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媽
笑笑在學習借位減法的時候,我感覺她學得很吃力,題錯得離譜。觀察后發現,她借位時不是借十,而是想借幾就借幾。
我問她:“老師講過要借幾嗎?“
笑笑說:“講過,老師說要借十。”
“那你為什么不借十呢?”
“我用不了那么多啊!”
她還問我:“媽媽,是不是只能借十呢?差幾就借幾不行嗎?”
我明白她的問題出在哪兒了,想了想,回答她:“也是啊!需要幾就借幾是沒錯的,比如買東西錢不夠,差五塊錢,那就借五塊錢,不必非要借十塊的。”
她說:“可是老師說借十,不借十好象不對……”
“哈哈,老師是怎么想的呀?干嘛非得要借十呢?來,我們試試吧!”
那天晚上,我和笑笑一直在演算,借十、借九、借八、借七……甚至借十一,借十二。
算著算著,笑笑突然發現:借九借八借十一,演算起來很繁瑣,還容易出錯。原來借十,是最簡捷的方法呀!她立即放棄了自己“差幾借幾”的觀點,很容易接受了借十的換算方式。
在那之后,笑笑在時間的換算學習過程中,也沒有遇到什么麻煩,因為在時分秒的換算中,借60是最簡捷的方法,她很容易理解怎樣選擇最佳方案的思想。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沒有哪個方法是一定錯的,我們選擇最方便快捷的路走就是最佳。
在遇到問題時,引導孩子思考和試驗,敢于質疑、敢于反問、敢于探索,這才是學習的真正內涵,學習的興趣快樂也在于此。這樣去學習,孩子怎么會厭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