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黑龍江電視臺
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管理和完善
韓雪/黑龍江電視臺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由于引入較晚,而且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步伐明顯滯后于企業會計改革和市場經濟改革,所以在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上都存在著較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在當前公共財政框架的逐步建立,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需要由原來的微觀管理、直接管理、單一管理開始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和多元化的管理轉變,職能也應向提供公共產品方向轉換,這就需要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需要在在政府管理和公共產品管理中充分的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快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一)缺乏統一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一直沒有統一的會計準則規范,雖然其由財政部作為其主管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事務的官方機構,但其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進行規范所采取的卻是制度,而不是準則。由于制度規范需要將所有會計事項都進行規定,而一旦某一個方面不能使用,則整個制度則會廢止,制度規范缺乏靈活性。特別是在當前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制度規范無法與環境變化更好的適應,相對于準則規范可以對某個特定會計事項進行規定,可以隨時制定隨時發布相比,制度規范存在著較大的缺陷。
(二)收付實現制的不適應性
長期以來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一直采用收付實現制來進行預算會計核算,這樣不僅核算程序較為簡便,而且對預算撥款和預算支出的進度也更便于進行安排,可以對預算收支的結果進行如實的反映。但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收付實現制的不適用性也越發明顯的體現出來。
首先,無法全面的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進行反映。采用收付實現制進行核算時,對于非現金交易事項對政府資產和負債的影響不進行記錄,這樣就無法區分出資本性支出和經常性支出,而且在收入支出核算中對于非現金交易不進行記錄,無法完整的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收支結余表,不能對財務狀況和績效進行全面的揭示,無法及時將一些對決策有重要影響的信息提供了信息使用者。
另外,在收付實現制下,無法更好的提高效率及績效考核。收付實現制下只有在款項實際支付時才能進行支出的確認,這樣對于支出已發生但款項還沒有進行支付的費用項目則不能將其認定為當期支出,這就必然導致單位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對于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成本耗費與效率水平也不能真實、準確的反映出來。
(三)財務報告內容分散且不完整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還沒有一份能夠對其財務受托責任進行全面、集中和完整的進行反映的政府財務報告。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報告在內容上較為分散,而且所披露的內容過于簡單,不夠完整。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內容比較分散。
目前我國財政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都具有一套與自己單位相適應的財務會計報表,而且各會計報表自成體系,而且分別進行編制,這樣就沒有一套能夠完整、集中的對各級政府的資金、負債和凈資產進行全面反映的合并會計報表,導致使用者無法依據會計報表來對政府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全面的考核和評價。
其次,單位財務報告的內容不夠完整,披露的信息過于簡單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報告僅僅是對預算收支執行情況進行反應,不能全面的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進行充分反映,在核算上對于資產產權、債權和債務缺乏核算可是只是粗略的進行核算,導致收支與預算項目缺乏合理的匹配,不能有效的對預算收支的執行結果進行反映。
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本框架中的會計目標、會計主體、核算基礎和財務報告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快的與國際慣例進行接軌,我國必須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本框架的一些內容進行改進。
(一)重新界定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適用范圍
我們應將我國預算會計體系準確界定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系,將行政事業單位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準確界定為公共會計體系,再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應建立起既符合本國國情又與國際慣例相協調的具體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以及公立且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會計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系,私立及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會計則應與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等共同構成一個與企業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相并列的非營利組織會計體系“,這樣既結合了我國目前事業單位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很好地解決了事業單位的歸屬問題,同時政府會計體系的建立也符合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
(二)積極向權責發生制過渡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中引入權責發生制,應該注意循序漸進“權責發生制的改革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在摸索中前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的權責發生制改革應當充分借鑒國際經驗,努力向國際慣例靠近,同時又必須符合我國的具體國情,與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財政管理水平、人員技術條件等相適應。在具體推進步驟上,近期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和財政管理改革的需要,針對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在部分項目上增加權責發生制的應用,擴大政府預算會計的核算內容;遠期來說,在經濟體制和財政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努力創造條件,推進預算會計制度向比較規范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轉換,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與國際慣例相一致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同時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實現權責發生制的全面應用。
(三)完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是一種全面、系統地反映政府財務狀況的核算方式,也是披露政府綜合信息的一種規范化途徑。為了適應財政體制的改革、滿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建立更加全面與國際接軌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制度將是大勢所趨。相對于企業而言,行政事業單位的受托責任具有廣泛性,不僅要從財務的、經濟的或定量的角度來評價、衡量,還必須從非財務的、非經濟的和非定量的角度來評價、衡量,因而政府財務報告具有高度綜合性的特點。然而我國現行的政府財務報告,不僅范圍狹窄而且內容單調,在一定程度上充其量只能算是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這種報告形式已不能適應政府財務報告在內容上進行完善和充實的要求。因此,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為了滿足廣大信息使用者日益擴大的信息需求,充分揭示履行公共資金受托責任的情況,防止出現潛伏的財政危機,在現有內容的基礎上,應增加對相關內容的表內列報和表外披露。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更好的履行服務職能,則需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管理,滿足廣大信息使用者日益擴大的信息需求,降低財政危機的發生,積極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健康、有序的發展。
[1]沈子丞.關于企業工會會計檔案由行政代管的思考[J].中國工會財會.2010.04.
[2]劉波.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財務管理弊端[J].中國市場.2010.09.
[3]沈煜霆.完善會計核算方法提高事業單位經濟效益[J].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