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華+玉琳


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膾炙人口,但大家不一定知道他還是一個寫信痛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罪行的勇者、一個中國古董的收集者、一個為情人布置中國廳的人。雨果從未踏足中國,卻與中國有著如此多的聯系,這些連許多中國研究者都不知道,連各種版本的雨果傳記中都只字未提。那么雨果與中國的聯系到底有多深,他與中國又有多少未解之謎?
大量購買中國古董
“老天哪!整個瓷器在地上跌得粉碎!”這是雨果的詩《跌碎的花瓶》中的第一句,這首詩寫的是雨果家的女仆不小心打碎詩人心愛的花瓶后,其孫女主動承認錯誤保護女仆的故事。在詩中,雨果痛惜他的中國瓷器花瓶被打碎。接下來,他又寫道“我真喜歡,碼頭是我買花瓶的地方”。據雨果的《根西島記事本六冊》,這位中國古董的愛好者和收集者,在這個被他稱為“碼頭”的地方———孤島根西上,先后買了48次中國藝術品,共花了3000多法郎。
為情人布置“中國客廳”
雨果把買來的部分中國古董在“高城仙境”中布置了一個“中國客廳”,后來,整個“中國客廳”被搬到巴黎孚日廣場的雨果故居博物館的第三層。這座“中國客廳”擺滿了中國的瓷器、佛像、宮燈和家具,四面墻上有幾十幅“中國題材”的烙畫,而這些烙畫有的還保留著雨果畫的草稿或草圖。這些烙畫目前還不知道是不是都是由雨果設計和畫出來的,但其中有一幅《雜耍少年》肯定出自雨果之手。在這幅畫中,中國的雜耍少年撐在一張椅子上,椅子與少年組成的影子自上而下正好組成維克多。雨果的首字母縮略詞“V.H.”,把簽名融入繪畫也是雨果獨特的藝術。可雨果為什么要為情人朱麗葉布置這樣一個中國客廳?雨果在自己的高城居中有更多的中國古董,他為什么不在自己的居所布置?是為了討情人朱麗葉喜歡嗎?資料表明,朱麗葉的確很喜歡這個中國客廳。
創作三千中國水墨畫
更令中國人驚訝的還有雨果的繪畫。在法國,有的報紙甚至還把雨果叫做“現代畫之父”,這是因為雨果的畫比較抽象,很現代派。在雨果有生之年,他并不承認自己是畫家,只說自己是亂涂鴉。可后來的藝術評論家,包括大名鼎鼎的波德萊爾都說雨果的畫非常有特點。他一生留下3000多幅畫,而且他畫的不是歐洲的主流畫,畫的主要是中國特色的水墨畫。雨果的兒子夏爾在回憶雨果作畫的經歷中這樣寫道:“一旦紙、筆和墨水瓶端上桌子。雨果便坐下畫起來,事先不勾草圖,沒有先入為主的想法,運筆異乎尋常地自如,畫的不是全圖,而是景物的某個細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雨果還潑清咖啡,這與中國潑墨藝術多么的相似啊!可他沒來過中國,沒有中國畫師教過他,至今沒有任何材料證明雨果與中國繪畫有過直接的接觸,那么雨果怎么會畫出中國題材的畫?雨果有沒有與中國人有直接的聯系,至今都是一個謎。
●謎一:他見過叫易杭彩的中國姑娘
雨果在自己的詩《中國花瓶》中提到“贈中國小姑娘易杭彩——比利時紀念雨果誕辰200周年”,詩是這樣的:“你,來自茶國的小妹/你做的夢又奇又美/天上有座大城崔巍/中國是天城的城郊/姑娘,我們巴黎昏暗/你在尋找,天真爛漫/找金碧輝煌的花園/以及孔雀開屏美妙/你笑看我們的天頂/有小矮人高高興興/對著你瓷白色眼睛/把純潔的蘭花輕描。1851年12月1日”。然而,易杭彩是怎樣的一個中國小姑娘,就連法國雨果專家都不知道。
●謎二:為雨果賀壽的林忠正是誰
雨果與中國人的接觸包括在他最后一個生日的時候,收到全世界各國各界人士的賀詞。其中,有一位叫“林忠正”的中國人寫的賀詞是:“謹賀神翁八十四壽辱兒林忠正。”這位林忠正到底是誰,還有待研究,但可以推知的是,這位林忠正先生應該是中國人,在所有的賀信中,只有他將雨果的年齡按中國人的算法算成虛歲,而且從賀詞的行文看,這位林忠正非常熟悉中國古代典籍。
●謎三:雨果又名“夷克裰詡拗”
另一個雨果可能與中國人有接觸的推測來自雨果的中文名字。“夷克裰詡拗”這個中文譯名不是中國翻譯家給雨果的,而是出現在雨果1867年5月31日的記事本中。雨果生活的19世紀,世界掀起中國熱,雨果的好朋友中有許多中國朋友,很有可能是這些中國朋友為雨果音譯的姓名。雨果是在65歲的時候有了“夷克裰詡拗”這個中文譯名,比魯迅、蘇曼殊等翻譯雨果小說早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