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芳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0)
現代學習與教學論發展對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啟示
童 芳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0)
本文以現代學習與教學論為基礎,分析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目標及素質教育過程中不同素質習得的過程和條件。同時按照素質洗的規律提出了英語學科教學設計。通過學科學習過程研究,為今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指明了方向。
學科素質教育;素質習得
學生后天習得的素質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包括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和態度。學科素質教育目標主要應指向學生習得的素質,教師應致力于學生一種習得素質的培育以謀求最大的教學效益。同時也應注重學生的先天性差異,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創造不同的學習空間,適應其發展。根據加涅對學生素質的觀點以及教育行為是明確性,學科教育的目標也應該是具體的,有一定穩定性,可觀察、可測量的。
加涅對其提出的學生后天習得的四種素質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掌握了不同素質習得的過程和條件。這也是當代學習與教學論的核心這也是英語學科素質教育要想取得實質效果所必須研究的。
1.言語信息習得
言語信息也就是安德森所描述的“知什么”的陳述性知識,加涅把言語信息由簡到繁分成了三類:一是符號學習,二是事實學習,三是有組織的言語知識的學習。言語信息的習得并不是簡單地記住一個個孤立的知識,其主要目的是有效地形成言語信息的認知圖式,因此言語習得的過程實質上是知識聯系與結構化的過程。學生已儲備的知識及一定的編碼策略是其內部條件,而外部影響條件是教師或者教材所提供的自然的、有意義的語言情景,并以多種學習方法促進新、舊知識的聯系并構成一定的語義編碼同時進行貯存、輸出和遷移。無論使用什么教學方法與學習策略,能否讓言語信息結構化才是衡量學生言語習得效果的最重要標準。
2.智慧技能習得
智慧技能就是“知如何”,是相對自動化的程序性知識。由低到高,包括了辨別、概念、規則、高級規則的四個層級。其技能的習得分三階段:知道規則、運用規則及規則支配。與言語信息不同,智慧技能習得注重“做事”的能力,是三大認知素質的重點,所以對于智慧技能的內在規律,也是平時教學中必須向學生闡述清楚的。
3.認知策略習得
與智慧技能相類似,認知策略也屬于程序性知識,所以習得過程也分三階段:知道策略、練習策略、在變化情景中應用策略。但與智慧技能不同,認知策略是一種難以自動化的,受意識控制的程序性知識,因而它的習得較難,也通常被認為是三大認知素質的難點。學習者對策略概念、規則的理解以及反應能力是認知策略習得的內部條件;示范策略、運用策略和反饋策略效果是它的外部條件,其中對策略效果的反饋非常重要,這是對認知策略習得的一種檢驗,因此,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基礎上能正確運用才能視其掌握了認知策略。
4.態度習得
態度有接受、反應、評價、組織、性格化等從低到高五種發展水平,有認知、情感及行為傾向三大成分。態度習得就內部條件而言,重要的是對態度對象的認識、認知態度的失調以及學習者要求形成某種態度或是改變某種態度的傾向。就外部條件而言,重要的不是言語上的指導,而主要是觀察學習榜樣、影響行為選擇以及對行為選擇進行強化。因此態度習得更多的是通過觀察模仿而不是言語說教。
從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四種素質習得的過程和條件各有相同,但又相互關聯、互為支持的。在英語素質教育中我們既要考慮素質的差異,又要將這四種素質視為一整體,進行綜合思維并在這四個過程對學習者的教育融會貫通,促進四個習得一起發展。
1.劃分教學過程
根據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而提出的新型學習模型,其教學設計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心理及素質習得規律。以教學內容“body language“為例:(1) 以多媒體視頻展現不同身勢語的含義,用于引起注意;(2) 告知學生不同身勢語的表達,用于告知學習目標;(3)激活學生已有對身勢語的理解,用于刺激回憶學習;(4) 釋義、組句、討論等方法對有關知識進行長時記憶,用于提供學習指導;(5)布置課后任務,用于引出作業。
基于信息加工理論的教學設計被廣泛使用,而大量的實踐也表明這種新的教學設計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可行性強并值得推廣。
2.確定具體的素質習得目標
傳統英語學科教學目標陳述較籠統,如“理解不同文化不同身勢語的含義”,怎么具體理解,常不涉及。現代學習與教學論則認為好的教學目標陳述應該具體,可以使學習者的學習結果有層次性,且可觀察,可測量。可以設定如“表演eye contact 和conversation distance 在美洲和亞洲的區別”來使習得目標具體化。
3.以認知目標和行為目標相結合,檢測教學效果
判斷學生的語言習得,不僅看他能“說什么”,還要看他會“做什么”。現代學習與教學論將認知與行為目標結合,以檢測教學效果。如body language 一課,教學目標為(1)能用英語描述各種身勢語(2)了解語言結構及知識點。(3)能用所學知識進行跨文化商務交際。該目標設計體現了認知目標和行為目標的結合,能更好地檢測教學效果現代學習與教學理論博大精深,層出不窮的新理論、新方法將使英語學科素質教育越來越好。
[1]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8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spiration of modern theor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development to English quality education
Tong Fang
(Jinhua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Jinhua Zhejiang, 321000, China)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moder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ory, analysis English quality education goals and quality education process and conditions of the different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acquisition.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law English discipline teaching design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study subject learning proces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science quality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sition
H319
A
1000-9795(2014)09-000207-01
[責任編輯:周 天]
童 芳(1976-),女,浙江金華人,講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