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一大好處是,你可以從自己待膩的地方跑到別人待膩的地方。如果想讓旅途充滿樂趣,在那段時間里就別總是提醒自己是誰,最好,忘了自己是誰。正因為角色扮演的時間太久,才會給自己安排旅行,不是嗎?
我在旅途中的一大愛好是,扮成當地人。雖然很清楚自己不是美女,但這不妨礙我無拘無束地穿上當地人的衣服,學著他們的腔調說話,這樣會把我們彼此都逗得樂不可支,也會打破隔膜,立刻讓我對他們的種種好奇心都得到滿足。
第一次有這個念頭,是早年在貴州千戶苗寨旅行的時候。這個全國最大的苗族聚居地依山而建,在夕陽里最是美麗。看完落日一個人出門逛,跟某個鋪子里的老板娘相聊甚歡,她忽然就從貨物底下拖出一個舊箱子來。里面是嶄新的苗族衣裙,她說,這可不是給游客拍照的,這是我自己的嫁衣,媽媽親手繡的裙子,你穿上拍照吧。一時間,我真是受寵若驚,當下就在她家買了百褶裙和小褂子,還問她能不能給我梳一個跟當地女人一樣的發髻,只是我的頭發不夠長。她笑著說,那有什么難,明天只要到市場買一塊錢毛線就好了嘛。
第二天,不僅是我,還是我的那些小伙伴們都經過了老板娘的親自打理,個個穿上苗族日常衣裙,頭上—個發髻,髻上插著不同的花兒。游客們紛紛把鏡頭對準了我們,當地人更是夸贊說,你們可真是苗寨最美的姑娘,讓我們都飄飄然了。
之后在尼泊爾的奇旺,我給自己畫上超濃的上下眼線,又在吃手抓飯時放棄了刀和叉,學著當地人的模樣真正地手抓。第一次體驗真是狼狽極了,幾乎要把手指都吃進嘴里,但還是有那么多米飯散落盤中。然而這樣的投入很值得,因為所有在那里停車吃飯的人都特地跑到我面前說,You’re so nice,your smile is soshining。后來在博卡拉山間徒步時,同伴們都跟我一起,每次都拿手抓飯吃,技巧也慢慢練得嫻熟起來,關鍵是,這樣有趣的體驗回到家就不可能再有,不抓緊體驗怎么行?
就這樣,在廣西穿上“三層樓”的黑衣壯服,聽了一場“尼的呀”大歌;在印度畫上一手臂的Heena,并涂上蜜糖檸檬汁讓它保留了很久;在緬甸涂上民間防曬霜Thanaka,還在臉上天天搞創作,以至于當地人都開始跟我說緬甸語。
我也曾經覺得納悶,為什么當時自己會有勇氣穿上那些奇裝異服。其實是因為在旅途當中,我真的忘了自己是誰,只是一心一意投身到新的世界里去。穿什么衣服,說什么話都不重要,因為那個時候我的身心貼得最近,它們告訴我,扮local,就是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