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寫一篇觀察日記,小獼猴皮皮蹲在果園的一棵蘋果樹下快兩個小時了。眼看太陽就落山了,他還沒有走的意思。
山羊老師說過,觀察要仔細。
看著那些來去匆匆的螞蟻,皮皮翻開日記本,認真地寫了起來。
寫著寫著,他忽然停下手中的筆,托著下巴,思考了起來。隨后,他又信心十足地開始寫了。于是,翻開的日記本上,便有了這樣一句話:“那只小螞蟻在碰到一株草時忽然停住了,兩根觸角碰了碰,好像在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前進方向。”
看著剛寫出的句子,皮皮得意地自言自語道:“‘把物當人寫,用形容人的詞語形容它:進一步聯想,想想它會說什么話。’這個句子,我偏不寫它會說什么話,我寫它心里會怎么想,哈哈,我這一招,山羊老師可沒有講。”
低頭又得意地讀了一遍,皮皮又自言自語起來:“這回我來當老師,給笨笨熊和乖乖兔講,哈哈,肯定把他們給鎮住,說不定,就連山羊老師也會向我豎起大拇指呢!”他說著,眼睛不由得閉上了,好像那光榮的畫面一睜眼就會消失似的。
忽然,皮皮的眉頭皺了一下,眼睛也隨之睜開。只一會兒工夫,他的眉頭又舒展開了:“由動作,猜心理,這樣的句子有魅力。——對,我就這樣跟他們講。”
站起身,皮皮高高興興地往家走。他那高舉著的日記本,像一面驕傲的旗子。根據文中皮皮的方法練一練吧!
1.花兒垂下了頭。
2.“啪”的一聲,那條懶懶的小紅魚也跟著跳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