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俊
(湖北工程學院,湖北 孝感432000)
中小企業私募債是我國中小微企業在境內市場以非公開方式發行的, 發行利率不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3 倍, 期限在1 年(含)以上,對發行人沒有凈資產和盈利能力的門檻要求,完全市場化的公司債券。其屬于私募債的發行,不設行政許可。考慮的是發行前由承銷商將發行材料向證券交易所備案,備案是讓作為市場組織者的交易所知曉情況,便于統計檢測,同時備案材料可以作為法律證據,但這不意味著交易所對債券投資價值、信用風險等形成風險判斷和保證。
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投資者將實行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在風險控制措施方面,將采取嚴格的市場約束,同時,要求券商在承銷過程中進行核查,發行人按照發行契約進行信息披露,承擔相應的信息披露責任。 同時,投資方和融資方在契約上比較靈活,可以自主協商條款,參照海外的經驗,采取提取一定資金作為償債資金、限制分紅等條款。
司法解釋中唯一可借鑒的是人民銀行對民間信貸不超過同期貸款利率4 倍的規定。 在企業選擇上,試點時期證監會將在中小企業集中的浙江等省市展開試點,但企業選擇由券商來主導。 各券商對此態度均較為積極,希望將此作為新業務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債券承銷中選擇發行人是工作重心相比,受到投資人群體有限的影響,券商在開展中小企業私募債時,首要工作或是培養客戶資源。
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進行治理機制改革,建立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 當前中小企業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是建立適合自己發展階段的管理體制,創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要沖破傳統管理體制的束縛,合理實行分權。 隨著企業的發展,企業領導者無法處理企業所有事務,此時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合理分權,采用合適的管理模式對企業進行管理。 其次,企業應該建立標準的規章制度,可以有一定的彈性空間,但是一定要有章可循。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從而企業領導者能對企業內部實行更有效的控制,尤其在成本呈現上升趨勢的形勢下,創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擴大利潤空間,并且使企業經營處于一個良好的運行狀態,促使中小企業盡快成為適應市場激烈競爭和國際化經營需要的法人實體和競爭體。
1.3.1 技術開發
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基礎上,進行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及其推廣應用的創新活動。事實上,中小企業在技術開發上也有其自身優勢,比如接近市場、機制靈活,這就容易激發人的創造性。所以中小企業應盡量創造寬松的環境,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對于那些提出有益發明或新思路的職工實行重獎。 為此,可以在企業內部設計一個有效的技術開發激勵機制。 與此同時,為企業配備現代化的設備,為技術開發創造良好條件。 這樣可以緩解技術不足對企業發展的約束,也可使企業逐步成為技術開發、創新主體。
1.3.2 技術創新
中小企業的成長和壯大必須依靠不斷的技術創新,只有站在技術的前沿才能站在市場的前沿。中小企業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技術創新:首先自主創新,企業以自身的研究和開發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實現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自主創新要求企業有實力雄厚的科研機構和強大而領先的技術作為后盾,除少數中型企業有條件外,就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還只能走模仿創新和合作創新之路。 其次是模仿創新,企業在率先創新出來的新產品和采用新工藝的啟示下,通過合法手段,在領先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改善創新的形式。 這種模仿創新不能是原樣仿造,而是對原有技術的發展和完善。 因此模仿創新應做到高質量的仿制和模仿中再創新。 就我國中小企業來說,模仿創新是我國規模小、資金短缺的中小企業實施技術創新的有效選擇。 再次是合作創新,這是以企業為主體的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的合作創新形式。運用這種技術創新形式可以使沒有單獨創新條件的多家中小企業合作起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行資源和技術互補以達到縮短周期、降低創新風險、實現成果共享和共同發展的目標。
2.1.1 加強對中小企業出口的宏觀協調指導。圍繞中小企業的出口和國際化經營, 有針對性地實施產業和貿易政策。 將中小企業納入我國整個國際化戰略體系之中, 做好中小企業國際化戰略轉移。
2.1.2 繼續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精簡外貿審批及登記程序,使中小企業在出口貿易中節省時間和費用,更快更好地抓住商機。
2.1.3 為中小企業出口提供融資服務。 完善金融體制,建立促進中小企業出口的金融機構, 切實解決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中的融資問題;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作用, 對中小企業出口提供信用擔保;對辦理中小企業出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應給予政策上優惠和支持。
行業協會是同業競爭者的聯合組織,它以維護協會成員的利益并實現行業的整體利益最大化為價值理念,因此,行業協會可以較好地促進和維護自由、公平的競爭。行業協會要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督,實現行業調控,為促進中小企業出口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