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上,秋末新雪
看過網上流傳的“雨崩四季攻略”,決定趁深秋的好天氣,躲過夏季的泥濘山路,去趕那11月的秋色。目的地,位于云南最北端的德欽縣,幾乎接壤西藏邊界的深谷里。從麗江出發,坐了9小時汽車才抵達必經的飛來寺住宿。
青年旅社中不少都是準備入村的人。也有從村子回來的,都說10月下過兩場大雪,只留下疏疏落落的黃葉紅葉,雖然與秋色擦身而過,但我們卻遇上初雪后的山色:徒步入村的路途上,先要花4個小時騎騾子爬山坡,翻過海拔3700米的埡口,鋪上新雪的巨大山嶺,毫無先兆迫近眼前。越深入前行,越有被梅里雪山群峰“垂首俯視”的壓迫感,神山似乎要先來一個下馬威,向渺小的我們預告,這次行程的艱辛程度……
滇、藏交界雪山之鄉
梅里雪山位置處于西藏與云南兩省交界,共有13個雪峰,又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達6740米,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至今未有人成功登頂,我們前往的雨崩村,是最接近梅里的村落,也曾經是攻頂探險隊的大本營。
最接近神的村落
“雨崩”在藏語中意指“珠寶聚集之地”,但其實村內只住了30戶藏寨農家,沒有公路連接,只有兩條崎嶇的山徑,入村先要徒步17公里;不過700多年來,這里真的是藏民眼中的寶藏,專程到此“轉山”祈愿者不絕,只因村子座落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梅里雪山之下。
背靠雪峰,加上峽谷中的壯麗景色,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吸引游人和攝影發燒友不斷到訪,至今每逢夏秋兩季,每天仍然有最少十多名旅客進村。進山者都會逗留三至四天,以雨崩村為中心做休整,然后放射式地到訪村外更高海拔的景點,如神瀑、大本營、神湖等。
山村分為“上、下雨崩”,兩者相距3公里的山路,我們先于位處山腰的上雨崩投宿,這里可以臨高眺望位于山谷中的下雨崩村,每天看完日出,陽光才慢慢穿透層層山脊,投射到豆丁村莊之間。
呢喃之海
旅程中除了絕麗的自然風光,最令人駐足是由數不盡五色布塊堆疊出的經幡陣。由轉山的藏民帶上山,掛在埡口或神圣的位置,風吹動一次,祈文就被念了一次。初見經幡陣的我一看到就沖進去拍照,想不到走遍大江南北、拍過經幡無數的攝影師Tony也被這些奇陣迷住。明明累得要死,明明要趕路,每次都不能罷手,等待陽光穿透海浪,山風把彩旗掀開一角露出雪峰時按下快門,滿意地說:“夠了,趕路吧!”但轉一個彎,繼續拍。
旅人之村
山區天氣變幻無常,陰晴雨雪捉摸不定,為了捕捉最美一刻,我們在村里住上一星期(通常登山客只在村內住3晚);看著客棧里的旅人換了一班又一班,聽聞近年上村和下村都因為絡繹不絕的旅客,嘗到旅游發展的甜頭,客棧越建越多,賺錢比耕田快,很多人連菜也少種了,坐擁美景的民房,都趕著改建成旅館,投宿期間,我們遇上來自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11人學生隊伍,特意進村內進行“田野研究”,記錄老房子的歷史、結構等資料,卻發現很多藏寨農居已經過改造,原始建筑不復存在……
客居的歡樂
因為外國網上文章的推薦,上村的酥油茶客棧成了以色列旅客聚集地,我也在這里認識了7個以色列人,他們由麗江、大理、香格里拉一直玩到雨崩。
目前上下村合計有近30間客棧,多由本地村民經營,也有跟外省人聯營的。住宿一般都以數十元床位為主,套房價錢則由100至200元人民幣不等。不少客棧的設備齊全,絕不是落后農村的樣子,除了電熱毯,也有熱水設備,登山后你可以來個熱水澡。讓我意外的是,這里也有零星的外國人進村,而且大部分都是完成兵役的以色列青年,他們從前輩那兒聽說雨崩夢幻般的風景,決定到此一游。
來雨崩的主要是內地旅客,山西、黑龍江、遼寧、廣東,五湖四海的人因一條進山路成了朋友,讓晚上客棧顯得十分熱鬧。
TIPS
雨崩村攻略:入村后,安頓好住宿,才計劃這次的登山路線,分別用三天向神瀑、大本營、神湖進發,除了大本營露宿扎營一晚,其他路線都是即日往返。
新加坡大叔和藏屋的不解之緣
之前說過,村內傳統藏式建筑都被改成新型客棧,偏偏有個外來的新加坡人,將老屋租下,遵循原汁原味的藏寨規格、傳統的雕花和裝飾進行改建,變作特色客棧。“我喜歡這個地方,這里的文化,但這些都在旅游發展下慢慢消失,旅客從旅館醒來,可能不會記得自己在雨崩。”蔡友和,3年前還在新加坡當廣告美術指導、5年前愛上背包旅游,一次雨崩村之旅令他下決心正式拋棄辦公室。由于堅持慢工細活,客棧裝修3年仍未完工,只開放部分客房,卻因為通過網民游記傳開口碑,“國際知名度”遠比其他客棧高!
