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益平 李永騰
(寧波供電公司,浙江 寧波315000)
配網工程設計是供電企業生產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基本環節,對電力資源的有效利用起著關鍵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國內的配網設計存在設計標準不一、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低、設備選型規格復雜、設計工作重、造價計量不統一等問題,導致設計出圖不規范、工作效率低下,作為電網運行維護最重要的設計數據,在工程結束后,卻很難再發揮作用,造成優質資源的極大浪費。
顯然,CIM模型的應用為配網工程設計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但是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則需要解決一系列的管理和技術問題:首先工程圖紙設計和CIM的思想不一致,甚至差異還比較大;其次工程設計普遍使用AutoCAD作為工具,而Auto-CAD的數據模型和CIM模型完全不同。因此我們需要用新的觀點和思路實現技術創新,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不僅要提高配網工程設計的質量和效率,還要實現異構系統之間的數據統一性,為配網的運行維護提供唯一、準確、即時的電力基礎數據。
隨著電力企業信息化建設大量使用分布式應用系統,在業務運作過程中,用戶經常需要在不同的系統之間進行切換,不可避免地需要重復同一組數據條目,導致工作效率低、數據一致性差等問題。通常這些系統的設計注重于提供解決某些具體問題的完美方案,而忽略了與其他一些系統的接口。
功能(Function)是描述系統的行為,特別是系統與環境關系的一個重要概念。用戶需求(User Requirement)描述了待開發軟件一定要完成的任務。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定義了軟件功能一定要實現的目標,允許用戶通過這些功能來完成他們應該完成的任務,從而滿足業務需求。
空氣溫度:-45~70℃,最大變化率1℃/h;相對濕度:10%~100%,最大絕對濕度:35g/m3;大氣壓力:70~106kPa。
CAD工程設計圖形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圖形系統設計目標如下:
(1)在AutoCAD 2006版本上進行開發,支持在低版本AutoCAD上進行瀏覽。
(2)在 AutoCAD 2006的 ObjectARX(C++語言)、ObjectARX.Net(C!語言),數據庫為 Oracle,數據庫訪問技術為ADO.Net的基礎上來實現系統。
(3)CAD工程設計軟件數據庫包括dwg文件和相應的后臺網絡數據庫,同時支持離線編輯。
(4)圖紙設計狀態包括草圖設計、方案設計和施工設計,但不是每個工程都經過上述狀態。
(5)各個圖紙設計階段的歷史狀態、圖紙資料需要保存,以備檢索、分析。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是GIS基礎數據的重要來源,同時具備了工程項目信息的簡易管理功能。將工程設計管理工作規范化和日常化起來,有助于為GIS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也有助于對所有工程的全面管理。主要功能有工程信息的登記、修改和刪除,工作流程控制、審批管理,工程查詢統計等,其核心是基于工作流技術的流程控制。
為了完成基于CIM的配網工程設計,并實現數據的標準交換、SVG發布,本系統主要由以下4個模塊組成:
CAD設計界面:CAD設計界面主要是利用CAD系統對于圖形處理的速度精度等特點。系統的圖形界面采用在CAD系統上二次開發的配網工程設計界面。
數據庫:數據庫部分是整個系統的數據存儲和交換中心,系統中配網模型依照CIM標準模型建立,同時為了實現配網設備在圖形系統中的統一表現,本系統中具有基于CAD的配網圖元編輯器,圖元編輯器統一管理系統中電氣設備的圖形表現形式。
標準接口:數據交換接口是實現本系統與其他系統采用CIM標準進行數據交互的具體體現,其他系統與本系統的數據交互采用標準的數據庫連接方式,數據接口規范采用CIM標準。
SVG圖形發布系統:本系統中存有配網設計的基本數據和圖形,為了實現數據最大范圍內脫離專用應用軟件的共享,本系統具有配網圖形的SVG發布功能。
可靠性原則:系統能夠穩定運行,關鍵設備能夠保證24h連續不間斷工作,能準確、及時、可靠地發送和接收數據。主站系統應該具有很強的并行處理能力和容錯能力。
安全性原則:系統具有非常嚴密的安全保護機制。
開放性原則:系統應基于開放式體系結構的設計和開發標準,可以與其他系統進行集成。應用開放的通信協議,主要終端可以適應不同供應商的標準協議。
方便性原則:系統用戶友好的操作界面,操作方便、靈活。
一個XML文件存在單向和雙向連接的問題。從理論上講,只要有一個單向連接就可以代表完整的XML語義,但如果使用雙向連接,可以增加XML文件的可讀性。所以在這個項目中,希望能實現雙向關聯。
CIM字符版本主要有兩種:一種是 UTF-8,一種是GB2312。一般來說在國內最好使用GB2312。
CIM中是能夠擴展的,擴展的部分一定是在自己的名稱空間中,可以有幾個不同的名稱空間存在一個XML文件。
拆分模型主要用于傳輸兩個網格模型,或一些計算只需要使用一個特定的區域,有必要拆分整個網格模型。在一個大型的配網模型中,要拿出所有超過220kV電壓水平的數據,這就是一個數據模型的拆合問題。拆分和合并配網數據模型是很有意義的。
增補模型主要用于靜態網格模型交換(不包括測量)時,假設SCADA內部和中心庫的模型為B1和B2,B1和B2最初是一樣的。在B1改變時,傳統的方法是將B1全部發送給B2,但這種模型會非常大,全部發送是很浪費時間的,而且XML文檔的驗證需要很長時間,有時還需要人工干預。所以這時候如果能夠只發送改變的部分,那么將會非常有效。
本文旨在解決當前低壓配網管理中的問題,適應當前形勢發展,通過提出基于CIM標準的配網工程CAD系統,實現一體化的低壓配網管理,深化DMS的推廣應用,對住宅小區配網工程從設計到竣工進行集中統一管理,運用專業設計軟件規范和標準化工程圖紙設計,縮短出圖周期,提高信息共享性,允許把竣工圖數據直接導入GIS中,視竣工圖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在GIS中經過簡單處理,即可集成用戶數據,并實現與中壓GIS拓撲連接,使以前紛繁復雜的低壓數據更新過程一步到位,在管理和技術實現上都做到了創新,在業界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1]費勇超,陳宇拓.基于ObjectARX的木線花紋三維建模[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2(8)
[2]張潔.基于AutoCAD圖形的三維地表地質建模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
[3]饒金通.古建筑的三維數字化建模與虛擬仿真技術研究[D].廈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