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建華 王錦強 倪時昌
(國網浙江寧海縣供電公司,浙江 寧波315600)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次突發的停電事故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會帶來很大影響,而變電站每臺設備、每個零部件都有其不同的使用期限,經常對設備進行大規模改造不僅需要大量資金,還需要長時間、大范圍地停電。因此,隨著設備使用期限的到來,設備突發性故障停電不可避免。變電站缺陷按需要處理的緊急程度一般分為緊急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規程規定緊急缺陷需24h內處理,由于無法提前通知用戶停電,消缺停電時間越短就越能減少因臨時停電造成的社會影響,同時也能為企業減少經濟損失。
變電設備缺陷消除時間主要包括檢修人員準備時間、交通時間及現場缺陷處理時間。通過查閱近年的消缺工作記錄,發現同一類型的設備缺陷不同人處理所需時間相差很大,工齡長、經驗豐富的員工比工齡短、經驗少的員工所需時間要少很多。導致這種時間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設備發生故障后,它所表現出來的現象有時與故障本身有著本質的區別,比如一些開關機構的故障,它通過繼電保護故障的形式表現出來,運行人員發現后,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表面描述,有些地方甚至不能說出其專業檢修術語,而且這種表述因人而異。檢修人員看到缺陷表面描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這就造成缺陷初步認定的偏差。經驗豐富一些的員工,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他所做的準備工作就要充分一些,所花的準備時間也就短一些。例如:缺陷內容描述為“一市變10kV!1電容器不平衡電壓保護動作”,從表象看可能是保護裝置存在故障引起開關動作,也有可能是二次回路接觸不良二次電壓不平衡造成保護正常動作,還有可能是電容器壓變故障造成的二次電壓不平衡,實際故障是一個高壓電容器故障,電容器高壓熔絲熔斷,造成三相電壓不平衡,有過類似工作經驗的人會把處理電容器故障所需的工器具和材料考慮進去,避免多次往返單位取材料和工具。
現場準備的備品不足,究其原因是對缺陷設備、缺陷部位判斷錯誤。檢修人員在搶修或消缺前根據運行人員提供的故障描述,初步判斷故障元件,準備好備品。為了準確定性,在消缺時間充裕的前提下,檢修人員往往要到現場核查確認,但在緊急消缺或需要停電才能判斷故障元件時,一旦備品準備有誤需要重新回單位去取,而所轄變電站距離往往較遠,往返時間較長,從而延長了設備停電時間。例如:強跤變一臺10kV開關柜保護裝置分、合閘指示燈同時亮起,開關不能合閘,檢修人員判斷為保護裝置故障,準備了保護裝置的備品,現場更換了電源板、主板后,故障依然存在,通過故障排查發現,開關機構整流板故障,重新到單位取備品,延長了設備檢修時間。這類情況主要發生在沒有處理過類似缺陷的檢修人員身上。
工器具準備不充分,主要是對消缺的工序、步驟不清楚,對設備的內部結構不了解造成的。檢修人員缺乏類似的消缺經驗,到現場后走一步看一步,比如在處理一起保護裝置故障時,故障查到開關機構發現沒帶機構安裝圖紙,派人回單位取圖紙,故障消除后發現需要對開關和保護裝置進行校驗,又返回單位拿試驗儀器,從而延長了設備停電檢修時間。例如:黃墩變一臺10kV間隔保護裝置黑屏故障,初步判斷是裝置電源板故障,更換電源板后發現故障依然存在,返回單位取裝置面板,更換面板后裝置恢復正常,進入裝置界面后發現需要重新設置定值,這時又要返回單位取整定單和保護校驗儀,延長了設備檢修時間。
這類情況主要是檢修人員對工作現場不熟悉,對工作范圍判斷失誤造成的。特別是在處理緊急缺陷需要停電的情況下,緊急缺陷發生后,調度值班員會電話詢問檢修人員故障設備需要處于什么檢修狀態,一旦判斷失誤,檢修人員到達現場、搶修工作得到許可后,發現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開票更改安全措施及履行工作許可手續,就必然延長設備停電檢修時間。例如:岔路變!2主變35kV母線刀閘發熱故障,調度按照檢修人員的要求把35kV母線、!2主變35kV開關改為檢修狀態,工作許可后,作業人員爬上母線柜,發現旁邊一條帶電進線安全距離不足,需要改檢修狀態,需重新開票履行許可手續,延長了檢修停電時間。
提高檢修人員消缺效率主要在于豐富檢修人員消缺工作經驗,提高檢修技能。有些變電缺陷有一定的共性,掌握了一條缺陷處理方法,就掌握了一個類型的缺陷處理方法;有些缺陷在這臺設備發生,過段時間就會在另一臺設備發生;有些缺陷發生后過幾年時間又重復發生。豐富檢修人員的消缺經驗、提升檢修技能就是要真實、全面地記錄每條消缺現場的情況,并方便檢修人員查看學習。
傳統的消缺分析是班組長或工作負責人根據個人觀點記錄,記錄的條數非常有限,每年不足消除缺陷的10%,同時消缺分析也不全面,一般都是缺陷消除后回單位憑個人理解和記憶去分析,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消缺現場當時的情況,造成一些寶貴經驗數據流失。即使是消缺工作負責人,如果沒有及時記錄下消缺現場的一些情況,經過一段時日,積累起來的一些消缺經驗也會變得模糊。另外,紙質的消缺記錄平時也是束之高閣,作業人員很少去看,等現場處理缺陷遇到問題需要參考時,缺陷分析記錄又不在現場。檢修人員通過手持移動終端(PDA)在消缺現場進行拍照并附文字分析說明,能最真實地反映消缺現場的檢修情況,同時也方便作業人員現場查看學習。
使用移動終端時需注意以下事項:
(1)手持終端必須選用合適的工業級設備,堅固耐用,具有高清拍照功能,存儲量大,能夠存儲大量的現場照片和文字說明,因為隨著消缺的數量不斷增加,存儲的數據也會不斷增加。
(2)規定消除的每條缺陷都要拍攝、記錄并經班組技術人員審核。
(3)開發穩定、好用的手持移動終端缺陷登記和查詢軟件,拍攝的照片能夠自動對應到相應的缺陷,可實現多種方式查詢,如可按缺陷級別、檢修專業、變電站所、消缺日期等進行查詢,檢修人員在設備消缺前能方便、快捷地查詢歷史數據以及用于平時的學習。
(4)消缺分析文字說明主要記錄缺陷發生的主要原因、現場處理的主要步驟、現場安全措施、使用的特殊工器具和備品備件以及現場危險點和注意事項,消缺信息包括:消缺人員、消缺班組、消缺時間、消缺對應的工作票信息、待處理原因等。
(5)照片主要拍攝消缺前的故障現象、設備故障部位/元件、關鍵工序、施工的關鍵節點等,并附帶文字說明。
手持移動終端攜帶方便,在消缺現場就可進行消缺分析記錄,又可以方便地查詢以往的消缺記錄,為消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提高現場消缺的工作效率。
變電設備發生缺陷雖然難以避免,但采取科學的方法、有效的管理、得力的措施,便可及時消除設備安全隱患,保證設備健康可靠運行。手持移動終端直接由生產第一線的檢修人員使用,攜帶方便,能及時、完整、真實地保存消缺現場的情況,方便、快捷、高效地查詢設備歷史消缺記錄,能夠豐富檢修人員的消缺經驗,提升檢修人員的技能水平,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曾麗君.變電設備缺陷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3(12)
[2]王軍,劉金剛,王玉,等.縮短變電設備異常及缺陷處理過程時間[J].科技創新導報,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