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乃禧
摘 要:林業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提供了主要的生產能源,并且具有調節生態環境的功能。在林業經營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科學的采伐和撫育,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文章介紹了天然更新在造林中的重要性,對我國的林業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更新;造林;天然;人工;發展
引言
林業的發展需要合理的維護,保證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有些林區由于采伐方式不夠合理,出現了林業更新的斷檔,不僅影響到林業的生產管理,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在對森林進行采伐的過程中,不僅要以木材獲取經濟效益,同時還應該注意森林的生態功能,要保證森林能夠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生長態勢,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要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科學的更新手段,在造林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為林業發展作出貢獻。
1 更新造林的認知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種: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這三種更新方式是互相聯系,有機結合的整體,在更新造林事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天然更新常常被人們誤解為不良更新,而不被人們重視。諸如天然更新樹種遺傳品質差,天然林不如人工林,闊葉樹不如針葉樹;次生林是低價林,是改造對象;封山育林作用不大等。所以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在我國林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許多天然森被大量的砍伐,就是在人工林中存在的天然林也被人為的伐掉,這種做法不僅缺乏科學性,而且存在著較大的錯誤。天然林在我國林業資源中占有較大的比例,而且在以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森林還是以天然林為主,同時其生態功能也要遠遠高于人工林,天然林的存在是人工林得到健康成長的基礎,可以說天然林無論在經濟價值還是生態價值上都處于較高的水平,所以我們應該及時改變錯誤的觀念,加強對天然林的保護,不能在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的同時,還在做著對森林的破壞行為,這是極不科學的,也會對以后森林資源的培育產生較大的影響。
2 天然更新的作用
對于不同的樹種都有相對應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的匹配性,在特點的地域,會有代表性的樹種生長,形成地帶性的植物群落,與當地的環境構成穩定的生態系統,對生態環境的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天然林的存在對于調節當地的氣候和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保護天然林的生長,在有些地方,天然林還是占據了很大比例,其中有很多屬于原生林類型,并且有部分樹木是向原生林恢復的演替階段,如果通過人為的調整,可以加速恢復原生林的進程。由于天然林的適地性和物種的豐富性,對于當地的環境具有非常強的恢復和保持作用,為當地的生產以及人們的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3 更新造林的發展
通過人工更新的方式可以根據預期的效果進行人為調整,對具有優勢的樹種進行選擇,加快森林更新的進程,并且可以保證森林的質量,所以這種方式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在更新造林的過程中,我國經歷了很多階段,也進行了多種造林方式的嘗試,最后決定了人為天然更新與自然更新相結合的方式,對我國林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更新造林的方式選擇方面,也要根據當地的區域特征來決定,對于有些林區,在采伐后進行天然更新效果好的,要盡量的保證天然更新。如果大面積的國有林區,如果通過人工更新會取得較快的發展,那么就可以以人工更新為主,天然更新為輔,保證造林的穩定發展。
4 不同更新造林方式的比較
4.1 天然更新:完全依靠林木本身的種子、幼樹或萌芽來完成更新過程,結合采伐方式選留母樹,清理伐區以及幼林撫育管理措施等。
4.2 人工更新:人工造林則可以按照要求,選擇目的樹種,合理密度或合理混交等加速更新過程。①造林樹種及其比重和混交式;②整地方式;③造林密度,造林方法;④幼林撫育,管理制度;⑤所需種苗量及工作量。
4.3 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則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產特性,再加上人為干涉,為天然更新過程創造有利條件,以便順利完成更新的一種方式,該方式也是主要的更新造林方式。①清理伐區,松土,除草等;②補植或補播;③撫育管理措施;④種苗量和工作量。
4.4 小結
通過以上更新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更新方式具有各自的優點,在肯定天然更新重要性的同時,不能否定人工更新的價值。要在進行人工更新的基礎了,充分的發揮天然更新的重要性,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進行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林業發展的步伐,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性。
5 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人工更新在林木組成、密度、結構等方面能保證質量,能迅速恢復森林,人工幼林也比天然幼林生長快,通過人為調節能較快的恢復森林的原生類型。但人工更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術,人工更新每公頃直接成本大約2000元左右,在現有的國力情況下,想全部實現人工更新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經濟條件較好的時候,也是難以辦到的。人工更新往往樹種單一,保證不了生物多樣性,必須與天然更新結合,才會有較高的生態效益。天然更新具有豐富的物種,并且可實施的范圍比較廣,適應能力強,凡是有林木種子的地方基本都可以進行天然更新。無論是在人工林中還是在天然林中,或者是在采伐跡地內,都可以發生。這種方式的適用范圍廣,分布的面積大,數量多,這是人工更新所無法比擬的。在進行天然更新的過程中,不需要投入人力和資金,比人工更新節省很多的成本。雖然天然更新的生長周期較長,但是復層異齡林的優勢,具有很高的生產力,樹種的遺傳品質較好,這些都是天然更新的優勢。
6 對天然林的更新保護措施
6.1 對天然林中近熟齡林,嚴禁皆伐,撫育間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閉度0.7以上的林分中進行,撫育后確保郁閉度在0.5以上。撫育目的就要是改善林木生長環境,提高林木質量和生長量,促進天然更新。
6.2 對郁閉度0.5以上,林木分布均勻,樹種組,成基本適宜的天然幼中齡林,實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勻,只將成叢狀的林木等間伐掉,輔以人工松土整地,促進天然更新。
6.3 郁閉度0.3-0.5的天然幼中齡林,原則上應進行人工補植。目前無力補植的,可暫時進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6.4 對無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可進行改造,進行人工更新。
6.5 保護好林地周邊環境
第一,不要侵占和破壞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盡可能避開他們棲息的各種保護區。第二,要注意保護植被,可沿等高線栽植樹木或設立植被隔離帶。第三,盡可能地保留林地原有的天然闊葉林.原生闊葉林及珍稀的植物,不能破壞造林地周圍的天然次生林,不能為發展人工林而砍伐或變相砍伐有保留價值的天然林。
7 結束語
森林的作用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重要,所以選擇合理的更新方式對于造林來講非常重要,既要保證造林的速度,同時還要保證造林的質量。天然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人工林所無法取代的,所以要充分的認識到天然林的重要性。天然林在更新的過程中,其更新的面積和株數與人工林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所以要充分的發揮天然更新造林的優勢。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林業發展寄予了厚望,所以在形勢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節省資金和人力,同時可以保證成活率,培育出優良的“人天”混合林,為林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E.F.舒馬赫.更新造林的發展與方式[M].北京:譯林出版社,2007.
[2]林建宜.提高更新造林質量方法淺談(修規)[Z].2011.9.
[3]李治化.淺談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Z].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