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民,姜 杰
(1.漯河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462000;2.黃泛區農場鑫欣牧業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632)
母豬是一個豬場的基礎,只有充分挖掘母豬的繁殖潛力,提高母豬的生產性能,使每頭母豬每年提供更多合格的斷奶仔豬,才可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也是每個養豬人的目標。影響母豬生產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從種豬群選留,種豬保健,配種管理,飼養管理等方面結合本人多年養豬實踐,探討一下如何從管理上、技術上提高母豬的生產力。
1.1 選擇高產的二元雜交母豬,淘汰低劣母豬
在選種時優先考慮長白公豬與大約克母豬雜交后代長大母豬,國內技術相對成熟的配套系,適合本地條件的品種等。要從正規種豬場引種,有條件的可以參照其父母的繁殖性能,從外陰發育、乳頭、四肢、蹄、品種特征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定,檢測豬瘟、偽狂犬、藍耳野毒陰性的豬,多年實踐證明長大二元母豬所產后代不僅在生長速度、瘦肉率、飼料報酬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優點,其繁殖性能也十分理想。也有豬場采用長白、大約克、漢普夏等外來品種做父本與本地豬種雜交所產二元雜種母豬做基礎母豬群,選用杜洛克公豬交配生產商品豬,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但切記一些血緣關系混亂、多次雜交的母豬一定不能混入生產母豬群。在引種時做好消毒隔離工作,確保所引豬健康后方可混入豬場母豬群。
1.2 及時更新母豬群,保持合理的年齡胎次結構
對連續多胎產仔數少、泌乳力差、胎次高、屢配不孕、斷奶后不發情等問題母豬堅決淘汰。一般來講,母豬繁殖高峰在3~6胎。6胎以后繁殖力開始呈下降趨勢。理想的胎次結構分布為1~2胎占30%~35%,3~6胎占到60%,7胎及以上占5%~10%。對一些性能特別優秀的母豬可以適當延長使用年限。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依據生產規模制定合理的后備母豬補充計劃,更新母豬群。做到均衡配種,均衡生產。
2.1 選擇優質公豬,提供質量好的公豬專用料,改善公豬生活環境,并定期對公豬精液品質進行檢查
有條件的豬場最好采用人工授精。實踐證明人工授精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疾病傳播,還能提高優秀公豬利用率,改良后代,增加母豬產仔數。
2.2 做到適時配種,掌握正確的發情鑒定技術
適時的配種依賴于每天兩次對母豬的發情檢查。母豬的發情表現:興奮不安,陰門紅腫有黏液流出,頻頻排尿,神經質,按壓背部或接觸公豬時表現靜立反應,兩耳向后上方豎起。理想的輸精時間首次在母豬表現靜立反應后12小時,陰門紅腫消退期,陰門黏液變得黏稠用兩手指可以拉成絲。間隔18~24小時進行第二次輸精。一般一個發情期進行兩次輸精即可。個別發情持續時間較長的母豬在第二次輸精后12小時發情仍然表現不過可以進行三次輸精。一般來講,對于青年母豬和斷奶后3~4天發情母豬可適當推遲輸精時間;對斷奶7天以后發情母豬及老胎母豬、配后返情母豬在查出靜立反應后及時進行輸精。在輸精時要有公豬在母豬欄位前對母豬進行挑逗刺激。做為豬場查情工人要選擇有責任心,技術過硬的人員。
2.3 早期妊娠診斷防止空懷
哺乳母豬飼喂在母豬整個繁殖周期中尤為重要,必須供給母豬高營養水平日糧。這階段母豬既要帶好哺乳仔豬,又不能過度掉膘為下一個繁殖周期做準備。隨著品種改良瘦肉率不斷提高,背膘越來越薄,體內脂肪含量的減少,使母豬的飼喂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初產母豬及第二胎母豬,日采食營養遠遠不能滿足生長、生產需要。在哺乳期除了要提高飼糧能量、蛋白、賴氨酸水平,還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母豬采食量。在生產中可以通過增加飼喂次數,改干料為濕拌料,增加飲水,料中添加葡萄糖甜味劑提高適口性來實現。
3.3 飲水
母豬配種后15天開始,要求每天用公豬進行查情,對配種后未懷孕再次發情的母豬,要找出原因及時補配,減少空懷時間。查情最好在每次飼喂半小時后進行,從定位欄后面仔細觀察母豬外陰及欄位,看是否有流產,排膿性分泌物等現象。由于妊娠前期胚胎很小,流產后猶如黃豆般大小或被母豬吸收僅排出少量黏條狀物,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這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妊娠診斷。有條件的豬場可用便攜式獸用B超儀在配種后24~30天對母豬進行B超檢查,可以很容易判斷出母豬是否妊娠,準確度可達100%。
