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娟,韋少蘇,李 林
(1.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2. 來賓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院,廣西 來賓 546100;3. 桂林市勘察設計研究院,廣西 桂林 541002)
基于GPS浮標的風浪參數(shù)提取
黃華娟1,韋少蘇2,李 林3
(1.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2. 來賓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院,廣西 來賓 546100;3. 桂林市勘察設計研究院,廣西 桂林 541002)
通過將GPS接收機與傳統(tǒng)浮標結合,獲取風浪位置信息,結合3種譜分析方法來計算頻譜,再由頻譜計算風浪參數(shù)。實驗表明,GPS浮標能夠很好地反映波浪的實際情況。
GPS浮標;FFT法;COV法;Burg法

浮標測量是獲取海浪參數(shù)的一個重要手段[1]。Apel[2]利用GPS浮標來監(jiān)測湄公河的水流情況;李曉玲[3]利用GPS 浮標提取了海浪的周期;程世來[4]利用PPP技術的GPS浮標來模擬海嘯預警;單瑞[1]利用GPS單點測速測量海浪和潮位信息。本文利用GPS浮標來獲取廣西北部灣近海岸的海浪位置信息,結合3種譜分析方法可以獲取平均周期、有效波高等參數(shù)。
將GPS接收機置于傳統(tǒng)的浮標內組成一個簡易GPS浮標。信號傳輸采用傳統(tǒng)的網絡RTK模式,基準站通過網絡將衛(wèi)星信號和差分信號發(fā)送移動站,如圖1。

圖1 GPS浮標
目前廣西已成功利用BBW-CORS技術進行了“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中廣西海岸線測量項目,并采用了海岸線類型調查和空間位置定位一體化的作業(yè)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5]。
2.1 小波分析
本文中數(shù)據預處理是通過小波分解、重構[6,7]提取其低頻部分,原始數(shù)據減去其低頻部分得到高頻數(shù)據,也就是我們要進行頻譜估計的數(shù)據,其數(shù)學公式為D1=S - C1。在頻譜曲線上進行擬合,通過小波分解重構提取其低頻信息,其數(shù)學公式為C1=S - D1。其多分辨率樹形結構如圖2。

圖2 小波多分辨率樹形結構(→:分解; ←:重構)
2.2 折疊頻率
設數(shù)據采集的時間間隔為Δt,實線代表圓頻率為ωa的組成波,連接這些離散值,得到虛線所示的圓頻率為ωb的波動。由于ωb<ωa,因此許多高頻波動可表現(xiàn)為同一低頻波動。定義圓頻率ωN=π/Δt,頻譜估計的分布范圍實際上取決于Δt的選擇。海浪頻譜通常集中在較窄的頻域內,通??蓮挠涗浿羞x最短的頻率fc作為譜估計的頻率上界,大于fc的高頻部分切去不計,如圖3。

圖3 折疊頻率模型
2.3 周期圖法
在固定點連續(xù)記錄到波面x(t),認為其是弱平穩(wěn)的隨機過程,其相關函數(shù)[8]為:

其單側譜為:




2.4 相關函數(shù)法
2.4.1 相關函數(shù)的數(shù)學模型

設τ= vΔt,v=0,1,2,…,m,N為總采樣數(shù),Δt為采樣間隔,便得到R(τ)的m+1個值。它們等間隔地分布著,并分別位于τ=0,Δt,2Δt,…,mΔt。
2.4.2 估算譜粗值

將式(6)代入式(7)以數(shù)值積分計算譜值。由于折疊頻率的影響,譜值在0 ~ fN范圍內計算。等間隔地取m+1個頻率f=0,f1,f2,…,fm=fN。為了計算譜與這些頻率所具的值,令Sn代表頻率fn對應的粗譜值,得:

如數(shù)值積分采用梯形公式,則Sn變?yōu)椋?/p>

另外,為了改進精確度,可令不同的R(vΔt)具有不同的權,這種權函數(shù)稱為延時窗[9]。
2.5 Burg法
在現(xiàn)代譜分析中的AR模型[10,11]中,Burg法用的較多。設z(n)、z(n)都是平穩(wěn)的隨機信號,z(n)為白噪聲,方差為σ2,x(n)為服從AR模型過程的因果信號。建立AR信號模型參數(shù)ak與x(n)的自相關函數(shù)關系,也就是AR模型的正則方程。p階的AR模型為[12]:


計算步驟如下:①由觀測的離散數(shù)據x(n),x (n-1),…, x(n-N+1)估算反射系數(shù)kP;②根據計算的反射系數(shù),利用Levinson-Durbin算法遞推出AR模型模型參數(shù),即③通過AR模型參數(shù)計算信號的功率譜具體算法推導參考文獻[12]。
2.6 參數(shù)計算
由上述得到的頻譜,經過平滑處理后估計出譜值,然后求出其零階譜矩、二階譜矩以及四階譜矩。其公式[12]如下:

海浪頻譜可以導出海浪的很多一階統(tǒng)計特征,如平均波高、平均周期、有效波高、譜寬度,其關系式如下:

