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存在的具體問題,從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尤其是從物聯網技術應用方面,對該港務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對癥治理措施。
關鍵詞:港務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存在問題;對癥措施
中圖分類號:TP27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4)01-0087-02
0 引 言
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西安國際港務區的龍頭支撐項目,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中,具有聯東進西、承南啟北的重要作用和區位優勢。但是,該站自2011年7月建成運行以來,始終存在業務流程不合理、工作效率低、報關延滯、堵壓車嚴重等問題,各貨代企業雖對此很不滿意,卻苦于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西安翻譯學院與陜西省國際貨代協會合作,通過參加陜西省商務廳與西安鐵路局共同舉辦的商務—— 鐵路工作對接會、走訪中國外運集團陜西公司等比較知名的國際貨代企業、參觀考察西安國際港務區等形式,對該問題進行了專項研究,并提出了對癥治理措施。
1 中心站存在的具體問題
1.1 進出口集裝箱貨操作流程
西安鐵路中心站集裝箱貨物進出操作流程為:貨代企業負責把集裝箱運送到西安保稅物流中心卡口外,司機找卡口工作人員出具運抵報告,加蓋場站業務章,拿到中心站海關加蓋公章,報關員開始報關,此時司機將車開進公路碼頭停放。報關結束后,報關員到場站進行驗放。如需查驗,在西安公路碼頭進行查驗操作,貨運企業交納一定的掏裝箱費用和停車費。查驗完畢或不需查驗,就由海關開具出門證,將集裝箱拖至中心站門口,海關到現場施封,完成驗放。
1.2 存在的具體問題
經過分析,本中心存在以下具體問題:
(1) 站內限定受理貨運的具體時間,使得貨代企業很難事先掌握貨物進站的準確時間;
(2) 站上分給貨運代理的集裝箱有時檢查不徹底,而代理領箱時又很難完全發現問題,如果代理領到原本就不合格的箱子,返箱時中心站卻拒絕回收,這給貨代企業造成麻煩和損失;
(3) 站內卸火車或者裝火車時,大多數的進出站集裝箱貨物都要停止作業,嚴重影響了運輸效率;
(4) 中心站的設備經常不能正常工作,導致進出站車輛不能及時裝卸,造成站內、站外送貨車輛擁堵和長時間的等待,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2 當前解決問題的有利環境
近幾年,地處“新亞歐大陸橋”門戶的陜西省,在交通運輸和物流方面加大投入,已建成干支鐵路22條,營業里程4 300 km,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4 083 km,位居全國前列;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中心,構建了連接國內外近80個城市的150余條空中航線網絡,與西安國際港務區基本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聯運“兩縱五橫四個樞紐”的交通骨架網,還建成以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為依托的集散型的綜合物流園區等三大物流園區和十大物流配送中心。物流業產值超過300億元,年均增長11.7%。距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不到500 m的西安綜合保稅區,是2011年2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全國16個綜合保稅區中規模最大也是唯一的內陸綜合保稅區,它是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功能設置中最核心和最具價值的組成部分之一。借助于保稅物流中心的保稅物流及口岸功能和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強大運力和節點作用,實現了企業 “港口后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就地在西安通關退稅”。使西安成為具有保稅物流、保稅倉儲、保稅加工、商品展覽展示、檢驗檢測等綜合功能的大型內陸港口。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中亞4國進行了友好訪問,提出“用創新的模式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戰略, 2013年11月28日,陜西國際貨運班列“長安號”列車就是從西安鐵路中心站首發,這標志著西安鐵路中心站新發展機遇的到來。盡快全面妥善地解決西安鐵路中心站存在的問題,已成為陜西社會各界的共識。
2013年7月16日,陜西國際貨代協會協助陜西省商務廳,聯手西安鐵路局,舉辦了商務—— 鐵路工作對接會。在會上,西安鐵路局主動宣傳正在進行的營運改革方案,介紹了增強服務意識,建立貨運營銷體系,細分營銷區域,確定營銷績效目標,主動幫助企業計算成本、增建設施、改進方案、解決難題的具體措施。如網上受理、“實貨制”運輸和全程物流跟蹤等全新便捷的發貨流程和人性化的服務舉措。會議上西安鐵路局播放了關于西安鐵路改革成果的宣傳片,向與會代表發放了營銷服務手冊和通訊錄。
