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節氣養生與冬季日常保健
每年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節氣。民間有句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氣象記錄中,小寒卻比大寒冷,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
小 寒
小寒氣象特點與養生
候鳥悟性曉陰陽,喜鵲筑巢后代養。
安生之本資于食,食能祛邪臟腑強。
因人施膳頗體煉,護氣養血收斂陽。
閉精勿施藏其附,調膳養精體安康。
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氣內。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為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按當時的情況延續至今而已。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如今各種藥膳火鍋成了全國百姓消寒壯熱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進補的問題,特別是年輕人,自恃體強而暴飲暴食,饑飽寒熱無度,最終引來無窮后患。
健健康康度過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需要從衣食住行生活細節做起。
寒冷的冬季,有人穿得鼓鼓囊囊,有人則“要風度不要溫度”。兩種極端的著裝選擇其實都不甚合理,衣服的保暖程度與衣服內空氣層的厚度有關。羽絨衣有一定厚度、羊毛織物氣孔不直通,兩種保暖性都很不錯。冬季若外出,保暖性最佳的則屬皮類衣物。“寒從腳起”,腳的保暖尤為重要。老年人最好穿布棉鞋、毛巾襪,外出戴帽子、圍巾,防止頭部受涼。
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強,食量增大。因此飲食可適當增加熱量,蛋白質與平時攝入量持平,同時確保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供給。較為適宜的食物包括蘿卜、土豆、菠菜等蔬菜及各類水果。氨基酸對耐寒有一定幫助,動物內臟、瘦肉、雞蛋、魚等富含大量氨基酸的食物,皆是冬令佳肴。冬季補鈣,亦可避免心血管和肌肉功能受損。專家建議,晨起喝些熱粥、每日晚餐小酒一杯,多食堅果類食品,都是冬日進補不錯的選擇。
按時起居、保證睡眠、穩定情緒,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三大要素。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防止細菌病毒乘虛而入,室內空氣須保持暢通;天氣好時盡量打開門窗,讓陽光直射入室;空調室內溫度,則以15℃~20℃最宜。不少上班族長時間待在寫字樓里,會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欲不振等現象。專家建議,除了保持空氣流通、新鮮外,上班族工作一段時間,應適當緩沖休息一下,同時注意大量補水。
人多聚集的公共場所,往往是患病之源。冬季少去人多聚集處、遠離傳染源,染病的幾率自然會下降。出門乘坐空調車時,切莫貪戀溫暖,窗開一條縫,有利于保持空氣流通。此外,鍛煉一族要記得:熱身活動需充分,一旦出汗,則要及時擦干汗水穿上衣物,切忌過度吹冷風。
冬季泡澡防三大殺手
很多人冬天由于外面天氣冷,一進入浴室,就想長時間泡個夠。然而,這種想法對健康非常不利,冬季洗澡不慎導致暈倒、一氧化碳中毒和休克的人相當多,其中有不少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對此,專家提醒,冬季洗澡切莫為享受而損健康。
【水溫高導致缺氧暈澡】
冬季在溫度高的浴室內洗澡,尤其是在熱水盆中久泡,有些人會突然出現頭昏眼花、惡心、嘔吐、大汗不止等癥狀,嚴重者會暈倒在盆內。據了解,每年冬季,都會發生因為“暈澡”而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

【久泡澡引發心血管病】
對于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長時間泡澡是一種危險行為。隨著熱水的沖洗,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擴張了體表的血管,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他們很可能會發生心梗等意外。
【通風不良易煤氣中毒】
冬季在家洗澡門窗緊閉,通風不良,極易發生煤氣中毒事件。冬天要加強對家中燃氣熱水器的檢修,不用時一定要關掉煤氣閥門,液化氣最好用不銹鋼波紋管,管道氣軟管要定期更換,出現紅火要及時清洗檢修。
如果發現有煤氣中毒者,要迅速開窗,將中毒者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病情重的要馬上送醫院救治。
冬季宜調節好居室濕度
冬季長時間生活在使用取暖器的環境中,往往會出現干燥上火和易患呼吸系統疾病的現象。
科學研究證明,人生活在相對濕度為40%~7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冬天氣候本來就十分干燥,使用取暖器,在產熱的同時猶如用火烤空氣,使環境中相對濕度大大下降,空氣更為干燥,會使鼻咽、氣管、支氣管黏膜脫水,使其彈性降低,黏液分泌減少,纖毛運動減弱,當吸入空氣中塵埃細菌時不能像正常時那樣很快清除出去,容易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
此外,干燥的空氣使表皮細胞脫水、皮脂腺分泌減少,導致皮膚粗糙起皺甚至開裂。因此,使用取暖器的家庭應注意居室的濕度。最好有一只濕度計,如相對濕度低了,可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板,或者在取暖器周圍放盆水,以增加濕度。此外,如在居室內養上兩盆水仙,不但能調節室內相對濕度,還會使居室顯得生機勃勃和春意融融。
大寒的節氣養生與冬季疾病預防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節氣,一般在公歷1月20日前后,在氣象記錄中雖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冷,但仍處于寒冷時期。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
大 寒
大寒冰凍澤腹堅,數九嚴冬至極天。
順應季節度寒苦,臘月寒冷梅花艷。
節陰養陽諧柔剛,羊肉烏雞巧做膳。
糖酸蘿棗牛奶粥,補虛益血潤肺田。
大寒氣象特點與養生
