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玲/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伊春分行
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王嘉玲/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伊春分行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衣、食、住、行都向著越來越精致、舒適、方便的發展。而這一切賴以蓬勃發展的根基還在于經濟,經濟活動參與的主體就是大大小小的企業和工廠。作為世界大工廠的中國,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發展和壯大,是目前擺在我國企業面前的一個難題。如何在輸出服務的同時執行它們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這一切都要求企業有極高的管理經營水平。
經營管理;現狀;發展方向
市場需求多變,產品交貨周期越來越短,并且要求準時供貨。同時在面對客戶的高質量要求和資金成本之間的矛盾時,如何巧妙的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滿足高質量、低價格、高技術、多樣化、客戶化產品的同時,那些向跨國集團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它們也要求中國企業加入它們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一切都對企業的管理經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就中國企業管理經營的現狀,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闡述自己的觀點。
1.企業文化觀念淡薄,決策程序不科學。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軟實力的最佳體現。一個具有良好企業文化范圍的企業必然可以在競爭中取得明顯優勢。雖然企業文化已經推行倡導多年,但實際上來說并未引起多少的重視。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企業的決策權和發展方向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并不能發揮出集體的力量。關乎企業命運的決策通常都是采取領導拍板式權威決策,企業員工僅處于附屬地位。他們僅是盲目的服從上邊的安排,也就無法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去。
2.管理因素。說到底企業的經營管理核心還在于管理者的決策力。管理者存在問題,難免會對企業的管理運行存在影響。具體的表現為:居上位的管理者如果不主動的話,就會對公司整體造成一種松懈的氛圍,就會使企業缺乏進取力和拼搏精神;企業內部的管理不夠科學,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同樣企業內部管理不力會使企業員工效率無法提升,從而浪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也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的管理不能走上正軌。
3.人力資源管理混亂,缺乏有效的監督。近年來,不少企業都存在整體員工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嚴重老化,許多企業的工作人員技能單一,而凈人力資源流動率中,藍領員工的流動率很小,相比之下,白領員工的流動率卻較大,表現出其人事管理的不穩定,以及勞資關系方面存在的較嚴重的問題,導致企業生產效率低下,人才嚴重流失。
企業經營是指以企業為載體或經濟組織的物質資料經營,是指企業經營者為了獲得最大的物質利益而運用經濟權力用最少的物質消耗創造出盡可能多的能夠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產品的經濟活動。換句話來說就是企業以盈利為目的所組織進行的一切生產銷售活動。企業經營是企業的最主要的業務,也是企業這種組織存在的最主要的目的。但由于目前我國企業的發展并不均衡,也導致了在企業的經營中存在許多問題。
1.行業規劃不合理,缺乏長遠目標。有句話老話說“同行是冤家”,的確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同行因為產品還是經營模式都基本差不多,而市場的份額必定是此消彼長的,所以彼此之間的競爭無疑是十分激烈的。但從長遠來看,恰是這種危機意識促使彼此之間努力的在提高自己的業務和經營水平。這種良好的競爭必然會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但有些地方對整個行業之間的規劃不合理,對整個行業的規劃并不是由專業人士制定的而是由政府主管部門統一制定,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定位不準確的問題。而由于行業之間沒有合理的信息溝通,導致在經營時整個行業會不停的重復之前的錯誤。對整個行業的資源配置不合理,缺乏長遠的目標。
2.對自身經營定位不準確,經營方式不正確。行業之間有競爭,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更甚。而從根本上來說,企業最終的盈虧如何還依賴于企業自身的經營力。但在現實中,不少中小企業甚至某些大型企業存在對于自身經營活動定位不準確的問題。比如不少公司為了打壓競爭對手而采取低價拋售的手段,這樣一來不僅會帶動整個行業的低價風潮,如果持續時間長久的話會影響企業的盈利水平;不少企業經營范圍很廣,總是在不斷更新變化自己的產品,盲目的進軍并不是自己擅長的行業最后導致慘淡收場。也有不少企業經營手段單一,僅局限于某幾個固定的場所而流失了很多客源。
3.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企業經營針對的就是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服務暫且不論,提供的產品如果不能吸引客源,即使再善于經營也無濟于事。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產品制造中心,但這種低級的制造業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的收益。歸根結底的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掌握核心的高科技技術,也就缺乏在這個知識技術占主導的經濟世界中占得較多的比例。導致我國只能掙一些依靠勞動力的基數的外匯。也就導致我國的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無法爭得一席之地。
1.管理思想現代化。社會和科學技術總是不斷發展的,適應知識經濟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斷涌現:敏捷制造、虛擬制造、精益生產、客戶關系管理、供應商關系管理、大規模定制、基于約束理論的先進計劃和排產(APS)、電子商務、商業智能、基于平衡記分卡的企業績效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必須不斷增加這些新思想、新方法以適應企業的管理變革和發展的要求。
2.企業管理經營信息化。現代社會的發展賴以依靠的就是科技的不斷進步,尤其是近些年來,無論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工作都得益于科技帶來的便利。現代社會實際上就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企業的經營管理也必然會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信息化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的快傳遞和共享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和管理透明公開化。因此,利用信息技術和管理變革實現企業的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將成為我國企業加入全球經濟一體化行列的基礎。
3.提高經營管理創新能力,擴大企業競爭優勢。企業應大力推行經營管理的創新。改變以往的陳舊觀念,提倡創新思維,以新的思想經營管理企業。不在局限于現有的經營管理,讓企業員工盡可能多的參與到企業日常管理,積極接受新思潮和新的科技,建立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管理經營模式。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相當于我國進入了一個國際化的大市場,使我國的企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同時也給我國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生存壓力。有利于我國的企業更好的接觸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企業的經營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和生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管理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企業的經營決定著企業的盈虧狀況。本研究針對目前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和日后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筆者的看法,希望對同行有所借鑒。
[1]李雪銀.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J].世界有色金屬,2002(12).
[2]任京麗.國有企業管理現狀及模式發展方向探討[J].國企改革.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