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來
(東平縣人民醫院設備科,山東 泰安271500)
醫療設備是繼房產之后醫院的第二大固定資產,在使用中不能隨意而為,否則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從而影響專科發展和醫院的經濟社會效益。科學使用和全面維修、養護、管理醫療設備,成為醫院可持續發展中一項具有前瞻性的舉措。
(1)預防性特征:醫療設備從采購、使用、維護到報廢的過程,是其發揮作用和功效的過程。從醫院的管理體制來看,醫療設備的運行維護需要多個部門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但是從現實角度出發,各個部門的銜接不力致使彼此間的關系割裂開來,采購與使用脫軌,使用不當,不注意維修,養護方法不科學。最終,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種種問題。以預防性管理為特征,提前采取措施,科學養護和維修醫療設備,對于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具有積極的作用。(2)科學性特征:維修與養護的科學性是指修養計劃是基于醫療設備的不同類別來具體制定的。無論是診斷設備、治療設備還是輔助設備,在日常的維修和養護中,充分運用常規科學手段,則不僅可以使基礎保養做得面面俱到,還能夠使員工掌握其性能構造,從而緊隨儀器發展水平,提高設備使用完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更好地診治病人提供便利。(3)社會性特征:在社會化大生產環境之下,國內外醫療設備生產廠家及公司售后的聯合可以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影響。同時,隨著技術的日益精密化,聯合各大醫院之間的維修力量,也可以增強院方本單位的維修力量,從而依靠社會的力量保障醫療設備的維修工作。
現今醫療設備都是在使用中才發現故障的,對故障進行修理、恢復其功能,是設備維護環節經常做的工作。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會延誤患者治療時機,尤其是急診患者,最終不僅對醫院聲譽有影響,在社會上也會產生不良影響。現代醫療設備的維修,在基本的維修指導思想中,一直是事后維修占據主要地位,而設備的現代化進一步增加了維修的難度。醫療設備在現代診療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使用頻次過高,各種原因的故障層出不窮,設備的故障修理、功效恢復和性能維護等成為醫療設備管理中最經常性的工作。醫療設備高速發展,使得設備磨損、腐蝕、劣化也在進一步加快,日益凸顯的事后維修費用,維修管理理念的陳舊老化,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為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障設備在使用時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建立完善的維修保養制度,成為各大醫院醫療設備管理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提高設備完好率,保障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
將醫療設備作為固定資產對其管理加以完善,可為醫院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利于掌握主要的醫療診療信息資源。為優化醫院經費機構,提升醫療設備配置水平,因科學技術和時代更新發展而產生的設備投資,是保障設備最佳狀態,扭轉“重修輕養”管理觀點的鮮明體現。醫院綜合管理中,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是必須關注的大事,這對醫院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要發揮醫院全面管理的特色,必須合理配置、科學管理、高效應用醫療設備。對醫療設備從進入醫院到報廢淘汰可能包括的任何環節實施全面管理,以消除其間因不確定性因素造成的弊端和醫療設備效能的下降。
配置原則上,要貼近醫院功能,匹配工作量和專科發展優勢。從實際出發,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等效到醫院具體的成本效益中去,根據社會需要完善調配,同時與醫院人才培養充分結合起來。
在遵循上述配置原則的同時,還要在滿足醫療需求的條件下,確保設備在短期內不會被淘汰。立足院方經費,重點投入和使用科研儀器,提高設備科學使用率。對一些新設備和新儀器的推廣使用,要做好宣教活動,確保患者能配合檢查和治療。科學記錄和分析設備使用情況,建立儀器使用網絡檔案室,以便為科研和合理使用儀器做好理論指導和網絡見證,為醫療設備的數字化、電子化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的兼容提供充足的條件。
(1)醫療設備安裝前工作:醫療設備安裝調試過程中,必須由設備使用者、醫學工程技術人員配合參與,以便了解儀器正常運行環境和正確使用方法。對于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維護保養方法,要充分利用保修期內儀器設備出現故障由廠方工程師負責保修這一有利條件,多了解相關技術規程。(2)日常維修檢查:這是預防醫療設備故障的可行方略。根據儀器設備性能要求,定期維護保養,提前防范設備有可能出現的運行不良狀況。具體措施:定期潤滑,更換破損部件,檢查運行路徑是否合理,尤其是要檢查大型精密醫療設備的穩壓狀況和接地情況。醫療設備操作人員要每日例行檢查,將檢查結果詳盡記錄在冊并及時通報設備管理科室,預防設備運行不良延誤患者治療。(3)科學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的一種有效方法就是加強對醫療設備的科學管理。要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將維修工作視為一項大事去做,管理中不容忽視任何一個小問題。(4)實踐科研:醫療設備的維修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依靠實踐經驗和腦力記憶,不足以掌握先進的設備維修技術。在實踐中,詳盡記載設備運行技術參數,設立技術檔案,可以整體提高院方的維修技能。這一環節中必須重視醫療設備的大修,尤其是遭遇醫療設備大故障時,除了聯合臨床操作人員和維修技術人員對故障進行分析處理外,還要明確工作職責,對相關設備元器件進行安全檢測。維修后要做必要的計量檢測,以確保符合原來的技術標準。(5)維修制度: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轉變維修理念,推行維修體制的改革,可以更好地促進維修工作的健康發展。維修工作的開展遵循規章制度,更有利于實現科學化管理,從而提高維修工作的實際效果。(6)維修人員素質管理:院方維修機構的領導與管理,需要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優勢。領導小組要組織關于醫療設備科學使用的培訓,對維修機構工作規劃實施監督指導,最大限度地提高維修質量和速度,解決維修工作中的難題,延長醫療設備的使用壽命。引進大批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人員,不斷充實醫院的維修隊伍。(7)網絡化信息數據庫管理:建立以設備唯一標識條形碼識別系統為基礎的設備電子版檔案管理系統,全程管理和追溯設備使用情況,設立具體的設備效益評估算法,確定其具體思路。該數據庫系統涵蓋檔案管理系統、條形碼識別設備,可以顯示例次維修記錄、維修收費以及工程師工作成績和相關科室效能。
對醫療設備的科學使用,可以減少維修頻次。創新維修理念,預防為主,維修為輔,不僅可以為醫院節省維修成本,還可以凝聚部門力量,消除各自為戰、互不干涉的不良管理氛圍。發揮醫療設備的優勢,滿足臨床需求,離不開具體的維修措施。醫療設備應從日常維修做起,實施科學管理和養護,綜合提高維修人員素質,以一套科學化的管理和維修制度,推動醫療設備科研與臨床的同步化,最大限度地服務社會。
[1]武劍鋒.論醫療設備的科學使用與維修[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9(4)
[2]馬志剛,郭娟.加強對醫療設備使用和維修的主動性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