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婷 王婷婷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生 遼寧沈陽 110034)
殘疾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的實踐意義
連 婷 王婷婷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研究生 遼寧沈陽 110034)
本文從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有利于提升殘疾人高校的教育質量、有利于深化殘疾人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方面,論述了殘疾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的實踐意義。
殘疾人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實踐意義
殘疾人高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既是政府保障殘疾人弱勢群體生存與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全民共享國家物質文化發展成果、和諧社會穩定構建的題中應有之義。聯合國大會于1993 年 12 月表決通過的《殘疾人機會均等標準規則》的宗旨就是“確保殘疾人作為公民,能夠行使與其他人同樣的權利和義務,并要求各國承擔堅定的道義和政治責任,在殘疾人機會均等方面采取行動”,要求各會員國提出采取積極措施,來保障殘疾人作為社會公民擁有的平等就業機會的權利。殘疾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作為殘疾人就業服務的一項措施,有消除社會對殘疾人的就業的歧視、為殘疾人提供平等的就業培訓機會、對稱的殘疾人就業信息、健全的殘疾人就業服務的作用。不但可以起到維護殘疾人就業權利,而且還可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的“大力促進就業公平”,“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大力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的作用,從而使社會弱勢群體的就業利益得到一滿足,從而實現羅爾斯的公平正義原則,根據羅爾斯的“正義論”,“只有使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滿足,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①使殘疾人與正常人一樣平等參與社會生活,進而消除社會排斥,促進殘疾人就業公平,進而保證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殘疾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不僅直接關系到殘疾人高校的辦學水平、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更直接關系到殘疾人高校的前途和命運,更關系到學校的教育目的能否最終實現。殘疾人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作為促進殘疾人順利就業的有立效手段,作為聯接學校與社會的紐帶,不但可以及時掌握社會的就業信息,有針對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與調整辦學目標,調整學科專業結構與人才培養模式,還可以提高辦學質量與辦學效能益,加快殘疾人高校的發展,使殘疾人高校培養的人才符合社會的要求。教高[2012]4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加快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建設,完善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加強困難群體畢業生就業援助與幫扶。”而且據中國教育報報道稱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8“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中明確指出:“要繼續深化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積極開設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著力提升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殘疾畢業生就業是殘疾人高校培養人才和社會使用人才的對接點,通過促進殘疾畢業生就業,可以加強殘疾人高校與人才使用單位的聯系。殘疾人高校不僅可以更好地為社會提供較高素質的使用人才,而且還可以為殘疾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與重要保證,也是解訣我國殘疾人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有效方法。因此,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有助于于深化殘疾人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殘疾大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提出,要“提高殘疾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培養殘疾學生積極面對人生、全面融入社會的意識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就是一種培殘疾人學校畢業生良好社會意識和升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的思想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融入殘疾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培養殘疾畢業生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求職和擇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在精神上起到提升思想素質的作用。
①[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謝延光譯,一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版.
[1]黃開華.高中聾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與思考[J].現代特殊教育,2012.11.
[2]牛連華.加強支持性就業指導_強化殘疾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現代特殊教育,2010.5.
[3]鄭九十.殘疾人職業指導淺談[J].中國殘疾人,2012.8.
The disabled college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practice significance
Lian Ting, Wang Ting-ti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university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of colleges for the disabled, and to deepen these schoo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G40
A
1000-9795(2014)09-000190-01
[責任編輯:周 天]
連 婷(1983-),女, 黑龍江牡丹江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職業教育。
王婷婷(1987-),女,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