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惠根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體育軍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學生“體質達標”身體素質評價標準的變化特征及其比較分析
翁惠根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體育軍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采用文獻資料法、比較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1世紀以來我國相繼出臺的3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關于大學組別身體素質測試項目及其評價標準演進變化的基本特征,對50 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1000 m/800 m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測試項目的評分標準及其等級進行了比較,得出以下基本結論:男生立定跳遠、女生1 min仰臥起坐、1000 m/800 m優良等級連續上調,男女50 m男生引體向上各等級評分標準都有較大幅度下調等,旨在為高校體育教師全面解讀和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提供理論參考。
大學生;體質健康;身體素質;評價標準;演進;比較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21世紀以來國家監測評價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學生綜合素質狀況的重要依據,是各級各類學校實施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工作的指導文件和工作標準。在我國青少年“運動不足”問題仍然突出、體質健康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1]的背景下,為切實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要求,國家教育部于2014年7月出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2](以下簡稱《2014年修訂版標準》),這一新“體質達標”標準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以下簡稱《2002年試行版標準》)[3]、2007年4月頒發的《國家學 生體質健康標準》[4](以下簡稱《2007年調整版標準》)中的大學組別身體素質在測試項目、權重設置、評分標準方面做了哪些調整和變化,如何科學制訂學生體質健康干預措施,正是目前廣大高校體育教育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采用文獻資料、比較法等研究方法,旨在通過對《2002年試行版標準》、《2007年調整版標準》以及《2014年修訂版標準》(以下簡稱“3個健康標準”)在大學組別身體素質測試項目、組別、權重設置以及評分標準的調整變化特征進行比較和分析,提出“3個健康標準”大學組別身體素質評價標準調整變化的演進特征,以及《2014年修訂版標準》中身體素質評價標準調整特征,對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全面解讀《2014年修訂版標準》,科學實施大學生體質健康干預促進具有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
2.1 測試項目、組別與評分方法 “3個健康標準”中,身體素質始終是評價標準指標體系的核心內容,大學組別中一直保持70%的權重系數,但在項目設置總數、必選項目數、組別和評分方法方面具有較大的變動性(表1)。

表1 體質健康標準(大學)身體素質測試項目變化特征
從上表可以反映出“3個健康標準”制度的設計由測試項目與鍛煉項目不完全統一調整為測試項目與鍛煉項目完全合一,由同類項目可選擇性調整為完全統一,由單一組別調整為高年級、低年級2個組別,由按成績區間評分調整為百分制評分方法的基本變化特征。這與“體質達標”標準制度設計理念有較大關系,反映出“3個健康標準”由“安全型”(城市學校必須采用臺階試驗)、“人文型”(選測項目大量增加)調整為“運動激勵型”(取消選測項目,實行測試項目與鍛煉項目合一) 的調整軌跡。
2.2 項目權重設置 大學組別身體素質中同一測試項目在 “3個健康標準”的權重設置存在較大的變動性 (表2)。
從表2可以反映出“3個健康標準”評價激勵導向由以速度素質或下肢爆發力(屬于同類可選測項目)為重點調整為以耐力素質和下肢爆發力為重點的變化特征。這與全國不同時期大學生身體素質監測評價結果以及重點干預措施激勵有直接關系,《2014年修訂版標準》所有測試項目權重大多低于《2007年調整版標準》的直接原因在于必測項目增加了2/3。

表2 體質健康標準(大學)身體素質測試項目權重變化特征[5]
50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女生1min仰臥起坐、1000m跑(男)/800m跑(女)是“3個健康標準”共同設置的必測或選測項目,引體向上(男)是《2007年調整版標準》和《2014年修訂版標準》設置的項目,為便于比較,現以上述7個身體素質測試項目評分標準進行比較,以反映出大學男女生身體素質項目評分標準調整幅度及其變化的趨勢特征。
因《2002年試行版標準》評分辦法采取區間制,為便于統一比較,除100分和60分等級外,對其70分、80分和90分3個等級評分標準均按相鄰得分區間極限分差法進行了百分制換算。
3.1 男女生50 m跑 從“3個健康標準”男女生50 m評分標準調整幅度 (以《2002年試行版標準》為基準,下同)及變化趨勢總體來看,反映出評分標準經普遍上調再普遍下調,同時優秀和及格標準調整幅度大于其它等級幅度的變化特征,體現出大學生速度素質持續下降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也沒有得到有效激勵。以《2014年修訂版標準》與《2007年調整版標準》相比,反映出男女生50 m跑所有等級均下調,其中優秀等級和及格等級調幅最大,優秀等級標準均下調了11.7%,及格等級標準均下調了12.3%(見表3),這與《2014年修訂版標準》整體調控及格率有直接關系。
3.2 男女生立定跳遠 從總體上來看,“3個健康標準”男女生立定跳遠評分標準調整幅度及變化趨勢反映出男生立定跳遠優良等級連續上調,男女生良好以下等級經上調再下調的變化特征。以《2014年修訂版標準》與《2007年調整版標準》相比,發映出男生立定跳遠優良等級小幅上調,男女生其它指標多呈現較小幅度下降或不變(表4),這與《2014年修訂版標準》大幅提高及格率(↑30%),大幅下調良好率(↓25%)等級評定標準的設計原則有直接關系。