式中,T 為平均周期;HS為有效波高。
3.1 數(shù)據采集
本次模擬實驗地點是桂林市七星區(qū)解放橋處的漓江上,該水域深約3.5 m,由于常有船舶經過,江面波浪比較明顯。這時候的桂林氣候屬于雨季,實驗當天天氣晴,風級小于三級,風向為北風,氣溫17~27 ℃。
實驗所用儀器為南方測繪儀器公司生產的S86系列,該接收機支持雙星系統(tǒng),內置發(fā)射電臺。CORS基準站架設在桂林理工大學某教學樓上,如圖4。CORS站和GPS浮標(移動站)之間的距離約為1.4 km,實驗水域無明顯遮擋物,信號接收良好。實驗步驟:第一,打開接收機,設置為GSM基準站模式;手簿設置基準站,輸入基本參數(shù);連接基準站的儀器編號,再進行基本參數(shù)設置;點擊確定后,基準站儀器語言提示已連接上網絡;移動站模式設置為“GSM移動站”,進行一系列參數(shù)設置;如果“距離基準站距離”下面顯示距離,則說明設置成功,待解狀態(tài)顯示為“固定解”時可以進行數(shù)據采集。第二,將接收機固定在GPS浮標上,外加防水處理,GPS浮標外形可抑制一定的多路徑效應;通過GPS手簿設置數(shù)據存儲類型為自動存儲,數(shù)據采樣間隔設置為1 s;將GPS浮標放到江面上,讓GPS浮標大概固定在一個點上運動。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折疊頻率的影響,將采樣間隔設置為1 s后,頻率大于π的都忽略不計。

圖4 CORS站與移動站
3.2 數(shù)據處理
本次實驗租用一條船,將GPS浮標置于江面,如圖4。本次實驗數(shù)據處理采用MATLAB2007版本。總共采集了1 292個離散點,如圖5a,數(shù)值變化范圍基本上在148.75~148.9之間,二者之差不過15 cm,說明漓江的水面高度變化不大。從圖5a中還可以看到,因為較大船只經過時引起江面波動異常,小波濾波后的低頻部分要去該影響,結果如圖5b。用經典譜估計方法和AR模型功率譜分析方法對經過中心化處理的數(shù)據進行頻譜估計,方法分別是FFT法和COV法、Burg法。從處理結果(圖6)可以看到,3種方法得到的譜型基本一樣。

圖5 原始數(shù)據與濾除低頻信號后的數(shù)據
如圖6,主頻率ω基本上都在2.6 rad/s,并且在主峰頻率都有譜峰分裂。在ω=0.15 rad/s處有一相對較大的譜峰,是因為在對數(shù)據進行預處理時,低頻部分的信號沒有完全消除,從而導致該譜峰的出現(xiàn)。進行小波分解重構后得到的圖形如圖中的紅線部分。小波的分解重構采用的是db4,將解算得的有效波高、平均周期代入JONSWAP譜,其主峰頻率與實際存在偏差。分析其原因:第一,可能與漓江的水深有關;第二,在進行數(shù)據處理時,高頻數(shù)據提取和小波模型的選擇有較大的主觀性。

圖6 實驗頻譜
從圖中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用Burg法得到的頻譜分辨率較高,分析其原因:第一,自相關函數(shù)與周期圖法模型本身分辨率較低;第二,窗函數(shù)的選擇具有較大的主觀性。
將計算得到的有效波高(Hs)和譜峰周期(Tp)代入JONSWAP,得到的圖形如圖中藍色線部分。從圖中可知,Burg法得到的圖形擬合較好,F(xiàn)FT法次之,COV法最不理想。
3.3 風浪參數(shù)
反演得到的線性海浪參數(shù)如表1、表2,可見3種方法反演得到的線性海浪參數(shù)基本一致,反演得到的有效波高在0.08 m之間,符合當時的風浪情況。

表1 統(tǒng)計參數(shù)

表2 海浪參數(shù)
通過以上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GPS浮標能夠很好地獲取風浪參數(shù),且GPS浮標具有定位精度高、穩(wěn)定性好、靈活等特點。
2)經典譜估計中的COV法和FFT法與現(xiàn)代譜Burg法得到的結果基本一樣,但Burg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下一步工作中將是進一步應用到實際海域進行實驗。
[1] 單瑞.基于GPS單點測速的海浪及潮位測量應用研究[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10
[2] Apel H, Hung N G. GPS Buoys for Stage Monitoring of Large Rivers[J].Journal of Hydrology,2012:182-192
[3] 李曉玲,胡叢瑋.基于譜分析的GPS浮標測量參數(shù)提取方法[J].海洋測繪, 2007,27(4):34-36
[4] 程世來,張小紅.基于PPP技術的GPS浮標海嘯預警模擬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7,32(9):764-766
[5] 黃俊華,陳文森.連續(xù)運行衛(wèi)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tǒng)建設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6] 葛哲學,沙威.小波分析理論與MATLAB R2007實現(xiàn)[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7
[7] 李炎保.小波變換在隨機海浪及相關課題中的應用與前景[J].力學進展, 2003,33(4):541-547
[8] 文圣常,余宙文. 海浪理論與計算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4
[9] 儲彬彬. AR模型功率譜估計的典型算法比較及MATLAB實現(xiàn)[J].中國新通信, 2008(17):76-78
[10] 孫長國.基于AR模型功率譜估計的海浪水壓場特性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08,29(12):1 272-1 276
[11] 吳正國,尹為民.高等數(shù)字信號處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9
[12] 俞聿修.隨機波浪及其工程應用[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P229.5
B
1672-4623(2014)04-0094-04
10.11709/j.issn.1672-4623.2014.04.032
黃華娟,主要從事大地測量、海洋測繪的數(shù)據采集、處理理論及方法研究。
2013-08-30。
項目來源: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2GXNSFAA05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