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人民政府
嘉興:全面落實科技體制改革與發展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國家鼓勵企業創新的各項優惠政策,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拓展應用到中小企業購買技術和發明專利、企業在大學和科研機構設立實驗室等費用支出領域。二是保持科技經費穩定增長,重點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引進,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技術聯盟。大幅度提高民營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比例,支持企業“走出去”,通過獨資、合資、參股等形式建立海外研發機構和技術中心。三是大力推進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推動企業采取聯合出資、共同委托等方式進行合作研究開發。深入推進以“淘汰落后裝備、提升工藝水平、實現數字制造和綠色生產”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機器換人”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
今年,在積極推動建立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務、交流五位一體的網上技術市場體系的同時,將著手建設實體性科技大市場。加快市、縣(市、區)、鎮(街道)科技成果轉化“一站式”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推動三級科技市場逐步完善,為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搭建好平臺。
一是在嘉興科技城開展人才改革試驗區試點,重點在產學研合作、投融資、股權激勵、成果轉化、審批服務、職稱評定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二是突出國際與國內、人才與產業的融合,統籌推進重點人才工程建設,制定“一事一議”操作辦法。三是提升創新平臺集聚人才的功能。建立嘉興市“千人計劃”項目轉化中心。四是推進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專項金融支持政策,促進領軍人才項目產業化。五是執行柔性人才政策,實行“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鼓勵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間有序流動,支持科研人員辦企業。
經多年培育建設,嘉興科技城、浙江科技孵化城、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等園區型平臺成為引領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的主陣地。下一步將通過制訂產業規劃、拓展發展空間、完善服務功能、探索市、區共建機制,進一步整合科技資源,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騰籠換鳥”、“兩退兩進”步伐,大力實施“三大倍增”計劃,推動市鎮工業園、各級開發區等向高新區轉型發展,推動各級核心創新平臺和高新產業園區做大做強。
一是發揮嘉興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科技成果豐富的優勢,推動院地深度合作,積極推動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中國電科36所等瞄準市場、對接企業、聚焦產業,開展應用性的技術研發活動和成果轉化工作。二是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建立健全按產業發展、應用需求部署創新鏈的運行機制和導向,擴充“中科專項”資金規模,完善和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政策措施。三是建設科技大市場,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繼續開展“百場科技成果對接”活動,建立成果轉化的會商溝通、工作推進、示范引導、服務保障、政策支持機制。四是廣泛推進政、產、學、研、金、介、用“北斗七星理論”的實踐運用,促進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的緊密鏈接,加快“第一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一是突出企業主體導向,進一步突出科技資源配置重點,引導和支持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二是突出項目集成導向。集中資源支持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項目,發揮大項目的產業帶動和創新示范作用,提高科技項目顯示度。三是突出項目經費全程監管導向。建立健全科技項目受理、決策、執行、評價相對分開、互相監督的運行機制。實行科研經費使用、科技成果獎勵等信息公開制度,建設“陽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