表3 男女生50m跑評分標準及等級變化特征(單位:s)

表4 男女生立定跳遠評分標準及等級變化特征(單位:cm)
3.3 男女生坐位體前屈 從“3個健康標準”男女生坐位體前屈評分標準調整幅度及其總體變化趨勢來看,反映出男女生各等級標準總體都較大幅度上調,尤其是及格等級的調整幅度最大的變化特征。以《2014年修訂版標準》與《2007年調整版標準》相比,除男生70分等級小幅下調外,男女生其余等級均上調,女生調整幅度大于男生,女生平均上調幅度為69.02%,其中及格等級上調了2.5倍以上(表5),這與女生柔韌性素質普遍優于男生,大學生柔韌素質已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以及良好等級比例調低、激勵中上等級學生繼續提升有直接關系。

表5 男女生坐位體前屈評分標準及等級變化特征(單位:cm)
3.4 男生1 000 m/女生800 m 從“3個健康標準”男女生耐力跑評分標準調整幅度及其總體變化趨勢來看,呈現出優良等級連續小幅上調,中下等級經上調后再小幅下調的變化特征。以《2014年修訂版標準》與《2007年調整版標準》相比,男女生反映出優良等級均小幅上調,女生中下等級總體下調(表6),這與當代大學生普遍耐力素質下降趨勢以及良好等級比例調低、激勵中上等級繼續提升有關。

表6 男生1 000m/女生800m跑評分標準及等級變化特征(單位:s)
3.5 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 min仰臥起坐 從“3個健康標準”女生1min仰臥起坐評分標準調整幅度及其總體變化趨勢來看,反映出女生1min仰臥起坐優良等級連續上調,中下等級經大幅上調后小幅下調的變化特征。與《2014年修訂版標準》與《2007年調整版標準》相比,反映出1min仰臥起坐優良等級連續上調,男生引體向上各等級評分標準都有較大幅度下調,平均調幅為17%,其中最大調幅為優良等級(見表6),這與良好等級比例調低、激勵中上等級女生繼續參與鍛煉并加以提升,以及男生引體向上自21世紀以來首次列入必測項目,整體水平不高需要給予激勵有直接關系。

表7 男生引體向上/女生1min仰臥起坐評分標準及等級變化特征(單位:個)
21世紀以來,國家教育體育行政部門頒布的“3個健康標準”,在大學組別的身體素質測試項目、權重設置、組別設置、評分辦法以及評價標準方面連續進行了修改和調整。從“3個健康標準”大學組別身體素質評價標準的演進趨勢特征來看,總體體現出男生立定跳遠、女生1min仰臥起坐、男生1000m/女生800m優良等級連續上調;男女生50m跑、男生引體向上各等級評分標準都有較大幅度下調;男女生50m跑經普遍上調后再普遍下調;男生立定跳遠、男生1 000m/女生800m、女生1min仰臥起坐中下等級經上調后再小幅下調等變化特征。從《2014年修訂版標準》與《2007年調整版標準》大學組別身體素質評價標準的調整變化來看,總體體現出男女生50m跑所有等級均下調,其中優秀等級和及格等級調幅最大;男生立定跳遠優良等級小幅上調;除男生70分等級小幅下調外,男女生坐位體前屈其余等級均上調,女生調整幅度大于男生;男生1000m/女生800m優良等級均小幅上調,女生中下等級總體下調;男生引體向上各等級評分標準都有較大幅度下調;女生1min仰臥起坐優良等級連續上調,中下等級經大幅上調后小幅下調等變化特征。
[1] 劉延東.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理念 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R].上海: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2014.
[2]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的通知[Z].北京:教體藝[2014]5號.
[3]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實施辦法》的通知[Z].北京:教體藝[2002]12號.
[4]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國 家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國家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Z].北京:教體藝[2007]8號.
[5] 甄志平,毛振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指標體系結構與嬗變研究[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25(2):8-10.
[6]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6-131.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hange Feature of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on
WENG Hui-gen
(Sports and Military Department,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Zhejiang China)
Adopting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comparison, studying 3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issued in succession at 21 century in China, this thesis analyses basic evolution feature of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test event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 After comparing scoring standard and level of 50m sprint, standing long jump, sit and reach, 1000m/800m running and pull-up/sit-up, it shows following basic conclusions: excellence rate of boys’ standing long jump, girls’ one minute sit-up, boys’ 1000m and girls’ 800m increase continuously. Scoring standard of 50m sprint, boys’ pull-up decrease signif i cantly. Aiming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for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Revised in 2014).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physical quality; scoring standard; evolution; comparison
G807.0
A
1004-7662(2014 )08-0049-04
2014-07-22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2014年度教學改革重點課題“促進高職體育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的載體創新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D201401)。
翁惠根,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課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