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北京靈通經濟咨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楊東
化解困境的關鍵在于挖掘自身潛能
點評:北京靈通經濟咨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東
案例中集裝箱貨運的困境,反映出的實際是當前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力供大于求的局面,這使得物流公司的議價能力低于上游的航運公司,而且未來一段時間這種局面仍很難改變——從世界范圍看,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持續放緩,集裝箱運輸市場面臨嚴峻考驗。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世界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需求不振,國際進出口貿易增長乏力,導致集裝箱運輸市場貨量不足,總體供需失衡。雖然很多航運公司紛紛提高運價,但由于市場運力供給總體大于需求,運價仍處于漲跌起伏,極不穩定的局面。
對于物價和費用上漲對運輸企業經營的壓力,政府此前曾出臺過一些文件予以調控,比如三年前,上海曾出臺過《關于規范本市集裝箱運輸服務有關收費行為的意見》,提出“嚴查相關單位未經核準自行收費、擅自漲價,以及將打單費(集裝箱發放/設備交接單)等收費項目向集裝箱道路運輸企業轉移的行為”,但這幾年的實際的執行情況尚未達到預期效果。

因此對于案例中的物流公司來說,目前遇到的這一生存困境,短期內很難徹底解決。當然,緩解困境的關鍵還在于自身。要不斷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加快升級,通過服務方式的轉變尋找出路。比如,是否可以考慮通過供應鏈的全套服務,尋找新的利潤點,實現利潤的增加呢?很多企業的成功經驗表明,困境之中也蘊含著機遇,困境更能促使企業放開思路,深入挖掘自身潛能,迎難而上就會有新的發現,或許還能為這一行業開拓出一條新路。
博客評論
BLOG COMMENTS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467438857
新浪網友 甲
“物流企業的利潤變得越來越薄”是個不爭的事實,任何物流企業都是無法改變的,所以還是要從自身上挖潛。
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航運業日子非常難熬,調整運價也是無奈之舉,貨主承受不了運價調整,必然要向物流企業轉移,那么物流企業該如何應對呢?我認為,物流企業應延長自己的物流供應鏈條,降低空駛率。另外,在目前鐵礦石等大宗商品交易趨冷,航運物流量萎縮情況下,更要提高服務質量,增加高端增值物流服務。現在像順達物流公司這樣的低端物流服務商抵御市場沖擊的能力較弱,他們身處產業鏈中間、受兩頭擠壓幾乎沒有利潤可言,要想改變現狀,絕不能把希望放在船公司與貨主身上,自己要多想辦法,譬如,優化流程等。
新浪網友 乙
案例所談的現象,我想目前沒有太好的辦法解決,原因是當下國內大大小小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不下幾十萬家,這些第三方物流之所以式微,主要是由于這一行業經營分散、規模小、集中度差、競爭混亂。由于準入門檻較低,只需少量資金即可經營,因此行業內充斥著惡性競爭、低效率、信息系統滯后等現象。因此,我認為,這個行業肯定要進一步洗牌、整合資源,最后留下一些有實力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才能化解經營困難利潤低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