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更好地實現倉儲自動化

當前,國內的物流系統集成市場可謂群英薈萃,有代表了行業先進生產力的外資企業,也有不斷成長的民族企業。他們在中國這片熱土各展所長,不斷為其他行業的發展增添動力。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迫使中國的生產型企業進行變革。他們需要使用效率更高的設備來替代人工操作,同時要兼顧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生產物流環節,在企業整個供應鏈中的作用愈顯重要,如何使其更好與生產線和產品配送對接,是每個企業重視的關鍵。
德馬泰克是全球領先物流集成商,超過4000的高技能物流專業人才覆蓋全球網絡,致力于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在美國、歐洲、中國、澳大利亞設有工廠,可為全球范圍客戶提供可靠、靈活、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德馬泰克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自動化倉儲業務部的銷售總監王建東先生介紹:“德馬泰克有超過5000個世界級的集成系統成功發展并實施的案例,自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已經在各大行業成功實施了標桿項目。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外設備系統商相關的行業標準規范很健全。例如歐洲企業遵循嚴格而全面的歐洲標準,日本企業也有自己的標準,而國內在這一領域還有很大的空白。這造成了行業門檻較低。所以客戶在選擇的時候很痛苦,不知道該怎樣去衡量產品的適用性,各家的標準不統一導致對其實際需求的理解有較大差異,而客戶往往并不能在甄選時一眼看出其中的差異。”此外,行業標準的缺失難免使得各供應商從配套工具、到產品、再到整個系統的差異逐步擴大,這些差異從客觀上阻礙了行業發展的腳步。
其實,每個行業有不同的需求。“可以看到,有些企業可能本身利潤不高,但是物流成本很高。企業的領導者有這樣的意愿:投入一筆資金來改善物流環節。但是受制于對系統集成行業了解不夠,對設備和系統能給自己帶來的效益不確定,所以決策時會有很大的顧慮。再者,物流系統的投入產出時間比較久。所以他們在選擇時很猶豫。”王建東表示。但是對于一些行業來說(比如電商行業),不投資企業就很難獲得發展。一方面要在客戶體驗上建立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是節約運營成本的考慮,迫使企業使用自動化系統,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自動化代替人工是今后的發展趨勢,因為一線操作人員越來越難招,這尤其體現在生產制造型企業。
國際化設計和品質與本地化技術支持生產、單一的產品服務于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創新理念與被驗證的成功應用三方面結合——這大概可以概括德馬泰克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在純粹的倉儲自動化領域,西方國家已經走完了整個過程,他們現在注重的是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系統的發展。他同時詳細介紹了智能碼垛概念。德馬泰克2011年提出了智能碼垛的概念,現在已經運用到了實際的項目當中。鑒于國外的配送定制化要求更高,系統要解決更多的問題,進行更大的支撐。國外的超市品規非常多,形成了很多單元化的包裝。在配送中心發貨路線確定時,這些小單元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裝載,還要綜合考慮物品特性,比如承重能力等。新技術可以實現自動識別、智能化碼垛,提高了車廂空間的利用率,更提高了配送效率。這彰顯了德馬泰克在技術領域走在了行業前沿。
同時,王建東認為企業在選用系統集成方案的時候,應該注重定制化。“應該說,在方案定制化方面,國內外的企業認知相差很大。國外的企業會請專門的咨詢公司,針對整個供應鏈做出規劃咨詢。而供應鏈的每個服務單元,比如倉儲,也有像德馬泰克這樣的公司可以提供規劃咨詢。國內的企業往往不太重視規劃咨詢,而是寄希望于系統供應商來做這個工作。其實專業的咨詢公司進行供應鏈的整體規劃,可以幫助他們整理出企業自身的需求,進而找到最合適企業的方案。”
中國物流快速發展,而國內的物流集成規范有待提高。物流標準不一及對行業的不了解使客戶在物流倉儲建設方面遇到不少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