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敏/遼西技師學院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如何加強內部控制
祁曉敏/遼西技師學院
繼2013年1月1日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實行后,財政部又于2014年1月1日起實施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這些制度、規范在完善健全事業單位財務體系的同時,也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就此形勢下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提出幾點解決辦法。
會計制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中的核心內容,它關系到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關系到會計信息的正確及時,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整個單位的穩定運行。但許多事業單位在這方面的工作存在著不足之處,尤其是新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實行后,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更亟待加強。本文就我國事業單位在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水平,強化經濟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為目的,就事業單位如何在新會計制度下加強內部控制工作提出幾點看法和意見。
(一)會計控制規范流于形式,內部管理粗放
在2014年1月1日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前,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沒有專門針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性文件。這導致許多事業單位以一般財經法規甚至工作經驗來代替內部控制制度,或者照搬其他單位內控制度,造成各單位財務內控工作的標準不一致,實用性差,沒有起到堵塞漏洞、防范資產風險的作用。同時,內部管理比較粗放,業務流程設置不盡合理,只要領導簽字就可報銷,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許多事項運作與財務管理僅憑經驗和慣例,沒有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規范,更缺乏系統、完整、規范、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二)內部控制組織結構不合理,獨立性差
在實際的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大多事業單位管理的組織結構不合理,監管部門的獨立性差:管理部門和監管部門是從屬關系,而不是并列關系,使得在實際財務部門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監管部門權威性和獨立性不夠,無法起到監督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的作用。極易造成貪污受賄、挪用公款、違規操作等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會計內部控制的監管部門形同虛設。
據2011年5月26日的正義重慶網報道,近年來,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出納員貪污(侵占)、挪用公款犯罪尤為突出,小小出納員侵吞巨額資金的案例屢見報端,且出納員多與會計員、單位領導共同作案,造成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據調查,三峽庫區某檢察院2005年以來,共查處財務人員犯罪26人,其中出納員14人,財務人員占查處犯罪總人數的20.63%,而出納員竟占財務人員犯罪人數的53.85%。這些數據足以說明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問題多多。
(三)缺乏完善的財產保護控制,資產流失嚴重
原有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對于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都不計提折舊,基建賬數據不并入會計“大賬”單獨反映,捐贈劃撥資產不入賬、財政投入資金核算不清晰,這些規定直接導致事業單位資產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不同步,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不能實現。同時,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對資產的使用過程也缺乏相關的內部控制,固定資產流失嚴重。
(四)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人員的職業技能缺失,職業態度不夠
很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內控人員對當下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核算中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了解認識不足,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實際的業務能力較低,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的非本專業人員,缺乏最基本的專業能力。正是因為缺乏專業的素養,使得這些人員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執行力差,在工作中缺乏及時、合理的分析、預測、控制能力,對領導惟命是從,對工作馬虎敷衍。
(一)建立健全各單位會計內部控制規范,加強內部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已經開始施行,這個規范詳細全面地構架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對各事業單位都有很好的現實指導意義。事業單位應該以此為藍本,結合單位實際情況,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建立健全其會計內部控制規范。只有具體、明確、行之有效的規范,才能保證業務流程可控,問題可防。同時,內部管理也要跟上來,單位負責人應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負責,最高管理層對制度足夠重視有積極性,是內部管理卓有效率的重要前提。在具體的日常工作中,要做到:
1.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合理設置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明確劃分職責權限,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2.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和事項的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關責任,建立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和會簽制度。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辦理業務;3.歸口管理。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采取成立聯合工作小組并確定牽頭部門或牽頭人員等方式,對有關經濟活動實行統一管理。
(二)完善會計內部控制的組織結構,確保獨立性
要確保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就必須把其設置成單獨的直接對最高管理層負責的內部控制職能部門,能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強化內部監控。同時,應當充分發揮財會、內部審計、紀檢監察、政府采購、基建、資產管理等部門或崗位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只有這樣,才使財務信息在單位內部的傳遞及時、準確、真實、有效。
(三)建立資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機制,完善賬務處理,確保資產安全、完整
各事業單位應當合理設置崗位,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對資產進行分類管理,采取資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等措施,確保資產安全和有效使用;還應當建立健全貨幣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合理設置崗位,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全過程,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確保資產安全完整。并按照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要求,對符合規定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準確計量、及時入賬,合理計提折舊和攤銷;將基建賬相關數據定期并入單位會計“大賬”;加強財政投入資金的核算,按規定在“事業支出”科目下單獨對財政補助支出進行明細核算,對于財政補助收入、支出情況以及財政補助結轉和結余的形成過程進行清晰的賬務處理流程。
(四)加強會計內部控制人員業務素質培養和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內部控制人員是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主體,其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內部控制工作的成敗。因此,著手改善目前事業單位的很多財務內控人員專業素質低、職業能力差、職業道德水平低下的情況,就成了當務之急。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保證其有必要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可以勝任工作要求;2.通過定期的、專業的職業培訓,提高內控人員對當今事業單位財務內控領域內的新知識、新業務、新方法的認識、了解和掌握,使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3.實行定期的崗位輪換制度,使相關工作人員有新鮮感,消除厭煩情緒;同時還可以提高競爭意識,激發出其潛力和積極性;在制度上保證內控人員不斷學習新知識以適應新崗位的工作要求,提高其業務能力;4.不斷加強政治學習,使其充分認識到事業單位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我國的事業單位多為教科文衛,新聞出版、體育、環境監測、城市建設等方面的機構,這些單位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人員應該通過不斷的政治學習,充分認識到自己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對本職工作、對所在行業在國民心中形象的好壞都有著深遠影響,從而提升職業榮譽感,提高主觀能動性,端正工作態度。
總之,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直接決定著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不斷強化其內部控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新的會計制度下,我們應該開動腦筋,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積極構建和完善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并使其有效運行,促進事業單位在我國經濟的發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和諧、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1]《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2]《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
[3]《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探析》,苗萌,《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校報》,201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