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植榮
美國的公務接待管理
●文/劉植榮
2013年12月8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規范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指出,工作餐應當供應家常菜,不得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肴和用野生保護動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不得使用私人會所、高消費餐飲場所。接待單位不得超標準接待,不得組織旅游和與公務活動無關的參觀,不得組織到營業性娛樂、健身場所活動,不得安排專場文藝演出,不得以任何名義贈送禮金、有價證券、紀念品和土特產品等。
這項規定規范了細節,力圖讓廉潔高效的政務作風落到實處。那么,讓我們再來看看號稱超級大國的美國聯邦政府的公務接待管理又有何特點,能否給我們更多的借鑒和啟示。
美國法律原則上禁止公務員接受禮品或向公務員上級贈送禮品。《聯邦管理條例》規定,公務員在公務活動中收受的來自任何方面的任何禮品和獎章,都屬于政府財產,必須在60天內寫出報告并上交。實物禮品要上交美國總務管理局,現金禮品上交國庫。對總統和副總統及其家庭成員所收受的禮品和獎章,由國家檔案局保管。
美國也規定,對一些價值不大的純屬紀念性的禮品,經主管領導批準,可以自己保留。公務員收到有一定價值的紀念禮品,如果想自己保留,經主管領導批準后,可以按市場價格從政府那里買下來。
美國嚴禁公務員索要禮品,從一個渠道一次接收的禮品價值不得超過20美元,一年內接收的禮品價值總額不得超過50美元。但是,如果送禮人與公務員所在的部門有利益關系或有潛在的利益關系,則不得接收任何禮品,例如與公務員所在部門有采購供應關系的。家庭成員之間和真正的朋友之間,且沒有與政府利益沖突時,不受此限制。
美國特別強調,禮品或接受的款待其價值必須按市場價格計算,以防有人鉆空子,把收到的市價100美元的禮品說成20美元。參加招待如果帶配偶和子女,則要計算該公務員所帶人員的消費和接收禮品的總價值。例如,一個公務員帶著配偶和一個孩子參加一次招待會,如果平均每人接受招待的費用是20美元,三個人的總費用就是60美元,這就超過了這位公務員20美元的招待標準。
美國規定公職人員不得接受利益方的宴請。公務員接受非利益方的宴請,只能是普通飲料、咖啡和點心,不得是正餐。美國有個“牙簽法案”,規定企業或者行業的游說者不得宴請官員,只可以請官員吃些甜點,且所有食品都只能站著用牙簽插著吃,如果坐下來用刀叉大吃大喝,這就屬于違法。
美國各地政府都有自己的宴請規定,一般不得超過10美元(美國的最低小時工資為7.25美元),超過這個標準,就算行賄受賄。如果公務員在公務活動中接受了政府的宴請,則在報銷時,這頓飯不在報銷之列。
如果游說聯邦眾議員和參議員通過某項法案,則每次花費不得超過50美元,且一年內的所有花費不得超過100美元,違反此規定者,則構成“影響力交易罪”。
美國政府有個臨時公務出差費用標準查詢網站,各地的住宿和餐費標準公開透明,一查便知。
美國國內差旅費標準每年調整一次,餐費標準是根據全國9000多家餐館的實際價格確定的。2013財年的全國普通標準是住宿77美元,每日三餐46美元。考慮到一些城市的物價偏高,美國對681個城市的標準單獨列出,但住宿標準超過100美元的并不多,最貴的是紐約曼哈頓住宿295美元,餐費71美元。
考慮到出差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不可能三餐都吃,這樣,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餐費要扣除25%。如果出差時間不超過12小時,則不報銷餐費。
到國外出差的差旅費標準由美國國務院根據駐外使領館搜集的數據整理發布,每個月調整一次。
美國公務員來中國出差的食宿標準是:北京住宿258美元,餐費119美元;重慶住宿99美元,餐費83美元;上海住宿237美元,餐費93美元;廣州住宿220美元,餐費158美元……餐費除了早餐、午餐和晚餐外,還包括“雜費”,用于支付小費等費用,具體分配是:早餐占15%,午餐占25%,晚餐占40%,雜費占20%。
對于美國人出差的食宿標準是高還是低,這要比照該國民眾的實際生活水平才能得知,我們來看看美國人的收入水準。
美國2012年所有從業人員的平均收入為45790美元,平均每天125美元 (含節假日休息日),這樣,讀者就可以知道美國公務員的差旅費標準究竟是個什么概念。例如,在美國國內出差的住宿標準是每日77美元,大致相當于普通百姓半天多一點的工資;每日三餐46美元,大致相當于普通百姓三分之一天的工資。到北京出差,住宿標準是258美元,大致是美國普通百姓兩天的收入;餐費標準是119美元,大致是美國普通百姓1天的收入。
美國規定,政府的任何開支,都需用政府支付卡結算,不得使用現金,違者不予報銷。差旅費的報銷必須在出差回來后的5個工作日內完成。如果是經常出差的人,則每30天報銷一次。報銷時,75美元以上的單筆開支必須有發票,否則不予報銷。報銷額不得超過規定標準,如果低于規定標準,則不給補足。報銷后的單據將在國家檔案館保存6年零3個月。
有的會議在注冊費里含有住宿費和餐費,則在報銷時要剔除這部分費用,避免重復報銷。如果在報銷中有對政府的欺詐行為,則對所有費用不予報銷,情節嚴重的,被處以最高10000美元的罰款和同時判處不超過5年的監禁。(責編:張微微)
鏈接
其他國家的公務接待
印度:請官員吃飯不容易
在印度,除了極少一部分外事場合會有政府出面宴請外,印度總體上沒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在印度想請印度官員吃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如果不是和官員本人的私下關系已經非常密切,他們根本不會隨便答應和別人一起到餐館吃飯,被媒體發現及曝光,政府公務員即便沒有做損公肥私的事情也會“有理說不清”。
俄羅斯:請客前需填寫“請客計劃”
俄羅斯也很少見到公款吃喝的現象。在俄羅斯,一般首先要在請客之前填寫一張“請客計劃”,詳細匯報一下去哪兒吃,吃什么,大概的價格是多少,請客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再由領導簽字,經批準后才能請客。吃完飯后,要保留飯店提供的發票,發票上需標明吃了哪些菜,喝了哪些湯,每個菜的價格是多少,此外,吃完還要報告請客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請客目的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公務員甚至有的認為這樣的程序太麻煩,往往自己掏腰包請客。
日本:民眾眼睛很雪亮
日本現在很少見到政府官員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現象,這和日本民間對政府的嚴密監督有著很大的關系。從1994年起,日本各地陸續建立了民間行政觀察員制度。民眾自發成立“全國公民權利代言人聯絡會議”,對政府行為進行監督,檢查納稅人的錢到底是怎么用的。
芬蘭:必須上網公開菜單
西歐國家的官員在吃喝方面公私分明,政府對此有嚴格的監管,而濫用公款一旦被媒體披露出來就會成為一件大丑聞。在芬蘭,上至總理下至普通科員,一起吃飯有哪些人,點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錢,都要巨細無遺地在網上公開其清單。芬蘭就曾有中央銀行行長級別的高官,在公務接待中一不小心上了一道鵝肝,傳媒上網查閱菜單后曝光,行長因此而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