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穎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滁州 239000)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模式研究
胡穎穎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滁州 239000)
建設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為開展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條件,為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提供平臺,保證實踐教學順利開展和規范運作,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增強教學的效果。本文從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要意義出發,探討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的模式,以期為提升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略盡綿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引導和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加強實踐教學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思想政治理論,驗證思想政治理論,真正將理論知識入腦入心,做到真學真懂真用的關鍵。建設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為開展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條件,為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提供平臺,保證實踐教學順利開展和規范運作,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增強教學的效果。
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學生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以及較高的綜合素養、職業道德素質。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幫助學生運用科學的觀點及方法認識并分析社會及人生,幫助高職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由于這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傳統課堂模式下教師更注重理論說教,學生也成了努力背誦知識和理論論證的記憶工具,這對學生思想上的個性化發展極其不利,而理論說教式的教學模式也導致了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社會適應性較差等問題的出現。較之理論說教式的課堂教學,在校外實踐基地引領高職學生進行現場參與、實景參觀、實地調研、相互探討等課外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活動,不但極大地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其更具直觀性和時效性的特點也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得以有效延展。高職學生在校外實踐基地中參與實踐學習,能從中獲取生動豐富的社會素材,也會第一時間去關注具體的社會熱點問題,增強了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現實感,能加深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彰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學生在校外實踐基地能置身相關社會情境之中,在親身感受并體驗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增強了其社會責任感,學生獨立自主地參與活動,其獨立思考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得以鍛煉和提高。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可以說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需要,是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高職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關鍵。
結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辦學特色及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模式。
(一)學習認知型實踐基地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校外學習認知型實踐基地建設主要是高職院校與校外的紀念館、博物館、革命圣地、法院、監獄、企業、科技園等地密切合作,結成校外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歷史與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道德與法制實踐基地、改革性企業基地等學習認知型實踐基地,并定期組織高職學生去參觀、學習和認知。在參觀學習紀念館、博物館、革命圣地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歷史與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懷,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及思想品質。在參觀法院、監獄這些道德與法制實踐基地的過程中,學生旁聽案件的審理全過程,現場接受法治教育,聽取服刑人員的的現身說法與懺悔,直觀地認識到違法犯罪道路的成因、危害及后果,真切地體會到監獄高墻生活與現實的反差,切身感受到犯罪的恥辱、法律的神圣和自由的寶貴,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提升了自身的思想認識。在參觀以企業、科技園為主的改革性企業的過程中,學生對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攻關歷程及企業的發展戰略有了詳細地了解及認知,深切感受到企業科學發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認識到思想解放帶動觀念的更新,改革創新精神對企業乃至整個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認識到企業要做強做大,必須不斷改革舊的體制,革新技術,學會將先進的理論和生動的實踐相互聯系思考,充分認識到國家的要更強更大,也需要不斷更新觀念,深化改革。學習認知型實踐基地主要是以學生參觀學習為主,校方通過與相關單位聯系合作,將這些單位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豐富了思政理論實踐教學的素材,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從校園課堂延伸到社會大課堂,更具時效性和針對性,還能實現資源共享,有效節省了經費,避免人力的重復建設,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內容。
(二)項目滾動型實踐基地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本質特征是內化于素質,外化于行動,落實于實踐,因此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活動應形成規范化、科學化、長效的機制,從而不斷提升高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完善學生的人格。建設校外項目滾動型實踐基地,以合作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或項目)為中心,以項目為載體,以教育理想信念、塑造公民品格、培育職業素養作為目標,不斷延伸構建相關的項目群,學院結合實際情況給出項目,學生則以個人或團隊形式申報項目,并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實踐活動,不但有效規范了思想政治實踐活動的運行機制、保障機制以及評價機制,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及能力。由于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涉及面較廣,且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也需要學校、社會相關部門的重視、合作,因此需要確立系統化、制度化的保障體系,學校各部門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有目標、有計劃地開展校外時間內活動,實踐過程中加強指導、調查和研究,實踐結束后系統進行考核與評價,構建一個科學完整且切實可行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校外實踐體系。可以開展的實踐項目包括生產勞動、頂崗支教、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社會調查等,建立社會服務基地、勞動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生產勞動,同時與農村建設發展地方合作,組織學生深入農村進行生產勞動,切身體會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領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開展“三下鄉”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接受鍛煉,增長才干,鼓勵高職學生深入地方各縣市區的中小學校實習支教,與鄉村學校的留守兒童通信對接,深入到當地社區的空巢老人家中開展關愛活動,深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提升其職業素養。此外,項目滾動型實踐基地模式還需以健全公平合理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和健全客觀公正的學生實踐評價機制為依托,從而對實踐的積極意義、效果、對學生參與項目實踐的意義、效果進行客觀性的評價,提升實踐的效果。
總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有效促進了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相互融合,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與感染力,思想政治教學真正實現了理論聯系實際,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真正深入人心,學生真正實現真學真懂真用。
[1]何新民.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9,05.
[2]杜世祿.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7.
[3]崔華前.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路徑[J].高校理論戰線,2008.
[4]孫英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C].遼寧省教育廳論文評選,2009.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u Ying-ying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Construction of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 provides a powerful hardware conditions, provide platform for political theory class teaching practice, ensure that the practice teaching smoothly and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practice teaching and influence,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This article from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patterns of the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order to improve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eff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f-campus practice base
G641
A
1000-9795(2014)09-00099-02
[責任編輯:鮑 雨]
胡穎穎(1977-),女,安徽舒城人,滁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院級課題: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模式研究,編號是zlgc201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