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軍
企業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需要注意的問題
周柳軍
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2008~2012年,我國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由46.9億美元增長至336.4億美元,年均增幅超過60%,占全球市場份額由2008年的7.7%增長至2012年的27.7%,躍升為僅次子印度的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接包國。2013年1~8月,我國離岸外包執行額255.2億美元,同比增長36.4%。目前,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處于產業升級和服務業快速成長的轉型期,服務外包產業將繼續保持迅猛增長的態勢。在發展服務外包過程中,企業需重點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增強創新能力,穩步提高附加值。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的核心技術、集成服務、整體解決方案能力仍然欠缺,市場定價權不強,項目利潤率不高。外包產業年人均營業收入一直徘徊在2萬美元左右,印度為4萬~5萬美元,而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等美國企業則高達15萬~20萬美元。加大對創新技術的研發和投入應成為企業擴大利潤空間,穩步提高附加值的戰略重點。
2.重視中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提升管理水平。我國有豐富經驗的中高端人才積累不足,正成為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企業應重視引進和培育能夠管理大型技術團隊(例如2000人以上)的專業人才,金融、醫藥研發、工程設計等行業領軍人才以及熟悉國際商業規則和業務發展趨勢的市場營銷人才,全面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3.加強境外營銷渠道開拓,深入拓展國際市場。印度在全球70多個國家(地區)設立了560多個交付中心,僅在美國就有近2萬人的營銷及技術支援團隊。而我國境外交付中心不到30家,現場技術團隊不到2000人,尚未形成完善的營銷及交付網絡。企業應盡快建立全球營銷及交付網絡,追隨客戶,了解客戶,為客戶提供現場支援服務,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
4.加強知識產權和數據信息安全的保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日益贏得國際贊譽,但信息安全、數據隱私保護等方面法律體系仍未健全。企業應積極申請國際資質認證、完善內部信息安全制度、加強數據隱私保護,逐步打消發包企業的疑慮,爭取簽訂金額大的長期合同,推動業務快速發展。
(夏摘自《經濟》2013年第11期《發展服務貿易增強“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