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天 王玉嬌
(六盤水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系,貴州 六盤水553004)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也得到長足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也得到充分地運用,可以說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對現代教育來說是一種時尚。
任何事物的運用和發展都有個“度”,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不例外。 只有將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地運用,才能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取和保持,才能夠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構思和創意。但是有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追求“時髦”,不假思索地將多媒體課件搬到課堂上,結果出現了“畫虎類犬”的現象,筆者認為要想很好體現現代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效益,應注意在運用過程中解決好幾個誤區。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更好地營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情感,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質量,因此,很多教師一提講課,尤其是公開課,覺得非用多媒體課件不行,不運用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好像就講不出好課。 可以說現在形成了一種“言課必言多媒體課件”的現象,提倡使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是很正確的,但是,關鍵是什么樣的課堂運用較好,并非每節課都適合利用多媒體課件,也并不是每一節課都必須用多媒體課件。
有些理科的實驗課堂教學,我們的教師也紛紛用多媒體課件來代替實際實驗操作,以媒體的形式把實驗結果展示給了學生,好像是運用現代理念進行課堂教學法,但實質上仍是傳統的“填鴨式”講授教學法。有專家認為,任何形式的輔助教育活動,都比不上學生自己想象探究得來的效果好;任何輔助形式,在讓學生學習有進步的同時,都又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另外,由學生親自動手得出來的結果,要比教師給出的效果好得多。
多媒體課件之所以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主要方面是多媒體課中具有優美的文字、活靈活現的畫面,動聽的聲音,大容量的知識,能使教師輕松地授課,學生愉快地學習。 但運用多媒體如果只追求吸引學生眼球的一面,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很多教師熱衷于從網絡上下載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照搬多媒體課件教學,而不注重自己修正和開發,其結果無疑是“緣木求魚”,無益于教師的專業成長,更不能充實學生的學識。
誠然,我們并不反對運用拿來主義借鑒別人好的課件,但在運用他人的課件必須深入細致地進行甄別, 看課件是否與自己授課相適應,然后進行修正,修正好的課件一定要和教材內容密切聯系,和自己的課堂教學相適應,不可牽強附會。 另外,運用課件不能“千篇一律”,運用它要考慮它的創新改進。 不能只追求課件的“外在美”,忽視了重點、難點的解決,不光只要課件做漂亮,而且還應知道用課件解決了教學中的什么問題,輔助教學輔助在何處。 有些老師往往片面地把板書的一些內容轉移到課件中, 這樣無非是節省了課堂內板書的時間,并沒有產生好的教學效果。
現代教育理論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多媒體課件在課堂的廣泛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搭建了平臺,創設了為探求知識可參與的環境。 使傳授知識發展潛質與能力培養統一起來,但相當部分教師認為只要使用多媒體,教育手段,教育理念同步先進了。于是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育技術的外衣籠罩下,重操著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依然以講授為中心,學生仍然是被動的接受者;灌輸、注入式教學之風依然盛行。
現代教育信息理論認為,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媒體之間進行的信息交換與傳遞的過程,是共同組成一個相互關聯的系統。這就要求課件的設計制作者必須從全新的角度研究和探索課件的開發,通過富有創意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來襯托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空間。 但目前有不少教師制作的教學課件,就將整節課的教案都搬進課件,很少顧及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規律。學生只能跟著教師或課件的思路走,而沒有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和思考問題的時間;使新技術仍陷入傳統教學的模式中,使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作用和意義大打折扣。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需用時則用,不能一概都用。畢竟教師在應用課件方面主要是輔助教學,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要運用得當,掌握火候,比如作為課堂的引入,像數學課有些抽象的東西,可以用課件以動畫的形式演示出來, 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對內容的展開與講解有很大幫助。 還有物理課,有些抽象而又無法用實驗來演示的內容可以制作成課件的形式,這樣會更加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只是有一點要注意,切忌逢課必用多媒體課件,這樣會得不償失的。
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課件授課,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內容的把握,所以對多媒體課件應適時地加以創新改進,這就需要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制作和修正出更加優秀的課件,以提高上課質量,真正做到多媒體課件運用為課堂教學服務。
建構主義教學策略是目前最先進的教學策略,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建構知識的忠實支持者。教師的作用從傳統的傳遞知識的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成為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或合作者。 教師必須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可以通過實驗、獨立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來展開他們的學習。
教師要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應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為使學生的意義建構更為有效,教師應盡可能組織協作學習,展開討論和交流,并對協作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使之朝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方向發展。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手段的不斷現代化,制作和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運用并不是萬能的,在多媒體課件運用過程中,要求教師的主導性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應更多地注意在課堂教學中掌握“適時、適當、適度”的原則,正確選擇和恰當應用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必將以它獨特的魅力和作用為教學服務,真正發揮其的特殊功效,以全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1]韓怡.多媒體課件設計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2).
[2]劉育濤,安素平.多媒體課件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遠程教育,2004(13).
[3]黃秋生.談談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02(7).
[4]劉育濤,安素平.試論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作用[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