2.4 對于初次參加配種的后備母豬,配種月齡不可過早
一般在7~8月齡表現第二次或第三次發情時進行。此時母豬的生殖系統發育的比較成熟,可以延長母豬使用年限,減少難產的發生。
3.1 母豬妊娠期的飼喂
3.1.1 母豬妊娠前期對營養水平要求不高,應控制飼料能量蛋白水平并進行限飼。
特別是配種后3~25天,如果供給母豬營養水平過高,可顯著影響孕酮分泌,降低血清及子宮液中孕酮濃度,不利于胚胎著床。同時高營養水平也使母豬體況過肥,子宮沉積較多脂肪,造成子宮壁血液循環不暢,影響胚胎存活。
3.1.2 妊娠后期胎兒生長發育迅速,要提高飼糧營養水平。
從妊娠85~90天要更換妊娠后期飼料,并逐步增加飼喂量至每頭每天3~4千克。在整個妊娠期要做到定時定量飼喂,并隨時檢查母豬的膘情體況。及時調整喂料量。合理的飼喂,保持母豬理想的體況可提高仔豬初生重,減少弱仔比例。
3.2 母豬哺乳期的飼喂
保證供應母豬充足清潔的飲水。每天檢查飲水器的壓力、流量。采用水槽的豬場要勤換水,注意水槽衛生。
不適宜的溫濕度、噪音、污濁的環境、粗暴對待母豬等都會影響胚胎存活,甚至引起母豬流產、傷殘。母豬最適宜的溫度為16℃~22℃,相對濕度在70%~75%。注意加強通風換氣。有條件的豬場可以采用濕簾、地溫空調、暖氣等溫控設備,均可達到理想的效果。控制豬舍小環境的辦法有很多,各豬場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使用。
有人把母豬比作生產機器,只有做好保養維修才能發揮最大的生產效率,生產出量多質好的產品。可見母豬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一頭不健康的母豬是不可能給你提高生產創造好效益的。保健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5.1 制定合理的飼喂制度,做好日常的飼喂管理,保持母豬理想的體況
5.2 做好母豬體內外的驅蟲工作,制定驅蟲計劃
使用較多的驅蟲類藥物有:有機磷類、左旋咪唑、伊維菌素、阿苯達唑等,可根據需要合理選擇。
5.3 及時做好疾病治療,防止乳房炎、子宮內膜炎、無乳綜合征的發生
5.4 做好欄舍設備的維修保養,防止母豬肢蹄病及欄位損壞造成傷殘
5.5 定期針對母豬群或特定階段的母豬如圍產期母豬做藥物保健
可選擇獸用阿莫西林、泰樂菌素、四環素類、氟苯尼考+強力霉素及中藥等,要注意多種藥物輪換使用以避免產生耐藥性。
針對豬場實際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建立嚴密的疫病監控體系,重點是對母豬繁殖影響較大的疾病。當前對豬場威脅比較大的有豬瘟、乙腦、細小病毒病、藍耳病、偽狂犬病、圓環病毒病等。針對這些疫病要定期做抗體檢測,掌握抗體消漲規律,并依此確定最佳的免疫時機。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做豬瘟、偽狂犬的凈化。淘汰基礎母豬及后備豬中豬瘟野毒、偽狂犬強毒攜帶者。
消毒工作包括:場區衛生消毒、豬舍日常帶豬消毒、空舍消毒、工作人員進出消毒、外來車輛設備消毒及器械消毒等。制定嚴格的消毒制度要求所有人員必須貫徹執行。上述工作要有專人負責并監督。
擁有高素質的員工是我們完成各項工作的決定因素。我們的各項制度措施再完善,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員工去執行,那么一切都是空談。要想獲得高素質的員工,在實際工作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7.1 制定人員培訓計劃
每周抽出1~2小時或每月當中利用生產任務不緊張的1~2天時間集中對工人進行思想教育和技術培訓,特別是做關鍵環節工作的員工。同時也要兼顧到每個員工的長處和不足以及特殊崗位的特別技術要求。
7.2 評估員工的態度和行為,多做交流,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培養其工作的熱情和做好工作的自信心
7.3 設立一些生產目標,激勵員工去完成并給予獎勵
要求容易操作,使每個員工都能明白,并經過努力可以完成。以筆者所在豬場為例,對產房員工設仔豬成活率獎,仔豬28天斷奶個體重獎;對配種妊娠舍員工可設立分娩率獎,胎均壯仔獎等。通過這些措施極大的提高了工人的積極性,并在豬場形成了一種互相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技能的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總之,再好的措施再好的技術,關鍵在于落實,只有落實到位才能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提高母豬生產力涉及到方方面面,它需要采取綜合技術措施才能達到。也是我們養豬人非常注重的一個技術攻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