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穎,有著人人稱羨的“完美人生履歷”,是一代人心目中的“亞洲小旋風”。青春陽光的容顏讓他看起來仿佛與父親這個角色相去甚遠。但是,時光荏苒,曾經的陽光少年已然成為人父。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林志穎通過《爸爸去哪兒》節目的鏡頭傳遞著充滿父愛的正能量,完成了向父親角色的完美轉型。
每個看到小小志Kimi的人第一印象都是天真可愛、充滿愛心。在熱播的《爸爸去哪兒》節目中,當被問及最喜歡哪位同行的孩子時,剛滿4歲的Kimi說:“我喜歡石頭哥哥,因為他懂得分享。”小小孩童已經懂得“分享”的含義,這不得不歸功于悉心教導的林爸爸。林志穎曾說,自己錯過了Kimi第一次走路、錯過他第一次喊“爸爸”,他正努力陪伴Kimi成長的每一分每一秒。也許正是抱著這份執著,他才決定接受湖南衛視的邀請,不錯過這次與Kimi共同面對大眾、相伴成長的特殊機會。
在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的節目中,攝制組來到了靈水村、衛坡頭、普者黑、雞鳴島等地,讓爸爸們與孩子一同在偏僻的農村體驗生活。與韓國版《爸爸!我們去哪兒?》不同的是,《爸爸去哪兒》更加側重明星帶孩子的能力,讓觀眾對父親與孩子交流更加重視。
在中國,父親的形象一直是偉岸如山、沉靜如海的,而林爸爸卻帶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感覺。觀眾會發現,在Kimi心中,林志穎無疑是一個偶像、一個英雄,同時也是一個好伙伴。林志穎高超的賽車技術使他在Kimi心中樹立了“酷斃了”的形象,在節目中Kimi毫不掩飾自己的仰慕之情;在閑暇時光,林志穎會帶著Kimi一起踢球、玩“變超人”的游戲、一起唱那首《十七歲的雨季》,還會和Kimi“搶”玩具。他無疑是Kimi最好的玩伴,善于從Kimi的角度去發現世界,培養Kimi的興趣愛好。
在相處中,林志穎還時刻不忘把自己的樂觀正能量傳遞給Kimi。不管在怎樣惡劣的情況下,林爸爸總試圖去發掘美好的地方,鼓勵Kimi,讓他覺得“情況并不糟糕”。但在Kimi不聽話或者哭時,林志穎也會展露自己嚴格的一面,他的懲罰方式是罰站,“讓他知道哭不是解決辦法,哭完了再抱抱。”林志穎曾經在接受訪問時談到自己的育兒經,介紹自己現在的教育方針是“賞罰分明”:“我不會太溺愛孩子。當小孩做錯事時,要即時教育,讓小孩很明確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他覺得,當好爸爸最重要的是做好示范:“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模仿能力很強。有時我在處理公事,他在旁邊也會有模有樣地學習,身教很重要。”看來林爸爸是真的很有一套,也難怪會被公認為是節目中最會育兒的爸爸了。
自《爸爸去哪兒》播出后,兒子Kimi便成為了公眾的焦點。林志穎說:“他一出生就跟一般人不一樣,像我17歲才紅,Kimi一出生就紅了。我想他這一生注定不平凡吧,當我的兒子,受到的關注可能更多。”林志穎提到現在很多廣告代言找兒子,但他不答應,也不想讓兒子拍戲。“我希望他還是保留現在最純真的一面。”
當然,《爸爸去哪兒》節目的熱播同時也帶動了拍攝地旅游業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與孩子一同出游是一件關乎成長與教育的大事。生于臺北的林爸爸對于臺灣有著很深厚的感情,他也非常鼓勵家長帶著孩子去體驗風景秀麗的臺灣美景。此次編輯部深入臺灣,發掘那些適合帶著孩子一起探索、分享的地方,為您帶來臺灣地區的第一手親子旅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