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東
ISIS在伊拉克興風作浪,再加上庫爾德斯坦獨立運動一浪接一浪,這些都足以引起國際石油市場的警醒。世界不應該將未來10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的寶都押在伊拉克身上。
伊拉克不僅是世界第三大常規石油資源國,而且是目前提高石油產量最雄心勃勃的國家。伊拉克對全球原油供應至關重要。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0年全球新增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來自伊拉克。但是,目前伊拉克國內硝煙四起,能否擔起大任,讓世人手里都捏著一把汗。
伊拉克石油市場目前陰云密布。多種版本的陰謀論認為,ISIS是由沙特支持和資助的,以有計劃地顛覆伊拉克,原因在于伊拉克對沙特地區和石油市場霸權造成了威脅。伊朗核問題久拖未決。庫爾德斯坦在力圖擺脫伊拉克中央政府的控制。
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即ISIS)利用在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廣泛發酵遜尼派的抗議運動,實現了快速崛起,已經對伊拉克的安全與穩定構成現實的威脅。在伊拉克,一場類似于2007~2008年宗派戰爭的動蕩可能即將開始,庫爾德斯坦的充滿血腥的獨立運動也將如影隨形。庫爾德斯坦政權已經控制了與伊拉克中央政府有爭議的邊境地區,正矢志不渝地實現其獨立夢。
值得慶幸的是,伊拉克石油市場并沒有驚慌失措。在什葉派控制的南部地區的大型油氣項目的石油運輸一直沒有受到暴力的襲擾。由于在巴士拉地區建成了新的基礎設施,伊拉克政府甚至預測到今年底石油出口能力會有所增長,增至340萬桶/天,比5月份260萬桶/天的高點還要高。
全球石油供應似乎仍足以阻止短缺的發生。沙特向國際石油市場保證,只要需要,其閑置的265萬桶/天的生產能力可隨時投入使用。國際社會對利比亞的一些石油出口終端的封鎖即將解除。北美的致密油已成為國際石油市場的生力軍。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庫存也高于平常。這些有利因素就是穩定國際石油市場的定海神針。
但是,ISIS在伊拉克興風作浪,再加上庫爾德斯坦獨立運動一浪接一浪,這些都足以引起國際石油市場的警醒。世界不應該將未來10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的寶都押在伊拉克身上。盡管伊拉克政府雄心勃勃,立志到2020年將石油產量提高至900萬桶/天,隨后更是豪情萬丈地將目標提高至1200萬桶/天,但是,這些目標現在看來已經離實際遙不可及。鑒于伊拉克目前的亂局,國際能源署也調低了對伊拉克石油產量的預期,認為到2020年伊拉克石油產量將達到454萬桶/天,最多500萬桶/天,這僅是伊拉克政府目標的一半。
即使在ISIS突起之前,也只有最樂觀的市場觀察家才認為伊拉克政府的目標可能實現。但是,官僚主義、貪污腐敗和糟糕的投資條款打擊了投資者的積極性。國際能源署認為,在未來20年,伊拉克油氣工業需要5000億美元的投資。然而,ISIS帶來的戰亂使得伊拉克很難吸引到國際資本前來投資。
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眼見國家崩潰卻回天乏力。支持他在伊拉克統治的個人信譽和國外的力量——主要是美國和伊朗——都在隨局勢動蕩而飄零。自2010以來,馬利基政府一直打壓遜尼派領導人也是ISIS在伊拉克做大的一個主要因素。但是伊拉克局勢并不會隨馬利基棄爭連任而柳暗花明,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伊拉克積存了太多的政治、宗教、社會問題。目前,一方面,伊拉克基本的電力供應還沒有恢復;另一方面,用來建設發電站的昂貴的渦輪發電機靜靜地躺在倉庫中,讓數以百萬計的伊拉克百姓在黑暗中苦苦等待。伊拉克政府手里還握有一個利用回收天然氣發電的合同,但合同遲遲得不到履行。此外,透明國際組織將伊拉克列為世界第七大腐敗國。在ISIS宣布建國之前,伊拉克就是世界上市場環境最差的地區之一,目前情況更甚。

□ 伊拉克硝煙四起,石油增產目標難以實現。李曉東 供圖
然而,石油市場并非黯淡一片,還有些許希望之光在閃爍。對于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來說,這是一個改善關系和放松對伊朗石油禁運的有利時機。到目前為止,巴格達已經要求美國和伊朗幫助。相對美國來說,伊朗更愿意為伊拉克提供幫助。中國最容易受到未來伊拉克石油損失的影響,也有充分的理由來促進伊朗全面重返全球原油市場。但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會的反對者并不希望輕易解除對伊朗禁運封鎖。不少西方人士認為,如果伊朗能夠在阻止伊拉克瓦解發揮積極作用的話,讓伊朗更多地參與地區事務或許更為明智。事實上,伊朗、沙特都已在各自與伊拉克接壤的邊境地區陳兵以待。伊朗、沙特以及美國在防止伊拉克分裂和ISIS勢力蔓延方面有共同的利益。
對于石油投資商來說,與伊拉克其他地區相比,庫爾德斯坦盡管石油資源較少,但投資環境卻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因此ISIS的發家,對庫爾德斯坦來說也是一個爭取外界石油投資的機遇。但是,庫爾德斯坦與巴格達在石油出口授權上存有分歧,這就嚴重阻礙了該地區的石油出口。但是,今年夏天,政治平衡發生了改變,開始向埃爾比勒傾斜。現在,庫爾德斯坦已經可以從土耳其的杰伊漢港小批量出口石油。
如果伊拉克中央政府放松管控,庫爾德斯坦明年的石油出口將從目前的125000桶/天增至100萬桶/天。目前庫爾德斯坦控制著基爾庫克,因此,明年庫爾德斯坦出口的石油將包括基爾庫克的石油,出口的石油通過伊拉克—土耳其管道輸往土耳其。但是,在伊拉克北部ISIS控制的地區發生了對伊拉克—土耳其輸油管道的破壞,導致今年3月份停運,至少造成伊拉克原油出口量減少20萬桶/日。伊拉克原油出口和國內輸送管道系統由數條大型主干管道組成,包括可逆向輸送的戰略主管道、伊拉克—土耳其管道、南部油田分輸管道系統、基爾庫克—巴里亞斯/的黎波里管道和伊拉克—沙特管道等。主干管道將北部基爾庫克油田和南部魯邁拉油田生產的原油輸往該國南部地區的煉廠和化工企業。同時,其他油田也可以將所產原油輸入主干管道,與兩大油田所產原油一并輸送到位于土耳其或敘利亞的地中海港口裝船出口,或經過巴士拉運往波斯灣法奧港等港口出口。因此,如果伊拉克想盡快從北部出口石油,那么庫爾德路線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一直反對庫爾德人獨立出口石油,主要是擔心伊拉克中央政府反對。如果允許庫爾德人獨立出口石油,將會破壞伊拉克的統一。但是,目前ISIS已經使得伊拉克中央政府焦頭爛額,庫爾德斯坦的獨立實際上已經成為定局,這不僅僅是土耳其蓄意謀取,以色列也樂見其成。恐怕連美國也只能順水推舟,做個順水人情了。
雖然美國的伊拉克戰略都是圍繞著中央政府,但是在適當的時候也會對反對庫爾德人獨立出口石油的立場進行調整。伊拉克能否支撐全球石油市場增長,充滿了太多疑問,畢竟伊拉克一方面試圖阻止庫爾德人自己出口石油,另一方面其他地區亂得像一鍋粥,不利于全球石油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因此全球石油市場需要做好和庫爾德人打交道的準備,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技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