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慶
(河北深州市交通運輸局地方道路管理站,河北 深州 053800)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為九億農民謀福祉是我國政府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三農問題已經逐步成為了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因素。農村公路的建設,加強了農村與城市的聯系,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農村公路的里程占我國公路總里程的3/4,已經成為了我國公路網的核心部分。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主要障礙。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而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是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將極大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但是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公路的建設局面不容樂觀,存在點多、線長、面廣、資金投入十分有限、單個項目規模小等問題,必須予以重視。農村公路建設既存在固有的特點,也與高速公路和重點公路建設具有一定的共性。其特殊性要求我們多探索和思考適合我國農村公路的建設和管理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干線公路的建設和管理辦法,其共性要求我們必須尊重國家建設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目前,農村公路建設招投標階段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探討解決方案,以期在遵循投標法原則的前提下,尋求更適合的操作方法,盡可能簡化程序,節約管理費用。
目前我國關于招投標方面的法律和法規還有待進一步健全,相應的市場監督和制約機制都需要建設。法律法規方面的缺陷需要政府部門、執法部門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加以彌補,建設單位自身也需進一步加強主體責任意識。長期以來,建設單位主體責任意識淡薄是影響招投標工作的一大因素,許多業主單位對招投標工作認識不清,認為招投標工作是表面工作流于形式,或者是上級部門指令性行為。在這種錯誤思想的引導下,很多業主單位都想繞過招投標走捷徑,或者在具體的招投標工作中敷衍了事,甚至作假蒙騙監察等監督部門,這使得一些資質不良的中介機構鉆了空子。由于中介機構質素參差不齊,直接導致了一些不按照法定程序招投標的現象,流標、疑標現象也時有發生,甚至出現一些“串標”現象。
農村公路招投標中涉及很多施工隊伍,這些施工隊伍往往資質不一,水平良莠不齊,許多低資質的個人或者施工單位通過掛靠的方式,依附于資質較高的施工企業參與競標,而高資質的施工企業通過此舉收取一定的管理費,這就給招投標工作帶來很大的障礙。表面上投標主體是具有一定資質的施工企業,但事實上這種所謂的高資質只出現在投標中,進場的是低資質隊伍,施工的甚至可能是無資質的企業或者個人,這種現象是導致施工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許多企業為了實現經濟利益,相互陪標,還有個別的施工單位通過隱蔽手段獲取多家企業證件進行圍標、買標,這些行為產生了惡劣的影響,嚴重攪亂了農村公路建設市場秩序,而且隱蔽性極強,監督機關監控難度比較大,造成的工程質量問題比較嚴重,且隱患難以排除。
目前,在農村公路招標工作中,很多時候都存在招標程序不規范的情況,許多領導干部行政干預招標工作。長期以來,農村公路都被視作小工程,上級管理機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一些人為謀私利而簡化程序,暗箱操作,錢權交易。這種情況的后果就是資質不良但是有關系的施工企業參與農村公路施工,嚴重干擾了正常的招標程序。這種行為往往是在平等互利政策的掩蓋下進行的,表面上招投標雙方是平等的,競標環境是公正的,是符合國家規定的,但是招標結果卻是內定的,使得招投標工作流于形式。
資金不足是困擾農村公路建設的最大問題。農村公路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建設資金的缺口往往比較大,中央定量補助的資金十分有限,各個地方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的資金籌措能力也十分有限。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就難以吸引一些具有豐富施工經驗、良好資質的施工隊伍,這就從根本上為一些資質差、水平低的施工隊伍提供了可乘之機,為農村公路施工埋下隱患。
招投標工作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而法律法規是維持公平市場環境的關鍵。良好的法制環境才能有效約束參與招投標的各個利益方,從而保證招投標工作的有序、穩健開展。可以廣泛征集參與招投標工作的一線人員對當前法律法規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大家就目前法律漏洞方面的共識,進一步健全招投標相關法律,認真貫徹當前我國有關工程施工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科學確定標段、工期和中標價格。同時,加大處罰力度,嚴查招投標工作中的暗箱操作行為,并組織相關部門加強宣傳法律法規,增強每個人的法律意識,從而有效杜絕招投標工作中的違規違法行為。
招投標工作只有進一步透明化和公開化,才能真正建立起公正、公平的競標程序,才能有效防止違規行為,杜絕招投標中的索賄、受賄行為。招投標活動的透明、公開,有賴于社會各個部門的共同監督。要鼓勵廣大社會力量和政府部門都參與到監督中來,鼓勵舉報招投標工作中擅自簡化程序、壓價招標等違法違規操作。圍標和陪標現象一經發現,就取消當事單位參與投標的資格,保證農村公路招投標的公開、公正,促使其健康、穩健發展。
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對施工從業單位的控制,交通管理部門要定期向社會公布施工單位的資信履行情況以及工程質量。對于施工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同時嚴厲打擊掛靠正規施工單位的行為,嚴禁其參與工程競標。建立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促使農村公路建設市場的規范發展。同時,對招投標中介機構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對不按法律規定程序實施招投標的、素質低下的中介機構,以及與不良施工隊伍沆瀣一氣侵害業主利益而從中謀利的中介機構,要予以堅決打擊,責令其退出市場。
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籌措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將資金籌措方式納入到市場經濟體制中來,比如可以轉讓公路冠名權、與社會力量合作修路等,從而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充足。評標時,不能簡單采用低價中標的方式,而要綜合考量施工隊伍的質量、信譽,避免因墊資使得優秀施工隊伍不愿投標,而由素質低、資信差的施工隊伍惡意壓價搶標,導致施工速度緩慢、工程質量不過關的現象發生。
總之,農村公路建設招投標工作要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要不斷健全監督管理體制,從根源上杜絕權錢交易,防止腐敗,保證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穩健發展。
[1] 張艷.論當前公路工程投標的現狀及對策[J].科技視界,2013,(24):290.
[2] 穆紅.淺談農村公路建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16):301.
[3] 劉曉麗.淺談農村公路建設招投標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12,(24):72.
[4] 韋道永.淺談農村公路項目招投標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