西安鐵路局有兩條改革措施對解決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存在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把西安新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由原來的四個部門管理改為由西安西站統一管理,簡化了管理環節,提高了管理效率,隨著服務意識的提高,集裝箱的檢查管理會更細致,差錯會減少;二是按照鐵路總公司統一部署,實施“鐵路貨運網上受理”信息系統,利用互聯網開放、便捷的優勢,開發出以“貨運電子商務系統”和“12306客服語音系統”為主體,以計劃、貨調、貨票、現車、確報等信息系統為基礎的人機一體化貨運營銷管理平臺,提供網上24小時全天候遠程業務辦理,辦理貨運業務不再受時間限制,解決了原來站內設定受理貨運時間使得貨物進站時間很難事先確定的問題。
3 物聯網技術應用對解決問題提供了契機
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所存在的具體問題,絕大部分還是技術層面的。隨著技術的更新換代,尤其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陜西省非常重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依托區位及交通樞紐優勢,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應用物聯網等現代管理手段,建設布局合理、裝備先進、智能化運作的現代物流體系。”西安國際港務區本身就是一個物聯網應用基地,通過多網介入和區內網絡熱點的無線覆蓋以及IDC機房,應用RFID、傳感網、云計算等“物聯網”核心技術,把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綜合保稅區、西安公路港、中國移動西北大區物流中心等幾大區域組合成基于物聯網的高標準、集約化物流平臺。
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投資4 000多萬元興建的陜西省物聯網產業展廳中心可以看到紅酒在智慧物流運行的全過程—— 紅酒出廠后首先由集裝箱進行運送,通過物流信息監控平臺,可以實現對集裝箱的溫濕度、震動、地理位置等狀態的全程監管,確保了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和高效。紅酒進入智能倉儲環節時,通過RIFD技術,對貨物的進出庫、盤點可以進行自動管理,節省人力,提高管理的精細度和準確度。紅酒進入流通環節后,可以清楚了解到貨物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的跟蹤,完全實現了智能化管理。
4 結 語
通過調研和分析后,我們認為,西安鐵路中心站需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進:
(1) 加強與貨運代理的合作
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和網絡購物的盛行,貨運代理掌握著零散貨源,西安鐵路中心站可以和貨運代理合作通過在站場內對貨物進行分類、集裝箱拼箱、開箱、理貨和配送等業務,為零散貨源發送提供各種進行集裝箱運輸的條件,降低運輸成本,即小客戶集成大貨源,充分發揮貨運代理的專業服務功能,提升中心站的貨運量和服務質量。
(2)加強物聯網技術應用
建議在集裝箱中心站積極改進場站設施,在集裝箱堆場和海關卡口均設置 RFID 閱讀器,分別用來實行進場信息搜集及堆場內監控,通過讀取集裝箱上安裝的電子標簽,掌握車牌和司機卡號、箱前的電子箱號和箱后的電子關鎖等數據;再通過電子地磅儀表獲取重量數據,通過箱號識別模塊獲得集裝箱圖像信息并進行箱號識別。這些數據由卡口主機通過網絡傳輸至控制中心和海關物流監控平臺,實施集裝箱電子化監管,提高集裝箱物流信息采集的準確性、便利性和海關通關的效率。這樣,有問題的集裝箱就不會流轉出站,進出站集裝箱貨物可以全天候作業,避免貨車輛擁堵和長時間的等待,減少客戶排隊時間,提高中心站的管理效率。
參 考 文 獻
[1] 席平. 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EB/OL]. [2007-12-19]. http://xiping369.blog.163.com/blog/static/23013712007111972921694/.
[2] 黃勇.西安 灞國際港務區建設探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32(6):1-9.
[3] 周晨曦. 淺析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的有利與不利因素[J].榆林學院學報,2012,22(6):1-2,13.
[4] 惠西魯,陳道麟,宋穎,等. 西安國際港務區規劃探析[J]. 規劃師,2013(1):45-51.
[5] 強曉安.西安建設國際陸港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經貿導刊,20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