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立志當商人
劉旭的家鄉在中國有著“瓷城”之稱的湖南省醴陵市,父母都是縣城非常普通的單位職工。從小學開始,他就只想做個商人。因為在他的眼里,經商需要非常高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以及意志品質與責任的嚴格要求。天生血液里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少年時代的他便一直投身鍛煉自己的經商能力。大學時代已借助互聯網開始電子商務,為同學進行生活用品采購以及手機買賣等。學生會主席、電臺兼職DJ等名號—直讓他備受矚目。文化產業小試牛刀
新聞科班出身的他,最終選擇到北京發展,因為他始終覺得北京是他夢想的起航地,這里無論是商業環境還是人文感受,都應該是培養文化產業以及孕育新銳商機的首選之地。在北京積累沉淀的這幾年中,他逐漸在品牌咨詢行業受到重用,且成為多家國際知名企業的品牌咨詢智囊。在這期間,他認識了現在的創業伙伴一一白水。
為什么會選擇創辦一家品牌管理咨詢機構7“你要迅速地對你所服務的每一個企業,及其所在的行業,包括面對的消費者,有專業并且精準的認知。每個企業都不盡相同,這個了解的過程會很累很辛苦,但也是最刺激的地方。”劉旭這樣回答。“但我追求的不僅僅是刺激,而是把事情做好的成就感。我不是非常看重錢,把事情能做好了,客戶的肯定和利益是自然水到渠威的。”
客戶·公司·移動互聯
既然做文化產業類公司,就一定會追隨客戶的腳步,而處在移動互聯網崛起的年代,客戶的需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而劉旭也已經注意到這一變化。雖然原來的客戶在移動互聯網剛剛崛起的時候,會花大量的資金進行投入,同時消減在傳統媒體平臺上的投放量,但隨著移動互聯網崛起的“熱情消退”,客戶會逐漸擺脫原來偏激的做法。“每個企業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DNA,這些DNA是由品牌自身的發展歷史、面對的受眾、自己的產品以及競品等多種因素組合而成的。當技術越來越發達之后,他們對自己DNA的分解也會變得越來越精細化,于是每個品牌在做推廣戰略時便會專注于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精準化’用戶群體。而當他們找到自己的用戶群在哪里時,這些品牌就會自主地去倡導某一種文化,以此讓更多的人來追隨自己。”于是劉旭認為,每一個媒體形態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短時間內并不會出現某一種媒介取代另一種媒介的情況,即使在所有企業都在追求“精準化人群細分”的今天,傳統媒體同樣有其存在的意義。在經過研究后,劉旭開始為客戶在投放的配比上進行調整。
2014年跨出的一大步
“創業永遠沒有萬事具備的時候,永遠都會覺得差那么一點,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跨出這一步。”帶著這樣的信念,劉旭在2014年帶領自己的團隊跨出了打造自己夢想旅途的一步。
瘋狂地跟單,不停地頭腦風暴,逐一分析每個品牌的定位和用戶人群,劉旭基本每天都在理想的賽跑上沖刺。為了能讓自己離夢想近一些,劉旭放棄了很多其他公關公司“把行業做精”的道路,而是向平臺發展。找到客戶,同時找到業內一流的執行團隊,“我們來幫助客戶把握品牌理念、產品定位,因為我們擅長”,接著在整個過程中察士品牌管理擔任大腦的角色,什么樣的執行團隊能夠符合品牌推廣的需求,察士品牌管理就去匹配相應的資源。而作為一名從事文化產業的創業者,除了在公司大方向上要有所布局外,也不能不對4G網絡的到來有所準備,劉旭也認為,隨著網速的提升,將會加快瓦解人們對于文字的依賴,傳播形態會再一次發生改變,劉旭也已經著手面對視頻等新的展現形式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