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剛/開灤蔚州礦業公司單侯礦
談不在崗人員統籌外費用的管理方法
孫志剛/開灤蔚州礦業公司單侯礦
開灤集團公司隨著不在崗人員逐年增加,其費用所占比重在不斷加大。因此,采取切實措施控制不在崗人員各類費用支出,顯得尤為重要。
(一)管理機構設置不利于建立集中管理工作機制
社區在機構設置時考慮到離退休人員及家屬已經習慣于就近辦理各種手續這一實際情況,也出于合理安置在崗人員的考慮,分散辦理不在崗人員統籌外費用資金審批、支付業務。這在當時解決了集中管控與地域分散的矛盾,為實現社區平穩交接、平穩過渡,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精細化管理程度的提高,特別是減人提效的需要,分散管理,各自為政的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提質降本增效”的需要。
(二)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經濟負擔較重
由于煤炭生產企業危險性,發生因公死亡或傷殘事故較多,當時在處理工亡、工傷事故時,考慮到工亡遺屬和工傷職工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工傷保險統籌政策以外的待遇,如增加護理費、住房分配、困難補助及其他物質等待遇。大多數做法一直延續,給后續接管的單位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三)墊付工傷門診醫藥費得不到補償
按照河北省工傷保險政策,工傷職工舊傷復發門診就醫費用,規定由企業先行墊付,然后需要定期去省工傷保險管理中心審批,由省工傷保險金統籌。如果門診用藥不符合治傷用藥目錄要求,或是醫囑、病例、處方、發票等環節不符省工傷保險管理中心審批要求,將不予審批,企業墊付的門診藥費就得不到補償,無端增加企業傷工醫藥費負擔。
(四)解放前老工人超補貼報銷醫藥費負擔過重
按照醫療保險政策,解放前老工人的醫藥費在統籌支付其醫療保險費后,對于個人負擔部分超過補貼額后由企業對其在進行報銷,而且報銷費用沒有規定上限,這就加重了企業費用負擔。
今年以來,面對巨大的經濟指標壓力和不在崗人員管理的實際狀況,我們解放思想,打破“統籌外費用是人頭費”的傳統觀念,采取各種精細化管理措施,通過預算控制與加強管理相結合的做法,在降低統籌外費用方面打開突破口,實現提質降本增效目標。
(一)整合管理機構,精簡管理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加強不在崗人員集中統一管理,將離退休管理一、二、三科合并組建為一個離退休管理科;將原分散在三個離退科管理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管理職能獨立出來,組建社會保險管理科。
(二)完善管理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基礎工作
管理機構變動后,首先明確了對不在崗人員費用管理單位的職責范圍,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健全和完善了各項費用管理業務流程。特別是加強管理的基礎工作,對不在崗人員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建立了不在崗人員信息庫,為科學發展,合理控制統籌外費用奠定了基礎。
(三)加大不在崗人員生存狀況核實力度,防止虛報冒領養老金
離退休職工死亡后,若其家屬不及時辦理死亡登記等業務手續,會造成繼續發放養老金、醫藥費補貼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單位采取如下措施,避免發生損失。
1.嚴格進行不在崗人員生存狀況核實。
(1)加強核實的力度,由原來每年8月份核實一次改為每年2月、8月兩次。
(2)對重點人員的核實,凡是發生冒領情況的大多是居住外地和農村的,地處偏僻、信息閉塞、法律觀念淡薄,所以重點加強了對這些人的管理。
(3)特別關注患危重病人員,利用離退休活動站通過打電話問候、走訪慰問等方式掌握他們的生存狀況。
2.對不按規定來核實,也不能通過其他途徑確定其生存狀況的,堅決停發養老金。
3.采取多手段挽回損失。通過生存狀況核實,確認已經發生虛支冒領現象的及時通知社保等相關部門,在其支領喪葬費、撫恤金、醫保清戶等款項時扣回;對已經發生冒領,并且不能扣回部分,對其家屬進行說服教育,講明此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促其主動補交差額款;損失數額較大時,通過法律訴訟程序解決。
(四)嚴格控制不在崗人員生活困難補助
企業為不在崗人員發放生活困難補助,體現了企業對不在崗人員的關懷,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把錢真正用在生活困難的群體,防止濫發補助現象的發生。
1.明確責任部門業務范圍和職權責任。離退休管理科負責對各類不在崗人員困難補助管理,主管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學習貫徹政策規定,掌握各類補助標準,了解需要長期困難補助的特困戶、一般困難戶家庭底數和臨時需要救濟戶的情況。做到確實生活困難該補助的不漏掉一人,不該補助的講明政策規定,把企業的關懷送到困難職工家中。
2.特困戶和一般困難和暫時困難戶區別對待。對于長期需要困難補助的特困戶定額補助,不得擅自提高標準。一般困難和暫時困難戶,必須由本人提出書面困難補助申請,詳細說明家庭人員、收入、造成暫時生活困難的原因,經過業務人員進行家訪核實,填寫《職工困難補助申請表》,報離退科科務會審批。
3.離退科初審。每月底前離退科專門召開審批困難補助的科務會,審議申請補助是否符合補助條件,拿出初步補助標準建議,并納入月份資金預算。
4.社區工會專門會議審定。社區工會根據各單位上報職工困難補助情況,每月初5日前召開專門社區工會生活委員會,對各單位上報職工困難補助情況進行審核確定。
5.依據社區工會生活委員會審定的補助對象及補助標準,編制《職工困難補助匯總明細表》,填制統一的支款單,一并送交社區財務部,由社區財務部以打工資卡的方式支付。
(五)加強解放前老工人超補貼醫藥費管理和控制
按照醫療保險政策,解放前老工人的醫療保險待遇與退休職工待遇相同,所發生醫藥費用統籌支付與個人自負按比例分擔。但開灤本著不降低解放前老工人醫療保險待遇的原則,在統籌支付其醫療保險費后由企業對其個人負擔部分進行再報銷,而且報銷費用沒有規定上限。隨著這部分群體年齡增大,醫藥費用逐年上升。本單位采取三項措施控制醫藥費用:
1.年初延遲報銷時間。每年年初規定4月份開始收取老工人醫藥費單據,這樣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年初老工人要自負醫藥費超過3000才允許報銷;二是對不是確須用藥的老工人起到些約束作用,避免發生亂買藥現象。同時特別關注為危重病人,發生經濟困難的及時按照政策給予報銷。
2.與醫院協調溝通,督促其合理開藥。醫什么病開什么藥,開多少藥是醫生的職責,社保科若發現有不合理用藥現象時主動與醫院溝通,盡最大努力協調,使其因病施治,合理開藥。
3.協調辦理慢性病門診。有些老工人所患病種屬于慢性病范疇,我們主動做老工人的思想工作,勸解、協助他們辦理慢性病證。實踐證明,走慢性病報銷一部分醫藥費,是緩解超補貼醫藥費壓力的重要途徑。
今年以來,我們在不在崗人員統籌外費用的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比較成功做法,達到了合理控制統籌外費用的目的。但是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矛盾、新的問題會不斷出現,況且現在還有未解難題,因此必須加強相關政策學習,豐富管理知識,同時還要解放思想,認真研究新問題、難題的解決方法,積極探索解決問題新途徑,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