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總工會工作全面開花

海城市總工會領導班子
一、引導全市職工為經濟發展建功立業。組織職工開展創建“工人先鋒號”等活動;開展“關愛職工的優秀企業家獎”等評選活動。幾年來,開展各種勞動競賽1000余次,推廣技術革新400余項。開設了工會職業道德大講堂;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海城志愿者大隊;組織志愿者無償獻血;指導扶持企業建立完善職工活動室、圖書室。市總先后舉辦了職工書畫展、讀書演講會、拔河賽、歌手大賽、球類及棋類等比賽。
二、最大限度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職工人數200人以上的單位,全部按同級副職配備了專職工會主席;分8批招聘社會化工會干部49名,覆蓋全市非公企業124家。開展了“雙亮雙履”、“達八有”規范化建設活動,目前全市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90%達標。
三、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市總成立了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領導小組;會同市人社局建立了集體合同審查備案等制度;建立了市、鎮兩級專兼職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全市新簽續簽集體合同、工資專項合同1156余份,覆蓋企業3692家,職工17.6萬人。成立了多級職工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與律師事務所合署辦公合作維權,與市法院聯合成立職工維權合議庭,設立工會勞動爭議仲裁庭。2013年,市總職工維權中心共接待職工來信來訪1000余件次,全市工會組織調解勞動爭議案近300余件,職工維權合議庭參與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46件,工會仲裁庭仲裁勞動爭議案件40余件,律師法律援助案件23件,全部結案。
四、積極協助政府改善民生。市總職工服務中心設立了11個辦事窗口;幾年來,以400余萬元用于幫扶困難職工;幫扶超市為8000余名困難職工發放價值60余萬元的救助物品,為數萬名農民工免費體檢,贈送藥品價值10萬余元。建立再就業基地30個,技能培訓基地10個,社區再就業服務站19個,培訓下崗職工2萬余人,免費安置下崗職工1萬人次,扶持創業帶頭人50余名。市總先后被省總工會授予“五一獎狀”、“先進縣(市)區工會”等榮譽稱號,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先進集體”。

海城市總工會為農民工討薪

海城市總工會在西柳鎮召開紡織印染行業工資集體協商現場觀摩會


沈河區總工會創三好
近年來,沈陽市沈河區總工會緊緊圍繞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這條主線,牢牢把握工會轉型這一核心,著力提升服務大局、服務職工兩種能力,加快建設組織、維權和服務幫扶三大體系,使工會工作許多方面在全市實現了創新創造、帶頭發展。
一好:在組織建設上,沈河區按“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方針,扎實推進“雙措并舉、二次覆蓋”,形成了依托區域性行業性組織統領工會工作的發展格局,在推動“工會建工會、工會像工會、工會是工會”上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
二好:在維權工作上,沈河區堅持維權立會,著力構建“黨委領導、行政負責、工會協調、各方參與”的工作運行機制,創新建立了“一堅持、四結合”的集體協商底線和“六位一體”的農民工維權體系,沈河區提前一年完成了“彩虹計劃”確定的各項指標,農民工工作連續5年排名全市第一。
三好:在服務幫扶工作上,沈河區著眼于走社會化之路、建資源型工會、做服務型組織,積極構建覆蓋全體職工的服務幫扶大格局,五年來,共慰問困難職工2萬余人次,送物資和慰問金合計570余萬元。沈河區各項工作的有關經驗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國有關會議上交流,先后榮獲各級榮譽表彰80余項,2013年,被國家人社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會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