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銀華
(湖北省武漢市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武漢 430074)
現階段,數控設備是各個企業的核心設備,其能有效地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因此,數控設備維修便成了企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于是,企業迫切需要優秀的數控設備維修人員。而高職院校是培養這類人才的重要場所,但受到辦學資金、師資力量等各種限制,目前高職院校的數控設備維修專業實踐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
如今,各國的制造類企業數控設備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因為數控技術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增強企業對市場的適應性和競爭性。各國都通過努力發展并使用數控技術使本國的制造技術更加先進,以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綜合國力的迅速上升。制造類企業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設備的維修。維修工作都是由機修鉗工和維修電工合作完成,其原因是兩者所掌握的技能有一定的局限性,雙方不了解彼此的專業技能,機修鉗工只精通機械部分,不了解電器控制,而維修電工正好相反。近些年,企業紛紛引進數控設備,傳統的維修工人由于知識陳舊,能力滯后,無法完成數控設備的維修,而所有數控設備都依靠售后服務來維修又不太現實,一是成本高,二是不及時,因此企業需要引進自己的數控設備維修人員。
通過調查顯示,目前進入企業的數控設備維修專業的畢業生存在如下能力缺陷:第一、能力不均衡,擅長機械維修的學生往往在電器維修、系統調試方面有所欠缺,缺少全能型人才;第二、排除故障方面的能力較差,不能及時分析并解決問題,無法結合理論對存在的故障進行系統分析。第三、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英語比較差,對進口設備的操作提示以及使用說明理解困難。
通過總結,分析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招收的學生綜合素質不高,由于數控設備維修專業的綜合性比較強,所以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第二、學生沒有從整體上把握數控維修專業的理論知識,只是獨立地掌握其中的某幾個點,沒有形成體系;第三、學生缺乏動手實踐,沒有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學課程體系越來越完善,也越來越與生產實際更接近。但由于受許多客觀條件的限制,高職院校的特色仍然沒能很好的體現,所培養的學生仍然無法滿足企業的真正需求,其培養目標、培養效果與企業需求存在偏差。造成該結果的原因是:第一、教學培養方案的制定者往往更多的從學科角度掌握數控技術的發展狀況,滯后于當前企業的主流技術,致使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落后于企業采用的主流技術;第二、培養方案的制定者往往更了解教育,對于企業的相關方面所知甚少,于是,其所設置的課程大多符合傳統的學科模型,而偏離職業。所以各個職業院校應該不斷審視自己的職業教育,是否真正培養了企業所需要的技術人才。高職院校應抓住自己的本質特征,真正理解職業教育,制定貼合企業的培養課程,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
不斷審定教學大綱,并合理安排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更貼合實際,選取市場主流的、典型的數控設備及數控系統作為教學內容。例如:FANUC、SIEMENS以及國產的華中數控設備等。電氣控制板塊在普通電氣控制的基礎上補充PLC,讓學生了解PLC知識的形成,教學內容應該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讓學生分析經典的數控電氣控制線路及控制邏輯,能對電氣控制設置障礙,并通過推理能有效排除故障。關注與數控技術密切相關的伺服驅動技術、檢測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系統總體技術等的發展。
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著重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高職院校已不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灌輸式教學方法培養出的學生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需求了。高職院校必須經過多方探討,不斷探索適合本校條件和特點的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采用以下這個教學模式:簡單易懂的內容由學生自學,這部分內容教師以考核為主;對于某些內容,教師只教授基礎知識,讓學生自行深入探討研究;教師還可以多采用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最終得到答案,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深刻,對知識的印象也更深,并且這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項目實訓是更好的教學方法,能進一步啟發學生,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題目設計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案,然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方案進行指導,這樣學生有足夠的空間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根據各自的思維邏輯設計各自的方案,而不是局限在教師的思維框架內,能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
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打造實訓車間與理論課堂互成一體的教學場地,這樣教師可以根據課堂需要隨時帶領學生變換教學地點,把理論和實踐的聯系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更生動形象地接受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盡量多地擺脫傳統的板書教學,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課件、投影機等,以便擴大課堂的教學容量,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相關知識。如:要教授一臺設備的內部結構,光靠書本上的各種空間圖,學生很難想象其真實結構,難免對設備的認識存在某些偏差,若通過視頻為學生展示真實的設備結構,則課堂教學必定會產生更好的效果。再如:教師很難完整教授設備的工作過程時,同樣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來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減少了筆記量,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并消化吸收課堂內容,這無疑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將課堂教學內容共享給每位學生,以便學生在課下及時、方便地鞏固課堂內容,加深記憶。
高職院校應加強本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引進更優秀的教師骨干。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為學生傳遞更“新鮮”的信息。教師除了擔任學生的課堂講師之外,還應該承擔實踐環節的工程師這個角色,高職院校應打造扎實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同時,教師應該將理論與實踐并重,同時提升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聯系,帶領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讓學生在校期間便開始接觸工作崗位,以便畢業后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
促使產學研相互結合的重要手段便是增強校企合作。高職院校可以與合作企業共同制定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這樣不但有利于高職院校及時掌握當下流行的專業技術和主流設備,培養真正符合社會需求、市場需求的優秀人才,提升學生的就業前景,更有利于企業引進適合本企業需求的技術型人才,解決企業數控設備維修的技術難題。增強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使雙方達到“雙贏”。
數控設備維修專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因此,高職院校應盡各方面的努力來達到這一要求,如:更新設置培養方案,完善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加校企合作等。同時高職院校應引進先進的數控設備,并且要保證一定的數量,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學校應積極解決這一難題,爭取讓學生有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
[1]李巧玲.數控設備維修專業產學研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職業Occupation,2014(12):115-116.
[2]畢國芳.高職數控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1(04):87-88.
[3]陸晨芳,范世祥.基于校企合作的《數控設備故障診斷與維護》課程開發探索[J].科技視界,2013(3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