TIPS
酥油茶客棧
房價:每床25元人民幣
地址:上雨崩村籃球場旁
電話:+86 182 8884 0453
備注:客棧網站尚未開通,部分裝修時間不提供住宿,建議于出發前致電查詢。
路線1:轉瀑
秋天瀑布的水量較少,冬天甚至會完全結冰,要想拍得到好照片,可以像我們等待大風把水吹散空中,增加氣勢。
同樣由下雨崩進入的神瀑景點,是難度最低、最快捷的路線,八成是平緩山路,只有后段要上一條很長的碎石路。不少人都安排在旅程的最后一天,早上轉瀑,中午從下雨崩的出口離開。我們早上10點多出發,已有不少游客回來,都是當日出村的。但更多是藏民,見面就是一句“扎西德勒”(藏語“如意吉祥”),原來神瀑是他們最常轉山的地方。當日就跟四位香格里拉來的大媽同行,見她們在瀑布外拉起一條經幡,在瀑布下一面轉圈一面吟唱誦經,天籟般的吟唱聲在石壁和山谷間回蕩。問她們怎樣才算正確的轉瀑方法,“我們也是第一次來,也沒有什么規矩,誠心就好,最重要是濕身,才會得到祝福。”我們走在干水的瀑布下面,有時被風吹來一陣“傾盆大雨”,大家都是濕著頭離開。
路線2:慌慌張張游森林
往大本營的8公里山路,會經過怪樹林、冰雪河谷,景色多變,但最好預留時間下山,不然天黑后身處如此古樹森林,非常容易、米路。
早在出發前就聯絡了村里一個藏民導游,說好給我帶路,連行程都發給他了,心想:有膽子帶路的人肯定很老實。怎料進村前一刻打電話給他,竟傳來親切聲音加滿不在乎的答復:“噢,你要到村來玩嗎?這幾天碰巧沒空呢。”后來聽村里開客棧的外省人說,這里的藏民很“率性”,不會騙人,但對很多事情都沒有所謂,抱著“隨便就好了”的態度,不是每個外來旅客都能適應。
被放鴿子,旅程還是要繼續,最后就只有我和攝影師出發,前往主要景點之一“笑農大本營”,卻發現山里的步行路線規劃得好聰明,雖然路標稀疏,但沿途都有綠色垃圾筒。這些垃圾桶除了可以減少環境遭污染外,還能鮮明得像路標一樣,即使森林里沒路了也不怕走丟。
放棄騎驢的理由
客棧主人告訴我,村內的藏民都不喜歡日本人。傳說每逢有日本旅客到訪,這里就會下雨、下雪,原來一切始于1991年登山事件——當時中日聯合登山隊不顧村民反對,計劃攀登神圣不可侵犯的梅里主峰,結果17名隊員都死在攻頂前的雪崩中,我們要前往的笑農大本營,就是當時建立的基地之一。
現在當然沒有旅客妄想登頂,但游人依然絡繹不絕,都只為欣賞沿途千變萬化的景色。由村口的怪樹林、爬坡中途如有精靈聚居的撐天古樹林……每個位置都能拍到好照片,本來這條路線可租騾子前往,不過引路的騾夫都習慣用手勢催趕上路,最后只能走馬看花,于是我們還是堅持慢走慢拍,原本清早出發三個多小時可完成的旅程,結果因沿路不停拍攝風光,令路程拖延到午飯都忘吃了……
深山中的美味炒飯
回想起來,我們是天還沒亮就已經起床拍攝“雨崩日出”,只吃了碗粥當早餐,10點就出發前往大本營。兩個人忘了時間滿山跑,到達終點已經下午3點多!此時才發覺早餐都已消耗殆盡,緊隨就是突然感到饑餓難耐、手軟腳軟,眼角瞥見休息站就像難民一樣沖了進去,攤倒在木椅上。
老板說:“有炒飯,小的15元,大的30元!”當然二話不說:“大的!”熱烘烘,又實在,再到溪邊喝一口雪山水,幸福感隨著腹中米飯發脹再發脹!
