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甜
(廣東江門鶴山供電局,廣東 江門529700)
電能是國家重要能源之一,其生產、傳輸和使用都會涉及土地資源及水資源的消耗,這些能源的消耗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環境狀況。因此,通過減少電能損耗來減少各類資源能源的消耗,從而實現環境保護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面對嚴峻的電能使用形勢,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電力需求側管理,并逐漸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電力需求側管理的關鍵在于使用有效的激勵、經濟手段,影響并改變客戶(終端)用電方式,通過削峰填谷和節電等措施實現電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削減或延緩電力生產投入,從而利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本文擬對電力需求側管理作全面的研究分析,以期對電力需求側管理實踐有所助益。
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指在國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指引下,以政府為主導,采取適當的激勵和引導措施以及其他合理的方式,通過電力公司、能源服務中介組織、供應商以及用電客戶的共同努力,改進用電方式,提高終端用電能效,在實現同樣用電效果的同時,減少電能消耗和電量需求,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達到社會效益最優、各方獲利、能源成本最低而從事的各項管理活動。
電力需求側管理從來都不是以降低供電服務質量來抑制電能消費水平的,而是通過減少終端用電的消費,提供節約電能的資源來實現,這不僅是為了彌補電力供應缺口,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高效地利用能源,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電力在能源市場上的作用。這些作用主要包括:(1)電網企業通過實行需求側管理,降低了用電增長率,可以緩解或者避免新的電力投資建設,同時平抑了電價。(2)用電客戶采用先進設備的投資能在短期內從節省的電費總支出中收回,進而獲得長久的效益。(3)保護了環境。我們知道,電力生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顯著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尤其是用電效率,能夠明顯改變環境效益和提高人類健康水平。
2.3.1 提高終端用電效率
提高終端用電效率是指通過多種舉措鼓勵用戶使用高效電力設備替代低效電力設備以及改變電力使用方式,在實現同樣的用電目的的同時減少電能消耗和電量需求。提高終端用電效率是用戶通過采用高效設備和先進的節電技術來實現的,具體可以開展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1)使用高效照明設備。選擇高效照明設備替換傳統低效照明設備,采用先進控制技術以提高照明效率和質量。高效的照明燈具主要有緊湊型熒光燈、細管熒光燈、高壓鈉燈、半導體燈等。(2)改進電機體系。運用優質的電機取代普通電機是電機系統節電的重要方法。電機與其驅動設備高效地配合,一同運行在負載的高效狀態。此外,采用高效拖動機械以及各種調速技術均可實現電機系統的節電運行。(3)采用節能變壓器及其配電系統。新型S10系列干式變壓器、S11系列油浸式變壓器以及非晶合金變壓器是目前投入生產使用的節能變壓器。它們通過減少變電次數、降低變壓器損耗、合理布局配電線路和采用無功就地補償來實現節電目的。
2.3.2 加強負荷管理
負荷管理是指通過技術、經濟措施及適當的政府指導,激勵用戶調整負荷狀態,以降低電力峰荷需求或增加電力低谷需求,提高供電負荷率,從而提升電網的效益和供電可靠性。
負荷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削峰。它是指在電力系統高峰負荷時減少客戶用電需求。(2)填谷。它是指在電力系統低負荷時開啟系統空閑的發電容量,增加客戶用電需求。(3)移峰填谷。它是削峰和填谷的結合體,將電力系統高峰負荷的用電需求轉移到低谷負荷時段。
加強負荷管理,主要通過對電力用戶實行激勵電價的方式來實現。激勵電價是一種影響大、高敏感性、高效且易于操作的經濟激勵手段。一般而言,激勵電價主要存在以下幾種:(1)容量電價。又稱基本電價,它以客戶變壓器裝置容量或月最大負荷需量收取電費,適當提高容量電費在電費中的比例,可促進用電客戶加強負荷管理,優化負荷曲線,自覺控制高峰負荷需求。(2)峰谷電價。電力企業根據電力系統負荷特性確定月內或日內低谷、高峰和平時時段,在低谷時段、高峰時段及平時時段實行谷、峰、平3種差別電價。(3)分時電價。這是谷峰電價的細化,根據一日內時間點不同而電價也有所不同,它為用戶提供更仔細的用電時間安排。(4)季節電價。它是為改善電力系統季節性負荷的不平衡而使用的一種激勵電價,是指根據不同地區的用電特性,在一些季節適當提高電價,而在另外一些季節調低電價。(5)豐枯電價。它是在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實行的一種電價,在豐水期電價下浮,而在枯水期電價上調。它會吸引更多高耗能用戶坐落在水電站周圍,有利于充分利用干凈廉價的水力資源,降低電網的供電成本。
2.3.3 能源替代、余能回收和新能源發電
能源替代、余能回收和新能源發電也是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能源替代主要是指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下,如果用電客戶的設備采用其他能源比使用電力收益更好,則更換或購買采用其他能源的設備,這樣減少消耗的電力資源也可看作需求側管理的組成部分。余能回收是指用電客戶通過回收和利用余能,減少對電力系統的電力需求。新能源發電則是指電力客戶處于經濟、可靠且鑒于能源階梯和高效利用可再生資源的考量,采用各種新能源發電裝置,如熱電聯產、聯合循環發電、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等。
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目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這要求我們要大力提高用能用電效率,減少經濟增長對能源供應的依賴程度,充分挖掘需求側潛力,緩解能源嚴重短缺和環境日益惡化的雙重壓力,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筆者認為,完善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強化政府主導、政策指引、電網執行、社會中介和用電客戶積極參與實施的縱橫有機結合的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體系,落實辦事機構,克服觀念、機制等方面的障礙,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參與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積極性,鞏固和擴大實施成果。
加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建設,明確政府、電網企業、電力用戶、能源服務機構等各方的責、權、利,規范社會節能行為,鼓勵節約,約束浪費,保護環境。
加快這一專題的研究,盡快設立用于節電調荷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示范工程建設以及對參與錯峰避峰企業的補貼等方面的電力需求側管理專項資金,同時設立使各參與方都能從中受益的電價形成機制,通過電價杠桿調動其積極性,從而推動需求側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通過媒體對公眾進行電力需求側管理知識的宣傳,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培訓講座、專題研討,及時總結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經驗并交流推廣,強化公眾節能省電和錯峰避峰的自覺意識,使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成為人人參與的社會行為。
總之,電力需求側管理對我國現階段計劃用電、節約用電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該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全面推進并不斷完善需求側管理工作,以期對我國電力能源的合理運用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1]國家電網公司優質化營銷管理指導手冊編委會.國家電網公司優質化營銷管理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丁毓山.電力營銷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3]國家電網公司電力需求側管理指導中心.電力需求側管理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