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發表了《弘揚傳統友好共譜合作新篇》的演講,其中特別談到了“國家信息安全與國際互聯網治理”。習近平強調,當今世界,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必須認真應對。雖然互聯網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個國家在信息領域的主權權益都不應受到侵犯,互聯網技術再發展也不能侵犯他國的信息主權。
其實,自2013年“棱鏡門”事件爆發后,國家信息安全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也是國際沖突的新內容與新領域。世界多個國家紛紛加大網絡安全保護力度,俄羅斯在2013年年底組建了網絡安全部隊,主要任務是與網絡威脅作斗爭;德國計劃建立歐洲獨立互聯網以強化數據安全;法國投資10 億歐元旨在提升對網絡攻擊的防御能力。“棱鏡門”事件也喚醒了中國的危機意識,今年2月底,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并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充分體現了中央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視。5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宣布將推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也旨在捍衛國家信息主權。
隨著國家國家高層對網絡與信息安全越來越重視,必須更加注重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立法,從而做到對網絡的管理有法可依。一要加強對新技術新業務條件下網絡信息保護的立法,二要制定關鍵基礎設施保護以及信息監聽監控的立法,三要強化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數據保護規則的制定,加強國際話語權。
習近平在演講中還談到了對國際互聯網的治理,他指出在信息領域沒有雙重標準,各國都要權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