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西
表揚最好私下里來
Praise Should Be Given Privately
□露 西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名首席執行官及其部分下屬的一個會議。會議開始前,首席執行官對一位下屬說:“那件事你干得非常漂亮!”
這正是公認的正確表揚方式:要表揚一個人,就應該立即、明確且公開地說出來。我看了看那個剛剛受到表揚的人,覺得他變得高大了一些;我又看了看桌子邊的其他人,覺得他們全都變矮小了一些。
表揚要公開,這一看法是錯誤的。不要當眾表揚一個人。表揚是有效的,也是危險的,對被表揚者有巨大積極的影響,但最好私下里做。
數據為我的懷疑提供了佐證。新的研究表明,表揚帶來的副作用很糟糕。旁觀者不僅敵視受表揚的人,還會馬上開始討厭那個提出表揚的人。他們嫉妒受表揚者,也憎恨表揚者。
這個研究報告來自埃萊娜·尚和賈伊迪普·森古普塔。兩年前,他們就已經證明,恭維話再多都不為過。即便我們知道這些恭維是假的,并非發自肺腑,但聽者仍甘之若飴,無論這些話有多大幫助?,F在,他們致力于研究恭維對無辜旁觀者的副作用。這份發表于《消費者研究期刊》的研究報告描述了一場實驗。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數百位學生想象這樣一種場景:在一家服裝店里,自己聽到店員夸贊另一位顧客看上去很漂亮。
研究人員首先問學生們,聽到那些夸贊以后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接著又問他們,經過考慮以后的反應是什么?首先,學生們的本能反應全都是負面的;其次,經過考慮后(即適合公開說的)的反應則不太那么激烈。然而,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如下事實:那些學生與被恭維者的關系越近,比如他們在同一所大學上學,他們對夸贊就越反感,嫉妒感就越強烈。
這意味著大多數經理人已經錯得離譜了。他們受到的教育是,自己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在辦公室里四處走動,先表揚一下這個,再表揚一下那個。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是非常正確的:慶祝一些人的成功,并激勵其他人更加努力。但實際上,他們已經制造了不滿,并招致極大怨恨。
同樣,所有受到“好”雇主青睞的管理方法——比如評選每周最佳員工、或在公司簡報中撰寫某名員工光輝事跡——全都弊大于利。
你可能會說,只要公開表揚能讓所有人更加努力,那么傷害一些員工脆弱的自尊心無所謂。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答案是,這得看情況。
心理學家尼爾斯·范德芬認為,嫉妒有兩種形式。一是良性嫉妒,它激勵你努力超過你嫉妒的人;二是惡性嫉妒,它讓你排擠你嫉妒的人。
在實驗中,當學生們認為恭維發自內心,他們就會產生良性嫉妒。在這種情況下,嫉妒的效果是積極的:許多學生說,聽到店員那樣說以后,他們購買昂貴服裝的意愿變強了,因為他們也想讓自己顯得更漂亮。
但在多數職場中,表揚引發的嫉妒多是惡性的。即便某人確實值得表揚,這種表揚也只有在得到其他同事認同的情況下,才能產生良性效果。通常情況下,對一名員工的表揚不會得到其他同事認同,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