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人民政府
衢州:構建創新驅動發展生態體系加快科技體制改革
把構建創新驅動生態體系作為今后要努力做好的“四件大事”之一,具體在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開展改革創新試點工作。一是市級改革試點。計劃借鑒北京中關村的經驗做法,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設立20~30億元的科技創新和產業投資基金,以省政府大力支持的重點企業研究院、青年科學家培養、創新團隊和創業團隊引進為支撐,有效整合人才、科技、金融、政策、服務、文化等創新“因子”,明確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生態體系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力爭成為我省欠發達地區加快科技體制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改革試點樣板。二是縣級改革試點。在市本級加快改革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各縣(市、區)因地制宜進行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江山市準備進行科技金融改革,開展實施風險基金池項目,拓寬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幫助解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根據科技創新“六個起來”的要求,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突出企業主體,激發市場活力,一是加快完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制。開展科技金融合作貸款試點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工作,通過銀行信貸、創業投資、科技擔保等多種方式,改善科技企業融資環境,形成銀行、擔保、財政等共同分擔企業融資風險的機制。二是激發企業技術創新積極性。全面落實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等國家鼓勵企業創新的各項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年研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比例達到2%及以上的企業給予同比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三是引導企業組建產業技術聯盟。加強對企業創新的有效服務,圍繞產業鏈建設創新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創新運營成本。四是發揮科技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整合科工會和網上技術市場等平臺功能,支持衢州各類企業主體、投資創業主體從網上技術市場購買、轉化科技成果,促進國內外科技成果到衢州交易轉化與產業化。
一是推進國家高新產業開發區及其孵化器建設。全力推動衢州國家級高新產業開發區建設。大力推進浙江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省級大學科技園、慧谷特色工業設計基地等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培育平臺建設。二是推進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學習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的經驗做法,積極培育市級重點企業研究院。引導支持企業集聚創新資源,加大科研條件和人才隊伍建設,建設一批重點企業研究院,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三是完善公共創新服務、檢驗檢測平臺功能。進一步發揮氟硅新材料、空氣動力裝備、特種紙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完善科技文獻、大型科學儀器、科技信息等公共平臺的共建共享臺功能。四是深化市校合作和國際合作。充分發揮浙江中俄科技園的輻射帶動作用,深化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等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引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引進國外高新技術項目、高新技術成果,拓展與歐盟、美國、俄羅斯等國的科技項目合作。五是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創建工作。實行“市縣聯動、共同創建”(縣級創建省級知識產權示范縣、鄉鎮創建市級知識產權示范鄉鎮)的原則,合力推進試點工作開展。推動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加大知識產權投入,提高運用知識產權能力。
一是建立科技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根據新時期科技體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以分管市長為組長的科技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解決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中的難點問題。二是加強人才引進機制建設。全面實施“人才新政30條”;建設衢州“千人計劃”創業園;加強院士專家工作站、重點創新團隊和專家工作站的建設。通過創業園、基地等各種人才平臺載體,吸引人才獻身實踐,通過技術入股、專利質押等政策扶持,構建科技人才創業創新的良好環境。三是完善科技資源監管機制。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原則上,建立按責任合同評價、全過程評價、政產學研合作創新的信用評價、違約制約的監管機制,建立項目績效評估、動態調整和終止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