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討厭谷歌眼鏡。在谷歌宣布眼鏡的消息后,西雅圖的一家酒吧立即禁止使用它。很快,“glasshole(眼鏡混蛋)”居然成了流行詞,專門用來鄙視那些裝腔作勢的早期佩戴者。
一位“glasshole”在《連線》雜志撰寫文章表示自己因為佩戴谷歌眼鏡而受到的種種歧視:每次在公開場合佩戴谷歌眼鏡就會引起人們的不自在;妻子和孩子也不喜歡他佩戴各種眼鏡;即使在硅谷的各種場合,戴谷歌眼鏡的人一般都自己玩,不會有人和他們互動。
如果問反對谷歌眼鏡的人,反對的理由是什么,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不喜歡被偷窺、隱私權受到侵犯等。
但在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的一篇文章看來,人們討厭谷歌眼鏡和一切新技術其實都是人的本性使然,因為人們都害怕未知的東西。
作者Ron Miller是從Segway動力滑板車上注意到這一現象的。當這種滑板車剛上市的時候,人們都不屑一顧地稱之為噱頭,覺得它毫無用處,看起來還很傻。事實證明,最終Segway在城市觀光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Segway從被忽視到被接納的過程,作者稱之為一段“技術接納周期”。
顯然,谷歌眼鏡處在“技術接納周期”的起點。
這種最初的抵制情緒屬于人的本性,人總會自然而然害怕未知的東西。今天的人們不知道谷歌眼鏡有什么用。但30年前的人們對于個人電腦的出現也有同樣的反應。當時人們只覺得電腦應該是給軍隊或企業使用的東西。

但“起點”階段總會過去。因為好奇心也是人的本能。一位硅谷的記者喜歡戴谷歌眼鏡做視頻采訪,這樣不僅能輕易錄下視頻,還能在采訪后方便地將視頻上傳到網上。他發現,無論他何時佩戴谷歌眼鏡去進行采訪,采訪對象都希望試戴一下。他指出,人們確實害怕新技術,但是也對它們充滿了好奇心。
而關于谷歌眼鏡固有的“偷窺”屬性的爭議,也會得到解決。Ron Miller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前段時間,馬薩諸塞州最高法院做出判決,在未經女性同意的情況下,用手機拍攝其裙底風光并不違法,因為現在并沒有法律禁止這種做法。該法院承認沒有判例法,他們無法判偷拍的人有罪。但在判決結果出來的數天內,立法機構立即起草了一項法案,并送交州長,等待他簽署生效。
顯而易見,在技術向我們飛奔而來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重新訂立社會和法律標準,規范人們如何使用它們。
人們便會開始使用它們,“技術接納周期”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