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杏麗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 廣東汕頭 515078)
對于通過日漢對比確定日語語法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分析
薛杏麗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 廣東汕頭 515078)
日語與漢語的語法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系統。在學習當中我們充分理解兩種語法的不同特點,在相互比較中完成高效的日語語法教學。本文即從日語與漢語的區別點來進行詮釋,進一步明確日語語法的教學方法,攻克難點。
日語語法;教學;日漢對比
通常學生們認為日語難學,這主要是因為語法難。語法在一種語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學日語前,中國學生腦海中已經預設了一套漢語語法的系統,這對于新語言的學習有一定阻礙,兩種語境相互干擾。在日語語法教學當中我們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語法來實現對日語語法的高效學習。
(一)老師不夠重視語法的教學。在我們以往的日語教學中語法翻譯的方法和聽說法是主要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日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包含講解語法規則和練習。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新興的語法教學模式漸漸地使傳統教學模式的力量有所消弱。如果學生不能準確的口頭表達,寫文章也毫無章法連篇錯誤,那么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即是不夠重視語法教學。
(二)沒有用科學的方法學習語法。毫無疑問語法的學習是必要的,如果連基本的語法知識都沒有的話如何能流利的說和寫。一些教師往往走極端,死死的盯住語法,授課方式極為死板,把一條條規定完全灌輸出去,學生就不會說。
(一)從歷時與共識的角度比較。歷時比較是比較日漢兩種語法的發展變化,探尋歷時演化過程,梳理它們之間的關系。共時比較是對日語與漢語進行斷代的、靜態的、平面的描寫。歷時比較的難度要大于共時比較,因為要掌握古代漢語與日語,但是它的價值也大。在學術界也要多進行這樣的探索,有助于漢語和日語的發展。
(二)從理和應用的角度比較。目前為止我們的主要研究工作還停留在比較分散的實踐上,具有直觀性和感性,這些基本是在教學工作中和翻譯過程中遇到的極為具體問題。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當前研究這些理論的學者大部分是高校教師。根據日語和漢語的對比,充分了解中國學生對日語的典型錯誤例子,確定一種教學方法使日語語法中的重點難點得以迅速突破。然而必須由理論才能指導具體的實踐研究,所以,對語法理論的研究工作要加強這樣才能帶動日語語法想學習熱潮。
(三)從專家語法與學校語法的角度比較
語法體系由專家語法和學校語法組成。學校語法有強制性的特點,且可伸縮性小,所以可以輕易的將日語語法和漢語語法的異同點準確描繪出來;專家語法是大家根據自己的看法去描繪語法,比較自由。在實際研究中大多采用學校語法,可是專家語法的體系更有價值,原因是這樣可以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再加上比較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領會漢語語法和日語語法的不同,促進學習。
(一)引導興趣。興趣是我們學習知識、認識社會、探求真理的動力源泉。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果課堂上無趣那就導致學生們不重視這學科。所以上課時要避免無趣要多樣化的教學。如果單一的教學,單純的講授語法知識點卻沒有聽、說的練習,那就使學習的語法知識不能融會貫通。講述語法的難點的時候可以使用圖表等直觀方式,不僅增添了趣味也可以加深記憶。
(二)突出重點難點。語法知識復雜繁多,大量的舉例和過于精細的講解反而會使一些學生糊涂弄混知識點。在講課中要注意區分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重點問題和非重點問題,難點和非難點。要提煉重點難點,精講這些問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視實踐。要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老師講解一個語法知識花費大量時間,大量的例子使學生忙于做筆記,這樣學生練習的時間就相應減少。日語學習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例句再多也不如讓學生自主的造一個句子來得效果好。讓學生時間練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預設場景自由發揮,而老師要做的就是糾正和指導。
(四)改善教學內容。
1.抓住動詞變化規律。動詞原形是動詞的本質,將各類動詞分類。現在教材很大程度上模糊的動詞的分類標準,這些標準雜亂無章,有的甚至沒有動詞分類。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著重講解各類動詞,包括命名、主要用法、例子等。
2.整合歸納法和演繹法。教師先講出某個概念以引出規則,所舉出的例子也是由這個規則決定。這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演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簡單,省時易被接受,從理論到實際。缺點是老師容易產生思維慣性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歸納法則是通過學生接觸的語言材料而使學生有感性的認識,從而可以對語言材料進行加工總結和歸納。學生在日常的語言環境中可以將所學有所用。
3.時刻關注日語語法中的變化。語法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語言畢竟是發展變化的,隨著語言的發展,規則也要隨著發展。有些規則變化大,有些規則變化小。我們要時刻關注日常實踐中的語言變化,把握最新,最準確的語法規則。
想要學好日語這個學科,語法是必備的基礎,要采取更高效學習語法的方式,改革教學中的老舊觀念,在日語和漢語的對比中得到最好的學習日語語法難點重點方法。
[1]王玲.關于日語語法教學的探討[J].學理論,2011(22).
[2]黃慧.日語語法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11).
[3]劉曉霞.發現學習法在日語語法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科技信息,2009(10).
For through the Japanese-Chinese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in Japanese grammar teaching analysis
Xue Xing-li
(Shant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tou Guangdong, 515078, China)
Japanese and Chinese grammar are two kinds of disparate systems. In learning we ful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kinds of grammar in compare to complete and efficient Japanese grammar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at is, from Japanese and Chinese the mark for interpretation, further define the nature of Japanese grammar teaching method,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Japanese grammar; teaching; Japanese-Chinese comparison
H36
A
1000-9795(2014)09-000250-01
[責任編輯:周 天]
薛杏麗(1982-),女,廣東汕頭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日語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