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STE的店鋪從原本門口由木頭堆積出的背景墻,變成了現在干練簡潔的桌面平鋪展示。從原本復古味濃厚的歐洲小店變成了現在潮味十足的TAST已盡管整間店鋪相比起幾個月前發生了質的變化,可店內視覺層次依舊,每個商品仍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你不需要像原先那般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挖掘自己的“喜好”,現在只要慢慢靜下心來“品味”便很好。
TASTE由店主的詮釋可以代表口味也同時代表著品位。每個人的品位其實都會有些小小的差異,好比聲波的層次,所以老板的陳列墻在重置后,廢去了原本復雜的木板陳列,將區域進行劃分后,更鮮明地呈現在了客人面前。TASTE和其他很多高端買手店有很大的不同,店中的設計師產品皆以家居類和配飾類為主,其實說來最有意思的就是和五官相關的產品都能在里面找到,代理的品牌極其低調,在行業中也是非常有知名度的產品,特色的年輕設計師作品,同樣有幸被挖掘售賣和陳列在店鋪中。并且絕大部分產品的背后都有著各種故事或非常具有手工匠人的質感。TASTE在傳達一種理念,將更現代前衛的生活方式和能提高生活品質的方法帶到顧客身邊,在二樓的陳列室中,老板安放了一個顯示屏去滾動播放各種創意視頻或設計師的采訪等。
“買手”是作為TASTE的另一種存在體,老板的朋友們常在世界各地游走,順理成章變成了他的御用買手,他們會在國外找一些非常特別的古董配飾或擺件,大多這些產品都有著時代的陳舊感,在和現代作品陳列在一起后,你會發現不論時代變遷了多少年,在藝術設計上,所有東西都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老板也將這么多的設計品、買手品陳列在店中的各個角落,一個角落一個場景,有時在桌子上平躺著,有時在櫥窗中透視大街。許多喜歡上TASTE的人都說,客人在店鋪裝修后更容易理解所陳列的那些單品,其實在保留藝術品質感的同時,也得到了更人性化和實用性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