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顏紅/哈爾濱市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應該讓更多人受益
——如何擴展法律援助范圍
何顏紅/哈爾濱市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制度,也稱法律救助,是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無償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一國的司法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既然是一種救濟制度,就一定不是針對所有人,而是有一定范圍的,通常應該包括事項范圍和對象范圍兩個方面。
事項范圍是指可以提供法律援助的業務領域,簡單說就是哪些事項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按是否進入訴訟程序來區分可以分為:訴訟程序中的法律援助和非訴訟程序中的法律援助。訴訟程序中的法律援助又可分為刑事訴訟法律援助、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和行政訴訟法律援助;非訴訟法律援助,指的是不需要司法機關的介入,在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即可解決的法律問題和法律困難,其形式有調解法律援助和咨詢法律援助等等。
對象范圍是指哪些人,符合什么條件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我國《刑事訴訟法》和《法律援助條例》對法律援助的對象范圍做了明確的規定,對于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均可由人民法院指定,由法律援助機構為其提供法律援助。除此以外,其他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公民或被告人也可提出申請。
我國《法律援助條例》已施行十一年,這十一年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基本完善的法律援助體系,法律援助法機構和法律援助律師也充分發揮了作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然而十年后我國的改革正處于體制轉軌、社會轉型期,影響治安秩序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頻現,社會需要法律援助為維護社會秩序、社會穩定再做貢獻。如果我們仍局限在《法律援助條例》所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內工作,則我們的工作無進展,法律援助事業也無發展。所以我們應該拓展我們的工作,擴大法律援助的范圍。當然法律援助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則,擴大法律援助的范圍必須遵守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則。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體系尚未成熟,法律援助的物質基礎薄弱。在我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偏低的情況下,依我國現有財力和物力來看,政府有限的財政投入相對于貧弱群體對法律援助的極大需求,尚且是杯水車薪。因此,讓所有的法人等其他組織得到相應的法律援助至少在目前是無法實現的,但有些特殊的法人等其他組織還是應當得到相應的法律援助的。
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我國法律援助對象以“公民”作為設限條件,則非自然人的法人及其他組織依照規定不在援助對象之列。我國許多省份的法律援助規范已將公益社會福利組織設定為援助對象,至于對社會福利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給予司法救助,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第三條第十三款明文確定的。而將特定的經濟困難的法人及其他組織設定為法律援助對象有助于穩定經濟秩序,化解社會矛盾,保障社會的穩定,這也為我們擴大法律援助的對象范圍提供了理論依據。在有條件的地區,基于公共利益的考慮,我們應該把涉及國計民生、國家利益、民眾利益的法人等其他組織納入法律援助的對象范圍,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條例》對法律援助事項的規定僅限于民事、行政、刑事訴訟案件,《條例》對刑事案件的規定即明確又具體,我們無需贅述。《條例》對民事、行政案件的規定只是: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等六種情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其實已經超出了這個范圍,但超出的范圍不是很大,在許多方面我們還是應該有可為的,就目前我國法律援助的狀況看,以下事項可以擴入我們的援助范圍:
(一)環境保護問題。環境保護涉及的范圍廣、綜合性強,它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還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一般來說,環境保護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解決各種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目前,有很多公益組織正在為更好的利用資源、掌握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計劃的保護環境作出努力,法律援助對這些組織也可以適當放寬援助標準,從而使那些可能或已經因環境污染問題而受到傷害的人們得到社會救助。
(二)產品質量問題。產品質量除了含有實物產品之外,還含有無形產品質量,即服務產品質量。由于產品質量發生的侵權事件時有發生,而因為產品質量,對一些企業造成了致命的沖擊,每個企業背后都有員工,企業破產或停業,造成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因此,這類企業,也可適當納入法律援助范圍。
(三)群體性事件問題。群體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會矛盾引發,特定群體或不特定多數人聚合臨時形成的偶合群體,以人民內部矛盾的形式,通過沒有合法依據的規模性聚集、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群體活動、發生多數人語言行為或肢體行為上的沖突等群體行為的方式,或表達訴求和主張,或直接爭取和維護自身利益,或發泄不滿、制造影響,因而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各種事件。為維護社會穩定,發揮社會救助的作用,對這類案件也應納入法律援助范圍。
法律援助的范圍是在不斷擴大的,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研究的。隨著我國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法律援助領域,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勢必會成為法律援助的受援對象,更多的事務將擴進法律援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