜質。飲用這種水容易影響村民的體質,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為了幫打細小學解決喝水問題,李安泰又忙碌起來,他聯系了其他企業,終于為學校募捐了一臺可以保證師生一天飲水的凈水設備。
“我曾經只為自我而活。”李安泰說,支西的這段經歷讓他懂得,原來通過自己的一點點努力真的可以改變一些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