清代《真州竹枝詞引》記載:“腌肉雞魚鴨,曰,年肴,煮以迎歲……”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進入了“冬三月”的農閑季節,而隨著大寒的到來冬季農閑接近尾聲,在準備腌魚、臘肉之時,已經隱隱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們的身、心狀態也應隨著節氣的變化而加以調整。
寒冷的冬天,是中老年人心腦肺等重病的高發季節。當患這些疾病時,一般常有信號(先兆),患者或家人若能認識這些信號,及時就醫確診并治療,或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預后將大為改觀,故學會識別重病信號非常重要。
【急性心梗的發病信號】
疼痛的變化。急性心梗是冠心病發展的最嚴重結果,一般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通常不超過15分鐘,經休息或舌下含速效硝酸甘油片可很快緩解,且不容易發作。如果近期心絞痛發作變得頻繁,或疼痛時間延長,疼痛經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也不能緩解,就要看作是急性心梗的先兆。還有,過去從無心絞痛的人,突然出現心絞痛,并伴胸悶、心慌、氣短、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有死亡將至的恐懼感等癥狀,也是急性心梗即將來臨的先兆。
表現異常。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體力下降、難以形容的胸痛、咽部異物感、原因不明的牙痛、突發上腹部劇疼、嚴重胃燒灼感、驟然反酸、脈搏細弱跳動無規律、瞬間大汗淋漓、皮膚濕冷、呼吸困難和神志恍惚等,即使無心絞痛,也很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先兆。
【腦血管意外的發病信號】
運動障礙。逐漸或突然感到上肢和手腳軟弱無力,活動笨拙或不靈便。
感覺障礙。手腳或部分肢體突然麻木,冷、熱、觸等感覺遲鈍或消失。
語言障礙。談吐不清或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意思。
視力障礙。出現短暫性視力模糊、偏盲或一過性失明。
共濟失調。突發頭暈、耳鳴、走路搖擺不穩。
精神狀態改變。或沉默寡言,或急躁多語,或嗜睡,或一過性意識喪失。
突發劇烈頭痛。
【高血壓危險的發病信號】
原有高血壓病史,平時血壓尚平穩,現血壓逐漸或突然升高,達高壓180毫米汞柱、低壓130毫米汞柱以上。
有越來越重的頭痛,走路不穩腳似踩棉花。
有頭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以及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現抽搐。
【心力衰竭的發病信號】
心臟病患者在沒有感染的情況下,稍做輕體力活動即感心慌、氣短、脈跳增快,休息后呼吸和脈跳恢復到正常其所需的時間比平常慢。
尿量減少,體重增加,下肢出現輕度水腫。
夜間睡眠時須墊高枕頭才感覺舒服,睡眠中常因氣短而憋醒。
【嚴重心律失常的信號】
心跳有停頓或胸內撞擊感,并有心慌、憋氣、頭暈、疲倦無力等;有的還可突發抽搐、不省人事。
【呼吸衰竭的發病信號】
原有肺部疾病,逐漸或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口唇、指甲、耳廓發紫,同時伴頭脹、精神不易集中、智力減退、夜間失眠、白天嗜睡、煩躁不安和肢體無意識動作等。
冬季防病不能隨心所欲
【癢了想撓不該撓】
大多數人都有過皮膚瘙癢,如果是長期、反復、全身性的皮膚瘙癢則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在臨床上許多頑固性、全身性的皮膚瘙癢往往是人體內部病變在皮膚上的一種表現。冬天因干燥感到渾身發癢時,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則易抓破皮膚引起繼發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飲水,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少飲烈性酒,勤洗澡,勤換內衣。瘙癢嚴重者,就要看醫生,對癥使用藥物軟膏。
【受凍想烤不該烤】
手腳受凍,烤烤火加加溫好像是應該的,但不可取。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局部性淤血。輕的形成凍瘡,重的造成組織壞死。所以,受凍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擦,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唇干想舔不該舔】
嘴唇干了,不能用舌舔來增加水分。因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用來滋潤口腔和消化食物,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質,比較黏稠。舔在唇上就好像抹上一層糨糊一樣,風吹后水分蒸發,淀粉酶粘在嘴唇上,因而干得更厲害,甚至造成嘴唇破裂流血,引起化膿感染。因此,嘴唇干裂時,可用熱水洗凈,抹上一層香脂或甘油,平時多喝開水,多吃些蔬菜、水果。
【天冷想“貓”不該“貓”】
我國北方有個“貓冬”習慣,冬天一到,一些無事做的人便“貓”進小屋不愿意動。但是,如果居室緊閉一冬,有不少灰塵積聚,污濁的空氣也容易讓人得病。所以,冬天居室應適當除塵通風,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預防疾病。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抵御和殺死多種病菌病毒,并可有效預防流腦、流感、麻疹等疾病,在冬天曬太陽,還可以預防小兒佝僂病和老人骨質疏松癥。因此,天氣好時人們要多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呼吸更多新鮮空氣,適應氣候的變化。
藥膳方巧治冬季小病
冬季寒冷,氣候異常干燥,人們很容易患感冒、咳嗽、鼻炎。下面針對這幾種常見病介紹幾款行之有效的藥膳方供大家參考:
風熱型感冒藥膳
茶豆飲
配料:綠豆30克,茶葉9克,白糖適量。
制法:先將茶葉用紗布包好,與綠豆一起,加水煎煮,待綠豆熟時,去茶葉,加入白糖溶化。
用法:熱服,可一次或分次飲。
功效:綠豆甘寒,清熱解毒,能治痧痘熱毒,加茶葉利尿,白糖清熱,用治時行感冒,咽痛發熱,小便不利或兼有尿痛者。
潤肺止咳藥膳
板栗燉豬肉
配料:豬瘦肉500克,栗子300克,蔥、姜少許,料酒、砂糖、醬油適量。
制法:將豬肉切成小方塊,栗子剝皮。鍋中放油與砂糖炒成黃紅色,加入醬油,放入豬肉、栗子、蔥、姜、料酒同煮,至肉軟時即可。
功效:潤肺化痰、補腎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