夜空中的呼啦圈
雨崩在隱世之處,我自然聯想到了璀璨的星空,只是客棧午夜后燈火通明,凌晨山谷回響著酒吧傳出的漢藏語混合舞曲。星空再清澈,也不免感覺到敗興。于是我們決定野宿無人的笑農大本營,拉近和雪山群星的距離。6點過后游人走光,小賣.部老板也躲進木屋避寒,8點的山頭沒有一點光,連聲音也帶走了。看著雪峰后的星星慢慢亮起來,多得要把天空填滿。銀河用幾近不能察覺的微速旋轉,好像整個世界在偷偷搖動一個巨型呼拉圈。
山區氣溫降得好快,野草在無聲中結霜,零攝氏度下的大本營只有我們傻傻地扎營。幸好平原被樹林和山脈圍繞,氣溫跌至零下但沒有風,站在曠野也不至太痛苦。拍卞星空后,泡個康師傅、喝杯熱咖啡便鉆進帳幕睡袋中。凌晨1點,卻有群騾子來“轉山”,圍著帳篷一直轉,頸上銅鈴響個不停,一只走了;又有頂班的,還不時用頭推帳幕。我跟攝影師實在太冷太累,嘴上在喝斥,身體卻不想動,都不愿出去趕騾子,只能在一夜鈴聲中輾轉反側……
路線3:終極秘境,神之水滴
登湖以后,身處位置竟跟白馬雪峰平排、四周是梅里雪山群峰圍繞,這是登山者才能明白,“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的矛盾對決!
這次旅程的秘境中,唯獨神湖和神瀑獲被封作“神”,藏民入村轉山不拜廟,也是以這兩處地方作目標。傳說這個女神峰是梅里主峰卡瓦格博的妻子,繞著神湖12圈,即等于繞梅里雪山1圈。位處海拔45∞米的神湖人跡罕至,聽說20個旅客中,只有1個能堅持到達。
也難怪,其他景點都有騾子可騎,這趟最艱險的“神湖之路”,卻只能靠雙腿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天來回走合計36公里而且九成都是上坡路,連客棧中幾個曾受軍訓的以色列人,聽過介紹都說放棄。神湖之行,忐忑了好久,碰巧有一班雜牌軍進村,還有進村前在麗江認識的朋友,都來到說打算上神湖。于是一行13人,加1只狗,便約定清晨出發……
俯瞰,萬壑千峰
聽說當日來回神湖的最慢紀錄是14小時,我們作了最壞打算,天未亮就起床準備,6點半準時從上雨崩出門,頂著黎明前的冷空氣,飛怏到了下雨崩,越過山腳“禁止通行”的告示牌,展開6小時爬坡路。
在雨崩村住上多日,我們早慣了調整呼吸,在低氧低氣壓中一步一步慢慢前進。但神湖的難度,在于路上除了斜路,還是斜路,聽著自己的喘氣聲,機械地在60度斜坡踏步。不到2小時,地上漸見雪痕,當積雪愈來愈多,還出現冰封路,光滑得行山杖也無用武之地,得拉著路旁的樹干雜草前進。
花上近4小時,逃出無盡斜坡,終于出現一條下坡路,通往山谷中海拔4200米遮擋的高山牧場,這時刺骨寒風無定向吹襲。到過神湖的人說:“離神湖不遠了!”但原來還得翻過三座積雪的山丘,有2個隊友決定留下來。剩下11個人踩著厚厚積雪,終于在下午1時前成功到達湖邊,呆呆看著叫不出名字的千峰萬壑,沒有歡呼慶祝,只想在茫茫雪色包圍下,懶洋洋睡上一覺。
多帶兩條腿
上山容易下山難,雖然下山比上山速度快近一倍,但如滑梯般的冰路比上山時更危險,雙腿也要承受更大壓力。連續走了多日山路,加上從神湖離開要走3個多小時下坡路,膝蓋開始感到疼痛。這次沒有像上次那樣的“救命炒飯”,我們在全程只吃了一條巧克力和幾塊餅干,最后一段路,像行尸走肉般,最終花了11小時回到下雨崩,已面無人色。然后這幾天都習慣了,回到客棧倒一大盆熱水,兩腳伸進去泡上十來分鐘,已經成為結束一天艱苦之旅的固定動作。當然,最理想,還是在寒冷的秋冬季節臨睡前泡腳,身體暖和和睡個好覺,體力也恢復得快一點!好想有兩條義肢,可以每天替換!
