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國強
(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農牧局,河北邯鄲057650)
北方有些豬場由于氣候的變化,豬流感疾病開始頻頻不斷的發生。下面通過對豬流行性感冒診療經驗做如下總結,希望能給您的豬場帶去幫助。
豬流行性感冒在秋冬季節時發生率較高,尤其在季節交替時多發,此疾病屬于風寒感冒。
多以突然發病、呼吸困難、咳嗽、發熱、便秘、眼睛發紅、衰竭為主要特征。該病的發病率高,潛伏期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豬發病初期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常橫臥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發病期治療不及時,則易并發支氣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豬的病死率。
病豬體溫升高達40℃~41.5℃,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肌肉疼痛,不愿站立,眼和鼻有黏性液體流出,眼結膜充血,個別病豬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勢,夜里可聽到病豬哮喘聲,個別病豬關節疼痛,尤其是膘情較好的豬發病較嚴重。
可見喉、氣管及支氣管充滿含有氣泡的黏液,黏膜充血,腫脹,時而混有血液,肺間質增寬,淋巴結腫大,充血,脾腫大,胃腸黏膜有卡他出血性炎癥,胸腹腔、心包腔蓄積含纖維素物質的液體。
豬流感被認為是“豬呼吸道病綜合征”的重要原發病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是集約化養豬場普遍存在且難以根除的豬呼吸道疾病,并能造成豬藍耳病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細菌的繼發或混合感染。
造成免疫力低,易繼發其他疾病,不易治愈,造成豬場用藥成本高,豬場損失大。
豬不長,經筆者在臨床總結,得呼吸道疾病的豬群不愛長,影響豬場效益。
在北方的豬場,由于天氣轉冷,要進行封舍,造成空氣流通慢,豬舍空氣中病源濃度高,所以冬季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殺滅傳染源,盡可能地降低和殺滅空氣、豬體表面、豬舍環境中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在養豬生產中,有時沒有疫病發生,但外界環境存在傳染源,傳染源會釋放病原體,病原體就會通過空氣、飼料、飲水和其他生物等途徑,入侵易感豬群,引起疫病發生。如果不及時消毒、凈化環境,環境中的病原體就會越積越多,超出豬體承受濃度時,就會引起疫病的發生。
用聚維酮碘溶液和月芐三甲氯銨溶液交替消毒。在消毒過程中,應選擇高效廣譜的消毒藥,如氯制劑、碘制劑等,使用前應先清除舍內糞便、灰塵等以免影響消毒效果,尤其是空舍消毒時,應先將空舍徹底清掃、沖洗干凈,保證不留死角,如頂棚、料槽底部、欄桿等部位,再對其進行徹底消毒。
豬場選用消毒劑時,應不低于2種不同成分的消毒劑交替使用,不易產生耐藥性,建議豬場用“聚維酮碘溶液”和“月芐三甲氯銨溶液”交替消毒,一周2~3次,發病期間一天一次。這兩種不同成分的消毒劑均具有芳香味,可清新空氣,有效降低有害氣體引發的呼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富含PAF,消毒更高效更徹底。
養殖場應認真檢查本場的免疫情況,看是否存在漏洞,有條件的可監測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免疫。尤其是豬瘟、偽狂犬、口蹄疫、豬圓環病毒病、藍耳病等常見及危害較嚴重的疾病。從而確保豬群能夠安全生產,順利過冬。
6.4.1 原則
本病屬于風寒感冒,在防治時應選擇辛溫解表藥物,如荊防敗毒散是用于風寒感冒的一劑很好的中藥,具有鎮痛,消炎,解毒的功效。同時本病的發生由于換季,豬群抵抗力下降,應添加抗應激和提高免疫力的產品,一可以抗應激,提高免疫力,二可在本病發生時修復呼吸道黏膜,同時促進豬群的生長,降低豬場損失。
6.4.2 預防方案
每噸料加荊防敗毒散1千克+板藍根末1千克(防控病毒性疾病,如口蹄疫、豬藍耳病等),連用7天,每月一次。
6.4.3 治療措施
嚴重豬:使用板藍根注射液0.05毫升/千克體重和替米考星注射液0.05毫升/千克體重,分開肌注,一天一次,連用3天。
大群:每噸料加氟苯尼考粉1千克+荊防敗毒散2千克+速溶氨基&C金維他1千克(修復呼吸道黏膜、抗應激、提高免疫力、促長、增重),連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