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斌
(中國東方航空甘肅有限分公司,蘭州 730087)
論目前民航機務維修人才培養與培訓探析
范學斌
(中國東方航空甘肅有限分公司,蘭州 730087)
隨著我國交通業的迅猛發展,航空業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民用航空取得了良好的發展。飛行安全,是民航事業的更本,是民航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機務維修的工作,是飛機飛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民航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對于擁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機務人才迫切需求,尤其是對機務維修人員的需求極為緊缺。所以,急需建設和培養大批民航機務維修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民航更好的發展。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民航機務維修人才培養與培訓的現狀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找到更好促進我國民航機務維修人才培養與培訓的方法和途徑。
民航;機務維修;人才培養;院校培訓
1.1 機務維修人員的增長速度落后于飛機的增長速度
近幾年來,我國民航機務維修人員總數每年以8.8%的速度增長,而同期的航空飛機數量每年的增長速度為11.1%,由此可看出機務維修人員增長速度明顯落后于飛機的增長速度,并且差距還在增大。
1.2 企業業務培訓效率低,員工素質難以提高
目前,民航的維護模式仍然是統一培訓的模式,也就是混合不同技術等級的維護人員進行組隊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并在業務培訓時對不同的人員卻采用同樣的方式方法和標準進行培訓,由于每個維修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技術水平以及文化素質各不相同,仍然采用此種統一培訓的模式往往導致培訓效果甚微,甚至造成惡性循環。
1.3 成熟的民航機務維修人員嚴重匱乏
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機務維修人員的狀況相對于其他民航工作者來說工作量不僅大而且所承擔的責任也重大,但是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民航機務維修人員的待遇以及地位卻相較于其他機務工作來說普遍偏低,因而導致了人才的嚴重流失。尤其是我們一些具有高技術高水平的民航機務維修的骨干人才近幾年來持續減少,這對我國民航機務維修工作的長期發展造成了重大的損失。第二,想要培養一名有效率、有能力、有經驗又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成熟維修人才大概需要6年左右的時間,人才的培養周期較長。過長的培養周期就導致人才的數量不能有效滿足民航維修業的需求,或是維修人才的質量不高,從而給民航飛機的維修質量帶來巨大考驗。
要想更加促進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和進步,我們不僅僅要提高民航飛機的運營能力,還要增強對民航機務維修工作的重視。民航機務維修工作是民航機務工作的重要部分且要求極高。它不僅需要工作人員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還需要他們具有較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各民航公司要盡快加強機務維修人才隊伍建設,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民航機務維修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2.1 樹立人才意識,加強對人力資源的開發
人才是推動企業發展建設的基礎,所以民航企業應樹立人才意識,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要轉變過去只重視擁有而不重視開發管理的舊的人才觀念,打破其固有局限性,同時還要堅持對機務維修人員資源的開發和管理,逐漸建立人力資源整體性開發管理系統,為機務維修人才的培養建立良好的環境基礎。
2.2 加強“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機構”的培訓力度
根據我國民航業的發展現狀可知,僅僅只靠我國的高等學院所培養的人才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國民航業對機務維修人才的需要。所以,應充分發揮院校、科研部門、培訓機構的優勢。例如“147學校”的開辦就是一個新的人才補充渠道,培養了很多民航飛機維修人才。為更好的促進“147學校”的發展,一方面要加強學校內涵的建設,努力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等方式擴大對學校的宣傳,提高民航企業對“147學校”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同時還要讓更多的高中或是大中專畢業生認識了解“147學校”,鼓勵他們報考“147學校”,從而增加其生源。
3.1 努力提高培訓的質量,大力開展基礎執照培訓工作
眾所周知,CAAC基礎執照是民航機務維修一線工作人員的基本資格證書,是每個民航機務人員都應具備的。學校與企業應積極開展基礎執照的培訓工作,這樣不僅能有效解決學生或從業人員的考照問題,提高人員的基礎知識水平,還能了解行業的實時動態,有利于學院了解行業的標準。同時,CAAC的通過率還能有效提高學校或培訓機構的知名度,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
3.2 建立培訓機構,提高機務維修企業的培訓能力,同時與高水平的院校進行校企合作,采用雙贏的模式
以MTU為例,MUT為了能夠保證招聘到高素質的機務維修人才,通過與珠海當地的技術學校及中學合作的方式,建立技術職業培訓中心,并采用德國雙元制的先進教育模式,將實踐與理論充分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培養一批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人才。
3.3 提供機務維修人員的待遇,建立激勵機制,提高工作效率
航空機務維修人才的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待遇較差。所以應大力提高機務維修人員的待遇,同時民航企業要大量倡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重視專業技術人員在維修活動中的核心作用,建立獎懲機制,對于工作表現良好且負責人的機務維修人員給予相應獎勵,提高民航機務維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4 因材施教,積極開展員工復訓工作
《中國民航維修系統資源分析報告》表示,民航高層管理人員已經意識到企業復訓的缺陷,民航科教大會對企業員工復訓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可見民航復訓工作的展開迫在眉睫。各大民航院校應自覺拓寬培訓市場,與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讓學生走進企業,共同融合校企雙方的教學資源,并因人而異進行因材施教,提高培訓質量,獲得企業和社會的認可。通過在職人員復訓來切實解決企業在維修運行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從而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
我國目前民航業處于飛速發展的時期,航空機務保障的地位越來越高,對高素質機務維修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突出,民航機務維修人才隊伍的建設需要民航各級管理機構、各航空公司、航空器和發動機維修企業以及各航空院校、培訓機構的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隊伍,才能更好地促進民航業的可持續發展。
[1]慕永鋒,張杏輝.民航院校機務類學生素質教育研究[J].時代教育,2014(03).
[2]馮帥,韓勇,官頌.基于故障假設法的飛機電氣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