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多是省會遷移。河北省省會曾設在保定和天津,后來才遷往石家莊,所以河北省許多重要高校都選址在保定,例如河北大學和華北電力大學。
鎮江在民國時期是江蘇省省會,所以江蘇大學就位于鎮江。南京雖為中國高校非常集中的城市,但或許因為以省命名的學校不在本地,不愿甘居“人”后,所以很多學校都以城市名南京冠名。以江蘇兩字開頭的重點高校因此格外地少。
類似的例子還有河南大學并不在省會鄭州,而是在原省會開封。還有校址在主管省之外的情況,例如西藏自治區所屬的高校西藏民族學院就位于陜西咸陽。
根據2013年的統計數據,中國城市GDP排行榜前120名中,共有六個省會城市的排名不是本省第一。例如福建省省會福州經濟就不如泉州,后面還有廈門虎視眈眈。
而內蒙古省會呼和浩特、江蘇省省會南京、山東省省會濟南的GDP在各自省份的排位甚至滑落到第三名。
在中國現行的城市車牌編號體系中,“A”一般是各省省會城市的專屬,并因此催生出了“B牌”爭奪戰。
在四川,原本的“B牌”城市重慶成為直轄市后,原本只領到“川G”牌照的綿陽市跨越式地升級為“B牌”城市。當時綿陽已經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這個牌照也拿得在理。但也有很多懸掛“B牌”車牌的城市默默無聞,比如“云B”東川,“湘B”株洲。
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是誰?很多人都回答不上來。綿陽地區持有“川B”牌照,GDP總量在本省排名第二,但經濟規模不足省會成都的六分之一。成都因此成為優勢最大的省會城市之一。
類似的情況還有湖南長沙和湖北武漢,這些省會城市都在本省一家獨大。
中國只有十座城市的電話區號為三位,分別是北京(010),廣州(020),上海(021),天津(022),重慶(023),沈陽(024),南京(025),武漢(0 2 7),成都(0 2 8),西安(029)。綜合來看,這也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十座城市。

所謂飛地,就是屬于管轄范圍但又不直接接壤的土地,例如阿拉斯加州之于美國。中國國內行政區劃之間的飛地有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是因為區劃變更次數太多導致的。
從地圖上看,河北省三河市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行政級別最高的一塊飛地,面積達634平方公里。三河市隸屬于河北省廊坊市,屬縣級市,地處京、津交界地帶,與北京僅一河之隔,但卻游離于河北主體之外。三河市還下設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鎮—燕郊,因為毗鄰北京CBD,與天安門直線距離只有30公里,這里已經成為了北京的“睡城”。
而面積最小的飛地位于四川省,分為兩小塊,總面積只有0.632平方公里。
20世紀90年代,沈陽這座北方工業重鎮體會了從高峰跌落至谷底的感覺。由于國家政策的轉變,重工業國有企業大量虧損破產,大批工人下崗。當時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為,沈陽下崗職工有20萬(國企)。但當時擔任遼寧省人大政法委主任的吳邦增認為,加上非國企職工,沈陽市下崗工人總數近70萬。
幾乎與此同時,大連市被確定要建成東北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大連從此走上了快速發展道路。直到新世紀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發布,沈陽才重新走上發展道路。一直到今天,沈陽的GDP依然以微弱的差距落后于大連。
在民航總局公布的2013年民航機場吞吐量排名中,昆明新建成的長水機場是前十名中客流量增加最多的。
但同時,這個最受追捧的機場,也是最糟心的目的地。機場2012年6月啟用后,曾因大霧和冰雪天氣造成多次航班大面積延誤,民眾因此對選址產生了質疑。
根據當地居民反映,在機場修建以前,這個地區就一直是多霧、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集中的地區,甚至連“長水”這個名字也是根據當地的氣候特征取的。
根據《2013年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廣東省佛山市的順德區是綜合實力最強的區,而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則位列榜尾。
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國共有市轄區860個,本次調查覆蓋了613個市轄區,范圍并未包含直轄市的轄區。
報告指出,這613個市轄區以5.6%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10.2%的人口,創造了27.7%的國內生產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