阿旺小飯館
在酥油茶客棧住了7天,走完神瀑和神湖,再累也要爬回上村住,最大原因,就是阿旺的廚藝!
紅燒肉、拔絲土豆、京蔥牛肉、綠豆粥、咖喱燉菜、炸雞、蛋炒飯……在資源有限的山區,普通客棧就只有西紅柿蛋飯和酥油茶,偏偏遼寧出生的阿旺獨愛鉆研,入住第一天就向我保證菜式天天新款,絕不重復!
“我本來就很挑食,沒有學過,只靠味覺和手上的材料,把吃過的菜做出來。”其他客棧住客,有時也會聞風來這里吃飯,阿旺也正好向各地來客學習多國菜式。
因為菜式選擇多,成了不少外國旅客入住原因,我笑他們不是開旅館,是開飯店。單單說早餐,已經日日充滿驚喜,其中有一天更吃到了廣東皮蛋瘦肉粥,連習慣不吃早餐的我也狂吞十碗才上山!
TIPS
阿旺廚房@酥油茶客棧收費:住客每天包早餐;沒特定菜單,每道菜式由RMB30起
皮蛋瘦肉粥
瘦肉粥早一晚就要浸米,煲出來的粥很綿,還加了胡椒提味,早上吃了很醒神。
笑臉煎蛋
煎蛋包著茄汁炒飯,茄汁味濃,十分開胃,阿旺還特地加上青瓜放在碟子邊緣,說拍照漂亮點。
云耳炒肉絲
高海拔地區新陳代謝較快,容易餓,菜式多放重油,這碟肉絲加了云耳,令口感清新不少。
川菜盛宴
從神湖下山當晚,到隔壁客棧串門,由四川人炮制正宗川菜,最欣賞芋頭燒雞,芋頭軟糯入味,清盤之作。
一周感動美食精選
國產紅酒
原來瀾滄江畔有不少法國傳教士引入的葡萄園,可惜酒精味濃得像中國白酒,很難入口!
班蘭烤餅
加入新加坡班蘭香料的Fusion烤餅,炭火上已散發淡淡的班蘭香氣!
在完美休憩中與麗江一起呼吸
藍天、白云、清爽的空氣,這些在大都市已然顯得有些奢侈的天賜之物,在春意盎然的麗江依然恣意奔放。
在麗江的落腳之處我們選在了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因為酒店地理位置實在太好!它緊臨束河古鎮,將連綿的玉龍雪山美景盡收眼底,距離麗江市區和大研古城僅有10分鐘的車程。在這里仿佛隱居遁世,享受文化歷史的沉淀和無限美景的同時,還可輕松到達周邊的著名景點,前往香格里拉地區也十分方便。
酒店有提供專業的旅游向導,帶著我們一起探索麗江及其周邊地區。除了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本地知識,他們還會精心選擇旅游路線以保證賓客的每次旅行都充滿樂趣并遠離喧囂的人群。而線路的主題包括徒步旅行、自行車、遠足和生態游等等,還可以按你的喜好設計出個性化的旅游線路,盡享麗江豐富的旅游資源。
在酒店里的時光也非常愜意。你可以在1919吧或圖書館發發呆,一杯Nespresso或者啤酒雞尾酒,靜靜地,看雪山倒影,品云淡風清:夜幕降臨,在豪華別墅的溫水泡池中,品嘗來自Vinoteca的美酒,仰望繁星滿天;與三五好友在別墅庭院內,享用專屬廚師提供的麗江風味燒烤。
如果還有在麗江游玩的時間,不妨步行或乘坐酒店的免費馬車去毗鄰的束河古鎮轉轉,感受古時茶馬古道的邊塞風韻,嘗一嘗土制的耗牛酸奶;回到酒店中,到預約的蔓達夢水療,體驗一下麗江普洱茶裹體或云南咖啡纖體排毒,讓身心得以舒展。
TIPS
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
酒店網址:www.pullmanhotels.com/7231
酒店電話(+86)888-5300111
雨崩徒步QA
1.途上會有高原反應嗎?
