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晶
對于孩子來說,初學的樂器很可能影響到他審美情趣的形成。比如孩子初學的樂器是一把小提琴,以后他可能十分酷愛西洋管弦樂曲;孩子初學的樂器是一把京胡,以后他可能是個京劇迷。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選擇適合他的樂器。
看孩子的校音能力 鋼琴、手風琴、風琴、電子琴一類的鍵盤樂器有固定音高,孩子在學習中不必用自己的耳朵去校音,很容易在自己的彈奏中獲得穩定、準確的音高感。當然,這類樂器要注意經常維修,特別是鋼琴,音不準對孩子的耳力的發展是有害的。
小提琴或二胡一類的弓弦樂器是沒有固定音高的,孩子學習這類樂器是要憑自己的聽力校音。因此,孩子如果聽力不好,學習這類樂器是困難的。可以用各種高低不同的音調(如動物或汽車喇叭的叫聲等)讓孩子模仿,試試孩子的聽力。一般地說,孩子如果能正確地模仿所發出的音調,便具備學習這類樂器的聽力條件,反之則不宜立即學習這類樂器。
看孩子的生理條件 譬如學吹笛子,要看他的嘴唇是否薄,牙齒是否整齊,因為薄嘴唇在笛子上吹奏吐音占優勢,發音容易清脆;另外看一看他的手指肚肌肉長得是否又圓又粗,因為這樣的手指按孔占優勢。再如學習彈撥樂器,象琵琶、柳琴等,最好是細長的手指,因為這樣的手指在樂器上按音與換把占優勢。再譬如學習揚琴、木琴等樂器,最好是腕子動作較松弛與靈巧,俗語說“先天有腕子”,腕子的靈巧在擊弦或擊板上會占優勢。再如學習二胡或小提琴最好是手指尖粗圓,俗語說“長得墩實”,這樣的指尖按音效果好,當然手指也是長一點好,特別是小指。再如學習手風琴,也是靈巧與較長的手指占優勢。
看孩子的愛好和興趣 往往孩子喜愛的樂器,就愿意去學。這里應指出的是單憑喜愛是不夠的。要把自己的喜愛和生理條件及聽音能力結合起來考慮來選學樂器,如果喜愛二胡,生理條件及聽音能力又都具備,那最好不過了。
選擇了適合孩子的樂器,那么要如何輔導兒童學樂器呢?
首先是培養孩子對學樂器的興趣。可以經常帶孩子看音樂會,看同齡兒童的演奏,欣賞一些優美的音樂作品,讓孩子產生“我要學”的想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并為孩子選擇一種適合孩子口味的樂器來學。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進行輔導。訓練的難度不應太大,要從淺入深,從易到難,最好用游戲的形式來輔導,可以用模仿小動物的叫聲來進行指法練習與樂器知識的學習。
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給予適當的評價。一旦孩子不能接受時要多加引導,態度切不可急躁粗暴,不要急于求成。要多鼓勵、多表揚,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孩子的骨骼還沒發育完全,長時間的訓練會導致孩子骨骼畸形,訓練時要采用動靜交替、有松有緊的方法。
創造條件,為孩子提供表演的機會。可讓孩子經常為家長或來客表演,在表演中,讓孩子感受到快樂。
在孩子學樂器的整個過程中,家長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哦。