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啟動實施“關愛留守家庭、服務就業創業”行動,目前,層層建立留守家庭和外出務工人員臺賬,組成關愛服務留守家庭工作組2667個,結成關愛對子86386個,開展技能培訓10萬多人次,舉辦求職招聘會50多場,吸引返鄉人員近2000人達成就業意向。
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形成關愛服務工作大格局。市委、市政府把實施關愛服務行動,作為各級黨組織直接服務經濟、服務群眾的重要舉措,制發了《關于實施“關愛留守家庭、服務就業創業”行動的意見》,明確了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思路以及活動相關目標、任務和要求,并進行了專題部署。各成員單位迅速行動,發揮職能作用,制定關愛政策,落實幫扶措施,開展關愛服務活動。各“三萬”工作組把關愛服務工作納入“三萬”活動的4件實事之一,積極參與做好關愛服務工作,每個工作組幫助3至5個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各縣(市、區)委、鄉鎮(街辦)黨委(工委)和村(社區)黨組織也層層成立領導小組,基層普遍建立關愛服務工作組,形成了黨委政府主導、組織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基層組織實施、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
干部結對、社會參與,形成關愛留守家庭大合唱。在鄉鎮黨委的領導下,以村黨組織為主體,按照一村一組的原則,組建關愛服務工作組,鄉鎮包村干部、村級“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全部進入關愛服務工作組,與本村留守家庭建立“一對一”的關愛幫扶對子,確保所有留守家庭全覆蓋。同時,發揮各級機關部門的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關愛服務活動,形成了關愛留守家庭的大合唱。市教育局開展“教師訪萬家”活動,充分掌握留守兒童信息,全面建立“3+2+1+1”關愛留守少兒模式,即由3名普通學生、2名留守少兒、1名愛心家長和1名教師共同組成互助小組,對留守兒童實現全天候、全方位和常態化的關愛。市婦聯為留守婦女舉辦“月嫂”、育嬰師培訓活動,為合格學員頒發上崗資格證書,優先推薦在本地就業,同時聯合勞動就業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幸福圓夢”女性技能展示活動,還為500名困難留守兒童家庭的父母贈送返鄉車票。市民政局組織多次推進會、觀摩會,建立全市所有空巢老人的調查統計臺賬,動員全市機關干部與空巢老人結對子開展“1+1心連心”走訪慰問活動,幫助他們與外出子女溝通聯系,還組織醫護人員和社會工作師為空巢老人進行義診和心理輔導活動。
教育引導、政策激勵,形成服務就業創業大氛圍。為扶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各地、各部門通過教育引導、親情感召和政策激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算好經濟賬、親情賬、社會賬,積極返鄉就業創業。市人社局會同教育、公安、工商、農業等部門編印《荊州市扶持返鄉外出務工人員就業創業優惠政策一本通》和《荊州市企業招工信息一本通》,將與返鄉黨員回歸創業的政策和招工信息匯編成冊,發放給每一位返鄉務工人員。市委組織部結合實施黨員回歸工程,將黨員創業致富計劃向返鄉黨員傾斜;市人設局對返鄉創業的流動黨員給予一定數額的創業補貼;市財政局從市級財政中拿出一筆資金,根據各村開展關愛服務行動的成效給予村黨組織一定獎勵;市教育局出臺政策簡化了外出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工作流程;市農業局會同工商部門為返鄉農民工開辦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開辟“綠色通道”,實現當天提交材料、當天發照。同時,廣泛開展勞務對接,積極為返鄉務工人員“找”崗位。勞動就業部門開通荊州市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平臺,組織開展專場招聘活動“送崗下鄉”,方便返鄉人員在本地選崗就業。工會組織號召各級工會服務返鄉人員就業創業,還組織專車到沿海地區接農民工回家過年。團市委爭取荊州浙江佳海工業城為返鄉青年免費提供價值100萬元的創業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