雨崩位處海拔3000米以上,某些位置如西當埡口、神瀑、神湖等高度都接近4000米或以上,我們進村首天也出現輕微頭痛,睡一覺便沒事;入村山路上記得放慢腳步,可讓身體加快適應高海拔環境,以防萬一亦可在出發前買些紅景天等高反藥物,并在進村前一兩天開始服用(昆明、麗江、大理等旅游點都有賣)。
2.什么季節最適合到雨崩旅游?
6月到8月是雨崩夏季,滿眼是青蔥翠綠,8至9月會有蕎麥花和狼毒花開,可欣賞到山谷中的花海,氣溫約15~26℃。但6、7月雨水較多,山路會較難走。10月中至11月初是觀賞雨崩秋色最佳時間,氣溫約5~20℃,好天的日子也特別多。12月至次年2月是雪季,雪山會鋪上厚厚白雪,但山路極其難行,氣溫約-5~12℃。
3.什么時候可觀看藏民轉山?
藏民多在秋末冬初進村轉山。由于梅里雪山屬羊,2014年是神山的“本命年”,特地前來轉經者預計多百倍,入春開始便可看到各地藏民牽羊涌至梅里轉山的盛景!
4.到雨崩旅游需要哪些裝備?
對徒步旅客來說,由于遠足時間很長、山路起伏大,最好帶備行山杖(按我的經驗,使用雙杖更佳,遠比單枝登山杖更能卸力護膝),外套不要一件過,因溫差大,下午爬山溫度可以到20℃,走到背陰處卻可以急降至5~6℃;手套防寒,也可以爬山時防磨損。冬天極冷,要防寒內衣、沖鋒褲、雪靴、雪爪;高山地區紫外線強烈,要帶備防曬用品及太陽眼鏡。
行程建議
Day1
上海→麗江→德欽(飛來寺)
下午:乘航班至麗江,拼車北上中甸,抵達起步點飛來寺,車費約RMB150,車程約5小時
夜晚:住宿飛來寺“覺色滇鄉青年旅舍”
地址: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飛來寺梅里雪山景區觀景臺
電話:+86 887-8416133
房價:床位RMB30
Day2
飛來寺→西當溫泉(徒步入村)→上雨崩村
上午:飛來寺觀看日照金山,再拼車至西當溫泉,車費約RMB30,車程約1小時
下午:從西當溫泉徒步至上雨崩村,全程17公里山路,一匹騾子收費RM B305。山路很陡,再貴也有不少人坐騾進村,我們也雇了一匹馱行李:午飯可在路上休息站解決,泡面約RMB15
夜晚:住宿上雨崩“酥油茶客棧”,方便接下來一天前往冰湖,黃昏時在露臺看到白馬雪山日落
Day3
上雨崩→冰湖→大本營→下雨崩
上午:在上雨崩觀看日照金山,再觀賞下雨崩日出,然后前往大本營(不用聘請導游,但可托馬隊托運露營行李,收費RMB 280~310,視乎路程而定)
下午:在大本營休息站Ⅱ乞午飯
夜晚:往下雨崩入住“神瀑客棧”,方便前往下雨崩景點
地址:下雨崩白塔邊
電話:+86 887-8411082
房價:普通床位RMB 30/湖畔床位RMB 50
Dav4
下雨崩→神湖登高→下雨崩
上午:清晨出發往神湖,可向客棧代聘導游,我們就請旺仔帶路,全程來回收費RMB 300
下午:帶好干糧在神湖野餐
夜晚:住宿下雨崩
Day5
下雨崩→神瀑朝圣→尼龍(徒步出村)→德欽(飛來寺)
上午:清晨出發往神瀑
下午:回到下雨崩用午飯,東行尼龍線離開雨崩,拼車至飛來寺,車費
RMB25,車程約1小時
夜晚:住宿飛來寺,翌日再前往大理或麗江繼續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